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壯志 胡云翔
【摘要】隨著高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運動在體育課程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目前我國高校籃球在教學與訓練的方法上都有一定的提升,但仍然有一些弊端,這些問題將阻礙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的發展。為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高校籃球教學力度,各個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籃球的教學和訓練。本文淺述了當前高校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籃球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218-01
一、前言
籃球作為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激發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大學生體質,培養大學生意志,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保證終身體育在高校貫徹和開展的生力軍。
二、高校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對籃球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或活動會全身心地投入和長時間的堅持,因此興趣對高校公體籃球課教學的意義重大。然而調查中發現,在當前高校的籃球課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有一定的籃球技術,對于教師在教授籃球基礎技術時往往沒有興趣,感覺枯燥,忽視了基礎技術訓練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多大積極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大學生出于完成學業的目的參加體育課學習,如果體育課不及格對學位證和畢業證的獲得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實行學分制后學生希望從體育上獲得相對較為容易的分數,出于這種目的進行體育鍛煉勢必是敷衍了事,心不在焉。其次是柔弱的體質和脆弱的意志阻止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體育鍛煉就要承受一定的負荷,身體就有相應的不適應,對于體質較弱和脆弱意志的學生來講是很難接受的,對體育課的抵觸和厭惡的情緒隨之產生。
(二)高校籃球教學的方法陳舊單一
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中心,是傳達體育鍛煉作用的載體,是發揮體育功能的途徑。教學形式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所采取的途徑、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對公體籃球課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衡量教師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當前,很多高校在進行籃球教學時,仍然是使用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使得高校的籃球訓練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一般說來,在教學內容上,按照基本的姿勢例如控球、運球、投籃等步驟進行,教學過程比較單調乏味。在教授的模式上一般是教師示范,然后學生練習的套路,這樣片面的教育常常忽略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很多學生容易出現被動、消極的狀態,對籃球訓練提不起興趣,也就不能提升籃球水平。
(三)教學受空間、時間的限制
高校體育中籃球是熱門的選擇之一,然而一些高校教學設備,教學場地無法與學生人數匹配。場地少,器材有限,造成教師示范、糾正動作無法做到細致周到,造成課程資源浪費以及學生積極性受挫。另外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籃球教學僅僅停留在短暫的課程中,課外籃球活動較少。學習與實踐活動沒有得到有效的結合。
三、提高高校籃球教學的主要對策
(一)加強籃球教學方法形式多樣,培養學生籃球學習興趣
要結合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使得教學方法多樣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興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要使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興趣,必須結合籃球運動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一是在比賽中學會打球;二是掌握方法;三是積極參與,體會樂趣。籃球運動具有強烈的競賽性和對抗性,可以培養團結友愛、互相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些積極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大力加強比賽教學,讓學生在比賽中學會打球,鍛煉身心,體會樂趣,營造一種寬松而愉快的學習氣氛。
(二)提高籃球體育教師的素質,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籃球體育教師應做好針對自己的籃球教學的剖析工作,思考自己在實際的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給學生一個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形成知識的自主的思維空間;同時,應培養學生在掌握知識的要點和規律后,主動去形成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籃球課教學的目標和理念應是將籃球作為一種文化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包含有:人的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游戲愉悅、自我的表現、競爭與勝利、欲望的滿足、團隊合作的精神等。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籃球課上進行的運動技術培養和提高是一種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誘導和促使學生通過打籃球,來達到健身娛樂、陶冶情操,從而提高興趣、習慣和能力的目的。因此,單純的籃球知識、技術、戰術的教學只是一個低層面的目標,高層面的目標應是挖掘籃球運動對人的教育與發展的文化價值和意義,對學生的身心、行為和精神產生積極的的影響,使學生身心受益,終身受益。
(三)加強籃球課程考核方式多樣化
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評價方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在對學生考核和評價方面,應注重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總結性與過程性相結合等多種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韋練珍.新時期高校籃球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08).
[2]呂文輝.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改革的探討[J].滁州學院學報,2007, 09(03).
[3]吳碧紅.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的幾種教法[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4).
[4]段富貴,楊建軍.大學生籃球選項課中籃球意識的培養[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22(01).
[5]劉敏.對籃球專項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7).
[6]曹竟成.普通高校籃球教學改革探析與嘗試[J].體育與科學, 2002(6).
[7]韓京松.高校籃球教學現狀及教學模式的改進[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5).
[8]陳東升.對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