龔慶紅
摘 要:人教版新課程教材中除了在有關單元滲透相應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外,還專門安排了“數學廣角”單元來介紹和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廣角課;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上好數學廣角課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分析教材、用好教材
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每一個教師所做的日常工作。我們要對人教版數學教材中的“數學廣角”單元的內容至少通讀一遍,對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編排意圖等做到心中有數。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選擇的。在對教材的處理方法上,教師要善于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修正、開發和創造。
二、創設情境,優化活動課的課堂效果
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在教學中有創新。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就被吸引來。例如,我在教學“搭配”問題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引言:老師今天要帶領大家去公園玩,但是有幾個問題需要你們解決,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就能進公園玩了。同學們愿意嗎?新授:我們去公園要穿得整整齊齊的,現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衣服,你們看看都能怎樣穿?有幾種不同的穿法?(教師出示衣服圖片)練習:但到了公園,公園的門必須輸入密碼才能進去,輸密碼有這樣的要求,十位上的數字是2,4,9,個位上的數字是3,6,8,同學們看看有多少種不同的密碼。輸入密碼后,我們就進公園快快樂樂地玩了。
三、從實踐活動中獲得數學知識
數學課是以教學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而數學實踐活動課則好比是在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搭起的橋梁。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發。例如在教學“重疊”問題時,我設計了一個參加語文和數學興趣小組的名單,然后讓參加語文興趣小組的學生站出來,然后又讓參加數學興趣小組的學生站出來,讓學生體驗有幾個同學既參加語文興趣又參加數學興趣,這部分同學是重復的。
四、在數學課上找到“數學味”
數學課應當要賦予“數學味”,在過程的安排設置上力求凸顯“數學味”,教師始終要將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置于統率課堂的高度去追求,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和體驗數學課該有的數學味。例如在教學“找規律”問題時,老師一般都是出示主題圖讓學生找規律,涂一涂、畫一畫,感知創造的規律。接下來,根據仿照音樂打節奏的方式體驗規律。
要上好數學活動課,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活動課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商都縣育苗小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