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袁輝
【摘 要】藝術教學成果展示以多媒體制作成圖片、短片、三維立體模擬模型等為主要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成果展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成果展 多樣化 藝術
一、教學成果展示方式概述
目前藝術學教學成果展示技術集中在以cad、ps、3dmax、coredraw、flash為主的展示方式及其效果研究上。因創作方式及各年級的實際條件不同形成各不相同的作品展示體系或模式。一些系室已摸索出具有系室特色的技術模式,如武科大城市學院環境藝術設計教研室自2007年起在各種成果展示過程中建立了以ps技術制作,打印模板展示的方式,對保護原創作品,促進學生參加各類大賽,前期招生宣傳,后期就業力度等開展了研究。通過單項技術,初步探索出適用于其他專業不同類型展示的方式,既能達到展示的目的,又能符合教育教學要求。
二、成果展示案例
武科大城院藝術學部組織的“自畫像大賽”得到了13級同學的踴躍參與,其優秀作品在南七二樓藝術長廊展示,引來了大量學生的圍觀欣賞,得到了一致好評。此次大賽面向13級環境藝術系、視覺傳達系和動畫系的全體學生。大家在教學區創作自己的作品,指導老師們也給了學生很多啟發。大家的自畫像形式新奇多樣,大膽展現自己的活躍想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藝術學子的才華和個性。藝術長廊上,同學們似乎對每幅作品都有著獨特的見解,一一欣賞著,挖掘作品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創意點。還得到不少新的啟發和創意。此次比賽舉辦非常成功,一方面讓13級學生的個人才華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另一方面讓大家的眼界得到了開闊,認識到了自己的短處。陳小龍主任表示,此類活動可以繼續推行,大力發展,繼續挖掘同學們的潛力。
2014年3月13日中午,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的以設計比賽為主體的科技文化節在學部老師的隆重介紹下拉開帷幕。學部多個年級積極響應專業老師的號召,利用自己專業優勢投身到科技文化節當中來。
科技文化節動員大會伊始,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是精品工程,是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弘揚青春的舞臺。大學生文化藝術節不僅是學生之間切磋并且是弘揚文化的堅強陣地,推進教育的載體,展示成果的重要窗口。希望藝術學部學生盡其所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演繹青春,活力和激情,展示藝術學部學生的精神風貌。科技文化節已開展了多屆,每一次都能引發眾多有思想有才能的同學參與其中,猶以藝術學部的藝術設計比賽為特色。科技文化節是一項學生為群體的比賽,是作為一名大學生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舞臺,院領導對這個舞臺尤其重視,以實際行動向眾多學生群體表示支持。
青春的舞臺上我們是主角,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藝術活動為載體,探求科技,享受文化,品味藝術,以科技藝術錘煉品格,提升素養。
2013年5月10日,武科大城市學院優秀畢業作品展開幕式在南七教學樓二樓藝術長廊舉行,開幕式現場被參觀的人圍得水泄不通。此次畢業作品展演涵蓋了視傳和環藝專業的畢業生作品,是09級畢業生在大學四年學習的總結。此次畢業作品展演,不僅是對大學的學習生活作了一個總結 ,更是他們揚帆的起點。
畢業生代表發表講話,對母校的培育表示了感謝,并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黨委書記湯勇在講話時表示,本次展覽是大家學習成果的展示,希望廣大學生積極創新,學校重在培養學生,造就人才。同時也對院長、教授等為此次展覽作出努力的人表示感謝,也希望畢業生在將來有個好的前途。
作品展上展出各種各樣裝修風格的精美房屋模型,地中海式、歐式、日式、中式、中西結合式的風格應有盡有,愛情公寓主題餐廳設計、小區住宅設計、度假區及別墅設計,精致新穎的少女時代影像宣傳報和各類食品包裝和VI設計令人目不暇接。藝術學部教師以及學生帶領嘉賓參觀展覽作品并進行簡單講解,大家也在參觀過程中給多個作品提出寶貴的意見,此次展覽將展出2周時間。
三、成果展示意義
教學成果展示以圖片、短片、三維立體模擬模型為主要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及知識利用效率為主要目標,綜合實施保護原創作品,應用cad、ps、3dmax等多項技術措施。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加強院校互動,最終成為學生、社會、企業、教師、學校等多方資源的有效聯動,建設完善的成果展示平臺,逐步成為在二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有一定影響力的成果展示平臺。
環藝、動畫、視傳專業多媒體成果展示的力度,形成了正面宣傳強勢,為藝術學部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通過多媒體展示成果與各類設計大賽中間架起橋梁和紐帶,增大參賽成果的數量,強化參賽成果的質量。利用網絡優勢,強化對外宣傳,著力塑造藝術學部的良好形象,成為后期招生就業的重要平臺,并為全院后期招生就業鋪好道路。
【參考文獻】
[1]周冠生. 藝術創造心理學[J]. 重慶出版社,1994.
[2]滕守堯. 文化的邊緣[J]. 作家出版社,1997.
[3]朱狄. 當代西方美學[J]. 人民出版社,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