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超平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文教學的方式有很多,根據不同的作文體裁,應該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本文根據作者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針對近年來常見的“題記作文”進行的教學實踐,就“題記作文”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步的探究,提出了“教出妙趣”的作文教學思路。
【關鍵詞】題記作文 方法 策略
隨著高考和中考中話題作文的推出,出現了眾多創新形式的作文,擬寫題記就是其中的一種。所謂題記,就是指寫在文章題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其格式一般為:在題目下面寫上一句話,后面再加上破折號,寫上“題記”兩個字。
好的題記,不僅能使文章在形式上顯得別致,而且它一開始就為文章奠定了基調,確定了文章的走向,能激起閱讀者的閱讀欲望。所以,在作文中用一則好題記可以起到先聲奪人、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題記”往往一知半解,即使勉強使用,也效果不佳,給人一種“東施效顰”“畫蛇添足”的感覺。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缺少對“題記作文”的分析和引導,很多時候都是如蜻蜓點水般地一帶而過。如此,我們怎么能要求學生熟練地運用“題記”呢?
怎么樣才能讓學生用好“題記”,為自己的作文添彩呢?我認為應該在“題記作文”的專題教學上下工夫:從“賞析”入手,以“妙趣”為基調,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讓學生學會“精雕細琢”擬寫題記,讓題記成為作文中的一個閃光點。
針對題記作文教學,我認為應該把握以下三個環節:
一、引入——美文賞析,激起學生的興趣
作文課的引入與新授課的引入方式不同,新授課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課文的“文境”,而作文課的引入,我認為應該是讓學生進入“悟境”。但是兩種不同課型的目標是一致的——激趣,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題記作文”教學課,我采用的引入方式是賞析——提供兩篇文章的開篇,讓學生閱讀后在小組內討論、比較,感悟兩篇文章的不同和優劣。
例如:范文1:《初三,別樣的生活》
初三,是青春的轉折,它點燃夢想之燈,照亮人生之路。 ——題記
范文2:《初三,別樣的生活》
時間遂道裂開了一條間隙,不知不覺中,我已到初三,可原本被公認最繁重學業的一學年,卻帶給我一種別樣的感覺——快樂以及充實。
作文教學課首先需要精心地設計引入環節,實現“激趣”。 同樣題目的兩篇文章,開篇不同,學生的感受也就不同,通過小組討論,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小組合作,體味“妙趣”
在學生經過一番討論、比較之后,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認識“題記作文”,配以一些精彩的范文,再次讓學生閱讀,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體味“題記”之妙,并歸納常見的擬寫題記的方式,最后再展示小組的探究結果:
1.題記與文章標題呼應——呼應式。這種形式的題記,直接點明文章的主旨,讓閱讀者對文章的走向一開始就有清晰的認識。比如:《誠信》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 ——題記
2.題記是對文章的詮釋——詮釋式。這種形式的題記能映襯出潛隱文間的濃郁情感與審美取向,讓閱讀者瞬間融入文章的意境。比如:《明天的太陽是新的》
我們擦試了昨天的淚,忘卻了今日的痛,抬頭仰望,耳畔回響同一個聲音:明天的太陽是新的。 ——題記
3.題記能引起人的思考和疑問——疑問式。這種形式的題記,通過設問或者留置懸念的方式,讓閱讀者產生疑問和想讀下去的想法。比如:《我的美麗鄉愁》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題記
三、提升——教師指引,當堂練筆
“題記作文”教學,學生的“悟”是重點,教師的“引”卻是關鍵。我在學生歸納完畢之后,適時地對如何才能寫好“題記”進行了總結:1.巧用比喻,形象含蓄。2.活用詩句,增強底蘊。3.對比反襯,凸顯主旨。4.層遞排比,增強語勢。5.點睛一筆,照亮全文。
通過總結,學生對題記以及題記的寫法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但是只有認識肯定不夠,教師必須精心設計讓學生練筆的題材,給學生練筆的機會,并且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可以設計這樣的環節:
1.欣賞《讓生命充滿愛——愛父母》演講視頻片段;
2.以“感恩父母”為話題作文,題目自擬,請為你的作文擬寫一個精彩的題記,并在小組內交流,修改;
3.全班交流。
當學生自信滿滿地、深情地朗誦自己的作品后,從他們的臉上,展現出了成功的喜悅。
作文題記,需要精雕細琢,而作文課的教學更需要精雕細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