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雅瓊
摘 要:幼兒寫生畫,它不是要求被動地按一種規定的標準圖像去繪畫,而是要求幼兒自己主動地去觀察,發現,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膽地表現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從而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觀察;興趣;循序漸進
寫生畫跟所有的繪畫活動一樣,是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孩子進行寫生畫活動。
一、讓觀察為孩子提供創造的基礎
美術活動都是以觀察為基礎,我們應該多讓孩子進行觀察活動,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要做個有心人,要學會把握觀察的時效和角度。有了觀察能力,孩子才能創造出富有自己審美特點、理解能力的作品,三十個孩子才會有三十幅各不相同的作品。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美麗的鮮花把春天裝扮得多姿多彩。為了更好地開展《春天的鮮花》寫生活動,我們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美麗的花。比如,在午飯后,帶他們去校園看看幼兒園的各種花,了解這些花的顏色、大小、外形特征等。另外,利用多媒體,尋找關于花的攝影作品,供幼兒欣賞。同時,提供大師關于花的作品。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欣賞,使幼兒多視覺、全方位地了解各種各樣的花,有了這些前期經驗積累,我們的寫生畫開展得 比較順利,孩子能較準確地把握花的大小、遠近、遮擋關系,我想這次寫生畫的成功,觀察所給予的幫助是舉足輕重的。
二、畫感興趣的事、物,讓孩子愛上寫生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的創作欲望才會更高。為此,在美術活動的選材中,我們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探究。如,孩子喜歡的玩具、生活中的桌、椅、碗、筷……大自然中的小草、小花……都能成為孩子寫生畫的內容。
大班的孩子開始背著小書包上幼兒園,這對孩子來說又新奇又高興。書包成了孩子談論的話題,抓住這個興趣點,我們開展了“我的書包”寫生活動。孩子們的書包,形態各異、顏色不一。在書包寫生中,引導幼兒先觀察大輪廓,再進行細節描畫。一開始,孩子只畫了書包的外圈,這樣看上去,書包顯得比較單薄。于是,我再次引導幼兒觀察,并現場示范,表現書包的立體效果。因為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所以,孩子在作畫時,特別的認真、細心,有的甚至連拉鏈上的小圖案也清楚地表現出來。
三、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寫生更趨多元化
寫生的方式有很多,我們一般采用圖片寫生、靜物寫生、風景寫生三種。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最初孩子接觸的是圖片寫生,圖片寫生相較于其他寫生方式比較簡單,和范畫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但又比范畫豐富,也就能給孩子不同的創作空間,作品不至于千篇一律。
孩子在有了一定的圖片寫生基礎后,我們嘗試進行靜物寫生。靜物寫生要求把有立體感和空間關系的具體實物畫在平面的紙上,所以,寫生的內容要從簡單的開始。最初,我們選擇孩子熟悉、喜歡、常見、較簡單的物品作為寫生畫的內容。
風景寫生,對于孩子來說,內容比較寬泛,所以寫生時,首先要指導孩子細致地觀察景物,啟發兒童以分析和比較的方法,定位出作畫的范圍;其次,引導孩子確定自己所要畫的主體景物;再選擇陪襯的景物,并進行合理布局。
總之,在美術寫生活動中,教師要多提供欣賞的機會,要引導幼兒多方位的觀察,盡量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運用語言和情感,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
馮曉霞.幼兒園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楓逸幼兒園)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