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軍
摘 要:新的時期給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講實效,又要提高教學質量,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目標。
關鍵詞:教學效率;教學質量;變式練習
那么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新的課程標準,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提高全民族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1.面向全體與注重個別差異符合一般的教學原則
教師要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教學的進程,認真落實課程標準的基礎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班學生,使教學內容和進度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還要在面向多數的集體教學中兼顧兩頭,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注意因材施教。
例如我在教絕對值時,我設計了一道這樣的題目:|x-5|+|y+8|=0,試求x+y的值。很多差學生不知如何去做,我再出了一題|x-5|=0,x的值為多少?學生會答上x=5時,同樣的方法,我們自然會得到y=-8,這樣,學生就會得出x+y=5+(-8)=-3.先由淺再到深,這樣差生也會慢慢地跨進優生行列。
2.面向全體與注重個別差異適合新的課程標準理念
新課程從課程目標到教材內容都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多樣化,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準,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可以利用新技術帶來的可能和機遇,為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開發和提供相適應的課程和教材。教學內容上,素質教育要求教學內容具有基礎、范例性和綜合性,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學科知識的結構。
例如講到平方差公式時,許多學生只知道公式的順運算公式為:(a+b)(a-b)=a2-b2。剛開始,我對于一些差生,只要求他們從順運算掌握就行了,不一定要掌握逆用,學生就會體會到有一種成功的感覺。因此,面向全體與注重個別差異是辯證的也是統一的,在教學中要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不斷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
二、要使教學能順利地按計劃地進行,達到預期的目的,提高教學效率
1.教師必須加強理論及業務的學習
首先,教師要加強哲學的學習,教學過程中要以辯證的觀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其次,教師要加強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要使教學取得成功,必須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得以進行,否則便不能使教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2.教師必須端正思想,提高認識
教育事業的百年大計,它需要教師付出的不僅僅是一年或幾年的勞動,而應當是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是終身的求索和奮斗,教師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知難而進。同時教師教學的方向要明確,目標宜具體,要通過教學實驗使學生在較少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
3.同科教師通力協作,聯合攻關
個人的精力和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要使教學活動能順利地實施進行,教師就要通力協作,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杜絕和防止文人相輕,同行相嫉妒的不良現象。
三、為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待進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
1.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生動、有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待進生的學習情緒,待進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他們對教師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的講課聽不進耳。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想狀態。
例如:我在講到完全平方公式時,學生們總會和平方差公式混亂,我將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編一個口訣:“首平方,尾平方,二倍首尾放中央”學生學起來容易,記得相當牢固。
2.注重情感教育
待進生他們的情感都較豐富,他們需要教師對他們多關心,當他們成績有所提高時,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應該及時予以表揚。只要待進生接受教師,那就會極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1)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差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對作業做得較好的待進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
(2)大部分待進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往往對數學概念、公式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教師在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應用,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
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把握教材,有明確意識,抓住基本環節,重視練習,提高教學效率
1.課前準備具目標意識
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備課不光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教學設計抓住思維的主線,教具充分,板書設計清晰。
2.新授知識具突破意識
(1)基礎性練習
新授前的這種練習有明確的目的及極強的針對性,是為新授作鋪墊的。例如教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可先復習長方形面積及指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為新課的引入作鋪墊。
(2)針對性練習
新授后具有針對性強的單項訓練,圍繞如何突破難點作文章,例如講到三角形全等判定條件判定時,設計了多種題給學生練習,就達到學以致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操作性練習
通過畫、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實踐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
3.鞏固知識具強化意識
(1)鞏固性練習
對知識加深理解并轉化為技能技巧。例如在整式四則混合運算中,可對基礎知識重點練,強化運算順序;關鍵步驟專項練,轉化為技能技巧。
(2)比較性練習
通過尋同辨異,加深理解。例如求三個數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可以通過尋找它們的共同點及分析它們的不同之外,在對比中加深理解,達到對知識的鞏固。
(3)變式練習
擺脫學生裝一味機械地模仿,克服思維定勢,一題多變。例如在學生會解基本形式工程問題后,可加強就式練習,可出現全程為“1”的相遇問題,可變換工作方法,出現“全做……完成一半……”“獨做……余下合做……”等題目類型。
(4)開拓性練習
通過練習,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在教學“正反比例應用題”時,除了掌握所教比例解外,可用整數方法解、分數方法解等等,把新知、舊知有機結合起來。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作者單位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第三中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