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保
【摘要】本文闡述了新課程下的初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意義以及它的優越性與實施策略,并提出了小組合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意義 優越性 實施策略 問題
合作學習于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它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基本的活動方式。《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學生采用活動途徑通過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在這個基本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很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新的教學模式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大部分教師從中受益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一、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意義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目的就是要把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學生單一學習向合作學習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真正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合作學習中,英語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每個學生可以平等地參與學習,并有充分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它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和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
二、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優越性
新課程下的英語合作學習在實踐中有很大的優越性,它在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新課程的合作學習下,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信,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它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營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為積極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可以相互討論,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教師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愉快的學習經歷,使學生對學習本身和英語產生了興趣。
2.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通過建立評價機制,學生分組合作并競爭。合作學習把學生的共同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為了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在教師的鼓勵下,學困生也不甘落后,好勝心、求知欲驅使他們主動學習。這樣,學困生得到了表現的機會,基礎好的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鍛煉。所以,教師不僅讓學生提高了用英語表達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三、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在多年的一線教學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
1.精心備課。合作學習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和策劃每一堂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充分備課。寫教案前,教師要考慮分組活動的目的、形式、內容、時間、活動的工具材料、活動的要求等,每個環節都必須在教案上有詳細的體現。這樣,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分組活動才能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獲得較好的效果。
2.劃分小組。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組成員的分配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樣可以增加小組成員的多樣性,也可以增加小組間的可競爭性。考慮到初中學生和英語學科的特點,筆者認為,可以采用按座位就近組合和以任務為中心的分組方式。(1)按座位就近組合。這種分組方式可以根據教學安排進行。(2)以任務為中心的分組。小組劃分之后,座位的擺放很重要,一般可采用同桌合作為一個合作小組(Pair work);四人合作為一個合作小組(Group work);多人合作(Team work, Interview,discussion或Tasks)。總之,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合作任務做適當調整。組員搭配得當,合作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3.實施操練。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要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交流的過程。在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時,合作學習的各個成員首先應明確分工、各盡其職。教師應要求每個成員都明確各自的角色,比如組長、記錄員和發言員要輪流擔任每個角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確保合作學習的效果。(1)經常抽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避免有些學生“濫竽充數”,在小組合作中不積極思考;(2)給予適度的獎勵,促進同組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鼓勵小組中的優秀學生主動幫助學困生;(3)鼓勵小組成員資源共享,使他們關系和諧,同時收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學習效果。以上措施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下面筆者以“Project English (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6Topic3 SectionC為例談談合作學習的運用。本課的話題是圍繞“我們怎樣才能使道路安全”展開教學的。在講授新課之前,先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預習單詞、課文,并要求學生進行情境表演。主要教學過程如下:
(1)Word competition。筆者在黑板右下角畫出評價表格,學生進行單詞的必答和搶答。必答是考查各小組的整體復習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的凝聚力;而搶答考查的是各小組的合作反應能力。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這為新課引入打下了基礎。
(2)Pre-reading。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明白現代交通的便利和多樣性,并復習交通方式: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學困生踴躍回答,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然后小先生匯總預習時各小組成員制作的交通事故卡片。同時,筆者用多媒體展示各種交通安全事故實例。讓學生思考: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the roads safe? 各小組展開討論。
(3)Discussion。學生討論時,筆者巡視監督學生的表現,維持課堂教學秩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同時適時地給予幫助和指導。各小組準備就緒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先由學困生報告,充分發掘他們的潛力和閃光點,然后讓優生補充和完善。在學生踴躍回答之后,筆者又提出了更多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分析。小組進行討論、分析,組內成員輪流發言,小先生督促并記錄組內討論內容,以便在組與組交流時提供各自的看法。討論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安全的意識,讓學生明白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筆者巡視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并給予必要的幫助。10分鐘的討論結束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每一個小組派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討論之后得出的結論如下:
1)We must obey the traffic rules.
2)We must look both ways : look left , look right and look left again.
3)We mustnt play on the street.
4)Its good to help old people and children cross the roads.
(4)Teach the new words。學生聽錄音,邊聽邊劃出聽不懂的單詞。每個小組負責尋找課文中的生詞,小先生將小組成員所寫的單詞集中,小組成員分工,找出讀音,明確詞意。各小組準備就緒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代表們解釋生詞的發音與詞義。
(5)Reading 。學生閱讀前筆者設置問題,讓學生根據課文判斷正誤。為了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分層次設置了不同的問題。全體學生必做:
1)We must stop and look both ways before we cross the road.( )
2)In China, all the cars and buses keep on the right.( )
3)We must not fly kites on the street. ( )
4)Its not good to help children cross the road.( )
優生必做:How can we make the roads safe in Hongkong?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找出重、難點句子。由每個小組學困生發言,優生作出解釋,最后教師點評并詳細說明。
(5)Performance。最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情境表演,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情境一:a ticket for speeding, a ticket for parking in a wrong place , a ticket for drink-driving and a ticket for making a wrong turn.
情境二:Someone is crossing the road carelessly.
情境三:Some boys are playing soccer on the road .
情境四:An old man is crossing the road with the help of a girl.
在真實情境表演過程中,學生間相互進行合作,他們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同時也使自己的情感態度得到了升華。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求小組成員人人參與、人人提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置身于合作和競爭的交際情境之中,通過情境交流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發展。最后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評出最佳個人、最佳小組。
4.采用評價機制。在整個課堂中,筆者自始至終都采用評價機制。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 筆者十分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積極情感、認真態度和良好學習策略等進行全面的綜合性的評價。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的學生會不斷進取。本人常用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 Well done . You did a good job . Wonderful . Not bad………或者用熱烈的掌聲、或者豎起大拇指、或者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調動和提高。
四、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加強課堂組織管理,避免形式主義。在實施新課程的幾年中,筆者通過課堂合作學習使學生不僅在聽說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各種考試中成績斐然。這得益于嚴格的課堂管理。但也有少數教師課堂上花樣多、場面熱鬧,但收效甚微。結果,最后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因此,教師在課堂合作學習中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強課堂宏觀控制能力,同時要隨時關注每一位學生,使他們都得到全面發展。
2.加強語法的學習及寫作能力的培養,避免只會說不會寫。英語教學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課堂合作學習并不意味著不要語法,只是課堂上淡化一些,教師在課后要布置一定的語法練習。因此教師不能走極端,要做到語法的學習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兼顧。
3.創設真實的語境,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較真實的人際環境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教會他們一定的交際技巧。在與同學對話時,學生要有豐富的面部表情和有效的肢體語言。
五、結語
總之,新課程下的英語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合作學習突出語言的運用,重視語言的實踐性和語言能力的獲得。它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每個學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都會得到較大的發展,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知識和人際交往的技巧,還可以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它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