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清
摘 要 高等院校不僅是國家高端人才的培養基地,主導著國家未來科技及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著一個國家的財富增長度,同時也是最能引導一個時代精神層面的培育場所,有關社會道德、價值觀取向和法律意識水平的整體提高,是影響一個國家和諧發展和民族的振興的大事,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思考:我們培養的學生是不是符合國家和詣發展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 高等院校 學生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法制觀念 規范化管理
當今社會,全球經濟一體化,交通、信息和網絡高度發達,大學已經沒有所謂的“大門”了,各種價值觀各種思潮互相交匯,其內容的豐富性和復雜多變性前所未有,給我們高校學生管理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何學做守法的公民,如何成為有正義感有責任心有民族大義的中國知識份子,真正做到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端人才,是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關系到民族振興實現中國夢的大事。我從一個育工作者親身感受談談我對學生管理工作一些看法,我認為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一、確實發揮教師、輔導員以及學生干部的作用,扎實做好大學生的基層政治思想工作
在中國,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年在校生都是幾千萬人,從近三年的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在校生來看,2011年2308.5萬人,2012年2391.3萬人,2013年是2468.1萬人,還沒有包括當年在讀的研究生。這些人,十年甚至于五年之后就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和中堅力量,他們的價值觀、倫理道德觀念、法治觀念及社會責任感將直接影響到各種各樣的組織實體,從而影響到一個時代國家的發展。因此,高等院校從領導到基層輔導員都要清醒地認識到,大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首先,要優化教師的評價體系,大力提倡優秀教師堅守講臺。
在學校,教師和輔導員跟學生的接觸最多,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教師的品德修養人性魅力和學術氣質歷來對學生影響至深。如果教師及學工人員艱辛的勞動得不到承認,經常覺得得不償失而不安心或不盡心盡力付出,勢必極大地影響教育質量,最終會導致這一群體力量的削弱。從我國高校的評價體系來看,衡量一所大學是不是好大學或者一個教師是不是一個好教師的標準,主要是從科研水平來看,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個怪現象,比如學術造假論文抄襲等,而體現在教學上的直接表現是老師們不安心教學工作,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搞科研,放棄了我們教書育人的前沿陣地,社會的評價體系或學校的評價標準的偏差,最終會通過教師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判斷。因此各高等院校應該不斷調整和修正教師群體的評價標準,重視他們在一線的付出,才能讓優秀教育工作者群體培養出優秀學生群體。
第二,選拔優秀人才到基層從事學生管理工作。
輔導員崗位真的是學生管理的前沿陳地,也就是學生思想工作的神經末梢,能否做到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心理狀態反應靈敏和及時正確處理,是判斷這一工作是否精細化的標準。現在,專職輔導員年輕,帶的班多人多,從客觀上來看做不到精細化。比如每個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征不能完全掌握,問題學生的隱患得不到及時排除造成嚴重后果,甚至于有的輔導員自己的價值觀就不太健全,做事不嚴謹不規范,對學生的影響較壞。當然也有優勢,年輕有激情,和學生沒有代溝,易融入學生中,但心理成熟度和工作成熟度都有待提高,本身的角色也有個轉換過程,其道德品質和職業操守也有個不斷完善過程。因此挑選專職輔導員要慎重把關,品行作為重要條件,在管理和考核中也要注意正確評價標準,才能培養一批優秀的輔導員隊伍。
第三,重視學生干部特別是學生會干部的選拔和培養。
學生組織大大小小的學生干部,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視的地方。班級或學生會的干部的言行舉止代表的是學校學生管理的原則、標準,在挑選的時不能完全放給學生民主選舉或者學生會各部自己去招,應該各班主任推薦,這樣就不會出現學生和教師都認為行為不規范人品差的學生混進學生會,才能保證在各種日常行為量化考核和文體活動中做到公平公正,對學生的價值觀行為準則起好的引導作用。
二、培養學生法制觀念,普及依法治校思想
針對今天的大學生,學校對于法制觀念的教育比以往更重。現在的大學生都是比較自我、散漫,集體觀念較弱,配合與協作精神不強,責任感差,注重網絡虛擬世界的交流,跟現實生活中人特別是比他們年長的人不大交流。首先是一些基本法律知識的普及,強調做人比做學問更重要,學做一名守法公民才能服務回報社會,否則知識越高犯法的手段更高,對社會和國家的危害會更大。
三、實行科學規范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師生素養
大學生報到之后,一般都要先經過軍訓,軍訓結束后立馬進行學前教育,主要有《大學生手冊》《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實施細則》等等,內容涉及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日常行為規范、助學金評定程度及條件、獎學金及評優評先的管理辦法等,內容很全面,基本上人手一冊。新生學習無疑是一種學習生活指南,能夠主動地去按規定的要求來做,預防和減少不當行為的產生,對于教師和輔導員來說,在處理學生的學習和日常行為出現的問題時也有操作依據,而且規范管理的不僅是要求學生怎樣做,很多方面是對教育工作者的行為規范要求,讓所有人能夠主動地去按章程規定和程序去做,可以避免出現常規錯誤,消除管理中的漏洞。
高校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實行規范化科學化,就是要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樹立民主法制觀念,是依法治國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體現,要求所有高等院校都要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提倡在公開、公正、科學的原則下,按照科學程序實施有序有效地管理,最終實現科學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