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靖華++++羅勇
摘 要: 本文采用實證分析法對高職院校單招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跟蹤調查,運用數據庫統計與比較分析法對單招生與統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成績進行研究,以期反映單獨招生政策的實施效果,為推進高職單招考試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單招生 學習成績
高職單招考生指參加經教育部批準的由具備單獨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自主組織的入學考試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含符合普通高考錄取條件的其他中等教育學校畢業生)[1]。作為近幾年開始試行的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我們對單招考生進行“跟蹤觀察”,通過與統招考生對比入學后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尋找兩者的差異,并分析原因,以驗證高職單獨招生是否實現了招生改革的初衷,探索如何進一步完善高職單招考試和人才培養方案。
一、高職單招生的生源分析
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相比,高職單招考試內容和形式有自身的特點,它決定了單招生的生源特點,如知識結構、職業愛好、性格特點等。
(一)高職單招考試的內容與形式
單獨招生考試形式主要包括文化知識考試和綜合素質測試兩大類,具體考試內容、組織形式和所占比重各院校有所不同,以湖南交通職院為例進行介紹。
文化知識考試。文化知識考試指報考學生均需參加數學、英語、語言與邏輯知識、科學常識與人文知識(物理、化學、生活等)的文化基礎課測試,總分值為200分,占總成績的三分之二。
綜合素質測試(面試)。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理解與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與反應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心理素質與道德價值取向、氣質、興趣、形象等[2]。考試形式靈活多樣,由考生隨機抽取試題并回答考官提問進行測試,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與操作能力,如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要求對照圖形進行模型復原;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要求即興演講。綜合素質考試(面試)分值為100分,占總成績的三分之一。
此外,對有文體特長、職業技能特長的優秀考生實施特殊政策。例如,招收具有一定文體特長、實際工作經歷及單位或企業委托培養的學生,并優先錄取;曾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全國或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并獲獎的中等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可免試錄取。
由此可見,與普通高考相比,單獨招生考試降低了文化知識的難度,加深了對生活常識、社會現象的分析與理解,并開始關注專業背景知識、職業素質的評價,力圖實現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3]。由于對綜合能力、職業素質等方面的量化評價還不夠完善,故占主導地位的仍是高中階段的主要課程。
(二)高職單招生的特點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教高[2006]16號文),其人才選拔模式融入職業素質方式與普通高考側重文化課內容的方式有明顯不同,因此許多單招生思維活躍、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寬容大度、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但文化課成績不夠優秀、自律性不強。
二、學業現狀分析
本研究將跟蹤調查單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并與高考統招生對比。樣本選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已畢業的行業背景和生源質量均較好的兩個品牌專業的學生,最終確定的分析樣本包括:2010級理工類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單招生21名與統招生87名,2010級管理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單招生46名與統招生117名。本研究通過該學院教務管理系統收集學習成績數據,再采用SQL數據分析工具對樣本數據進行以下計算與分析。
(一)公共基礎課教學現狀與原因分析
跟蹤調查單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學習成績,選擇了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實用英語三門課程,分別計算平均分、優秀率、不及格率三個指標,再與統招生進行比較,尋找差異分析原因。
由上表可見,“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單招生在高等數學、實用英語課程上與統招生有一定差距,而在偏重操作運用能力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上表現得較優秀。這與大部分單招生的特點相符,他們學習基礎、學習習慣、自律性較弱,對基礎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動手能力強,計算機操作與應用的能力也較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
注:2011級“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未開設《高等數學》課程,故選擇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進行比較。
由表2可見,“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單招生各門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成績均不及統招生,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也不具有優勢。分析原因是選拔該專業單招生的標準并未涉及計算操作能力,加之報考此專業的學生以操作運用能力不強的文科生居多。
(二)專業課教學現狀與原因分析
在研究單招生的專業理論、技術課程及專業實訓課程的學習成績時,課題組對各專業課程的成績進行了計算與分析,以平均分為對比指標繪制兩種生源的折線分析圖,并以學分為權重選擇幾門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訓課,分析比較其平均分、優秀率、不及格率。“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圖1、表3所示:
通過圖1的統計整理,以“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為代表的理工類專業,單招生與統招生的專業課成績大致相當,在比較分析的23門課程中,單招生平均分優于統招生的計10門,低于統招生的計13門;及格率明顯優于統招生的計4門;優秀率優于統招生的計1門。具體看,單招生的各門專業實訓課成績優于統招生,優于統招生的專業理論課主要是強調專業操作技能的課程,如《汽車車身制造工藝學》、《汽車總裝技術》等,這與單招生熱衷于動手操作能力較強的專業實訓課和專業技術課有關。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圖2、表4所示:
通過圖2、表4的統計整理可見,管理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除《底盤實訓》課程外,單招生的各專業課程平均分均低于統招生,優秀率、及格率也不及統招生。究其原因,單招生在以理解與記憶為主的專業理論課學習方面不具優勢,在以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為主的專業素質訓練方面也不存在明顯優勢,因此,該專業的單招生成績總體上不及統招生。
三、建議
(一)在選拔生源方面
在綜合素質測試階段,考官很難在短時間內對考生做出一個量化評價,如何加強綜合素質測試的合理性、公平性是業內普遍研究的課題。目前,各高職院校積極改革單招考試評價模式,嘗試建立考生綜合素質量化評價標準,在考試方式上,采用文化素質測試(湖南交通職院等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已改進為專業考試系統,采用上機考試形式)、面試、心理測試和實踐操作等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職業技能考核比重;在考官選聘上,增加企業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考官的比例,力圖合理評判單招考生的職業素質,在生源質量上把關。
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制定合理的招生評價標準,如對于理工類專業強調動手操作能力,對于管理類專業強調組織策劃、人際溝通能力;同時結合區域經濟需要,強調考生的個性化,以提高生源質量。
(二)入學后的人才培養方面
對于公共基礎課,由于高職單招生在文化基礎、學習習慣、自主學習、吃苦耐勞等方面不如統招生,對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他們難以適應傳統的教學方法,建議采用分層次教學[3],找到適合單招生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與考核標準,激發單招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專業課,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考核標準、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量體裁衣,多樣化教學,強化操作技能的要求,提高學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姜進.高職自主招生與統考統招生生源素質比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5).
[2]蔡中興.高職院校多渠道招生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7).
[3]王連云,孟囡.高職單招與統招學生現狀比較分析與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12(10).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教育考試研究專項課題:高等職業教育自主招生考試模式創新研究(XJK012JKB031)。endprint
摘 要: 本文采用實證分析法對高職院校單招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跟蹤調查,運用數據庫統計與比較分析法對單招生與統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成績進行研究,以期反映單獨招生政策的實施效果,為推進高職單招考試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單招生 學習成績
高職單招考生指參加經教育部批準的由具備單獨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自主組織的入學考試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含符合普通高考錄取條件的其他中等教育學校畢業生)[1]。作為近幾年開始試行的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我們對單招考生進行“跟蹤觀察”,通過與統招考生對比入學后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尋找兩者的差異,并分析原因,以驗證高職單獨招生是否實現了招生改革的初衷,探索如何進一步完善高職單招考試和人才培養方案。
一、高職單招生的生源分析
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相比,高職單招考試內容和形式有自身的特點,它決定了單招生的生源特點,如知識結構、職業愛好、性格特點等。
(一)高職單招考試的內容與形式
單獨招生考試形式主要包括文化知識考試和綜合素質測試兩大類,具體考試內容、組織形式和所占比重各院校有所不同,以湖南交通職院為例進行介紹。
文化知識考試。文化知識考試指報考學生均需參加數學、英語、語言與邏輯知識、科學常識與人文知識(物理、化學、生活等)的文化基礎課測試,總分值為200分,占總成績的三分之二。
綜合素質測試(面試)。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理解與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與反應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心理素質與道德價值取向、氣質、興趣、形象等[2]。考試形式靈活多樣,由考生隨機抽取試題并回答考官提問進行測試,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與操作能力,如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要求對照圖形進行模型復原;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要求即興演講。綜合素質考試(面試)分值為100分,占總成績的三分之一。
此外,對有文體特長、職業技能特長的優秀考生實施特殊政策。例如,招收具有一定文體特長、實際工作經歷及單位或企業委托培養的學生,并優先錄取;曾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全國或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并獲獎的中等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可免試錄取。
由此可見,與普通高考相比,單獨招生考試降低了文化知識的難度,加深了對生活常識、社會現象的分析與理解,并開始關注專業背景知識、職業素質的評價,力圖實現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3]。由于對綜合能力、職業素質等方面的量化評價還不夠完善,故占主導地位的仍是高中階段的主要課程。
(二)高職單招生的特點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教高[2006]16號文),其人才選拔模式融入職業素質方式與普通高考側重文化課內容的方式有明顯不同,因此許多單招生思維活躍、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寬容大度、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但文化課成績不夠優秀、自律性不強。
二、學業現狀分析
本研究將跟蹤調查單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并與高考統招生對比。樣本選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已畢業的行業背景和生源質量均較好的兩個品牌專業的學生,最終確定的分析樣本包括:2010級理工類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單招生21名與統招生87名,2010級管理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單招生46名與統招生117名。本研究通過該學院教務管理系統收集學習成績數據,再采用SQL數據分析工具對樣本數據進行以下計算與分析。
(一)公共基礎課教學現狀與原因分析
跟蹤調查單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學習成績,選擇了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實用英語三門課程,分別計算平均分、優秀率、不及格率三個指標,再與統招生進行比較,尋找差異分析原因。
由上表可見,“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單招生在高等數學、實用英語課程上與統招生有一定差距,而在偏重操作運用能力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上表現得較優秀。這與大部分單招生的特點相符,他們學習基礎、學習習慣、自律性較弱,對基礎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動手能力強,計算機操作與應用的能力也較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
注:2011級“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未開設《高等數學》課程,故選擇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進行比較。
由表2可見,“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單招生各門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成績均不及統招生,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也不具有優勢。分析原因是選拔該專業單招生的標準并未涉及計算操作能力,加之報考此專業的學生以操作運用能力不強的文科生居多。
(二)專業課教學現狀與原因分析
在研究單招生的專業理論、技術課程及專業實訓課程的學習成績時,課題組對各專業課程的成績進行了計算與分析,以平均分為對比指標繪制兩種生源的折線分析圖,并以學分為權重選擇幾門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訓課,分析比較其平均分、優秀率、不及格率。“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圖1、表3所示:
通過圖1的統計整理,以“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為代表的理工類專業,單招生與統招生的專業課成績大致相當,在比較分析的23門課程中,單招生平均分優于統招生的計10門,低于統招生的計13門;及格率明顯優于統招生的計4門;優秀率優于統招生的計1門。具體看,單招生的各門專業實訓課成績優于統招生,優于統招生的專業理論課主要是強調專業操作技能的課程,如《汽車車身制造工藝學》、《汽車總裝技術》等,這與單招生熱衷于動手操作能力較強的專業實訓課和專業技術課有關。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圖2、表4所示:
通過圖2、表4的統計整理可見,管理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除《底盤實訓》課程外,單招生的各專業課程平均分均低于統招生,優秀率、及格率也不及統招生。究其原因,單招生在以理解與記憶為主的專業理論課學習方面不具優勢,在以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為主的專業素質訓練方面也不存在明顯優勢,因此,該專業的單招生成績總體上不及統招生。
三、建議
(一)在選拔生源方面
在綜合素質測試階段,考官很難在短時間內對考生做出一個量化評價,如何加強綜合素質測試的合理性、公平性是業內普遍研究的課題。目前,各高職院校積極改革單招考試評價模式,嘗試建立考生綜合素質量化評價標準,在考試方式上,采用文化素質測試(湖南交通職院等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已改進為專業考試系統,采用上機考試形式)、面試、心理測試和實踐操作等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職業技能考核比重;在考官選聘上,增加企業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考官的比例,力圖合理評判單招考生的職業素質,在生源質量上把關。
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制定合理的招生評價標準,如對于理工類專業強調動手操作能力,對于管理類專業強調組織策劃、人際溝通能力;同時結合區域經濟需要,強調考生的個性化,以提高生源質量。
(二)入學后的人才培養方面
對于公共基礎課,由于高職單招生在文化基礎、學習習慣、自主學習、吃苦耐勞等方面不如統招生,對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他們難以適應傳統的教學方法,建議采用分層次教學[3],找到適合單招生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與考核標準,激發單招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專業課,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考核標準、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量體裁衣,多樣化教學,強化操作技能的要求,提高學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姜進.高職自主招生與統考統招生生源素質比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5).
[2]蔡中興.高職院校多渠道招生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7).
[3]王連云,孟囡.高職單招與統招學生現狀比較分析與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12(10).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教育考試研究專項課題:高等職業教育自主招生考試模式創新研究(XJK012JKB031)。endprint
摘 要: 本文采用實證分析法對高職院校單招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跟蹤調查,運用數據庫統計與比較分析法對單招生與統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成績進行研究,以期反映單獨招生政策的實施效果,為推進高職單招考試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單招生 學習成績
高職單招考生指參加經教育部批準的由具備單獨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自主組織的入學考試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含符合普通高考錄取條件的其他中等教育學校畢業生)[1]。作為近幾年開始試行的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我們對單招考生進行“跟蹤觀察”,通過與統招考生對比入學后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尋找兩者的差異,并分析原因,以驗證高職單獨招生是否實現了招生改革的初衷,探索如何進一步完善高職單招考試和人才培養方案。
一、高職單招生的生源分析
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相比,高職單招考試內容和形式有自身的特點,它決定了單招生的生源特點,如知識結構、職業愛好、性格特點等。
(一)高職單招考試的內容與形式
單獨招生考試形式主要包括文化知識考試和綜合素質測試兩大類,具體考試內容、組織形式和所占比重各院校有所不同,以湖南交通職院為例進行介紹。
文化知識考試。文化知識考試指報考學生均需參加數學、英語、語言與邏輯知識、科學常識與人文知識(物理、化學、生活等)的文化基礎課測試,總分值為200分,占總成績的三分之二。
綜合素質測試(面試)。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理解與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與反應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心理素質與道德價值取向、氣質、興趣、形象等[2]。考試形式靈活多樣,由考生隨機抽取試題并回答考官提問進行測試,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與操作能力,如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要求對照圖形進行模型復原;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要求即興演講。綜合素質考試(面試)分值為100分,占總成績的三分之一。
此外,對有文體特長、職業技能特長的優秀考生實施特殊政策。例如,招收具有一定文體特長、實際工作經歷及單位或企業委托培養的學生,并優先錄取;曾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全國或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并獲獎的中等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可免試錄取。
由此可見,與普通高考相比,單獨招生考試降低了文化知識的難度,加深了對生活常識、社會現象的分析與理解,并開始關注專業背景知識、職業素質的評價,力圖實現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3]。由于對綜合能力、職業素質等方面的量化評價還不夠完善,故占主導地位的仍是高中階段的主要課程。
(二)高職單招生的特點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教高[2006]16號文),其人才選拔模式融入職業素質方式與普通高考側重文化課內容的方式有明顯不同,因此許多單招生思維活躍、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寬容大度、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但文化課成績不夠優秀、自律性不強。
二、學業現狀分析
本研究將跟蹤調查單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并與高考統招生對比。樣本選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已畢業的行業背景和生源質量均較好的兩個品牌專業的學生,最終確定的分析樣本包括:2010級理工類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單招生21名與統招生87名,2010級管理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單招生46名與統招生117名。本研究通過該學院教務管理系統收集學習成績數據,再采用SQL數據分析工具對樣本數據進行以下計算與分析。
(一)公共基礎課教學現狀與原因分析
跟蹤調查單招生的公共基礎課學習成績,選擇了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實用英語三門課程,分別計算平均分、優秀率、不及格率三個指標,再與統招生進行比較,尋找差異分析原因。
由上表可見,“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單招生在高等數學、實用英語課程上與統招生有一定差距,而在偏重操作運用能力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上表現得較優秀。這與大部分單招生的特點相符,他們學習基礎、學習習慣、自律性較弱,對基礎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動手能力強,計算機操作與應用的能力也較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
注:2011級“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未開設《高等數學》課程,故選擇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進行比較。
由表2可見,“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單招生各門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成績均不及統招生,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也不具有優勢。分析原因是選拔該專業單招生的標準并未涉及計算操作能力,加之報考此專業的學生以操作運用能力不強的文科生居多。
(二)專業課教學現狀與原因分析
在研究單招生的專業理論、技術課程及專業實訓課程的學習成績時,課題組對各專業課程的成績進行了計算與分析,以平均分為對比指標繪制兩種生源的折線分析圖,并以學分為權重選擇幾門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訓課,分析比較其平均分、優秀率、不及格率。“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圖1、表3所示:
通過圖1的統計整理,以“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為代表的理工類專業,單招生與統招生的專業課成績大致相當,在比較分析的23門課程中,單招生平均分優于統招生的計10門,低于統招生的計13門;及格率明顯優于統招生的計4門;優秀率優于統招生的計1門。具體看,單招生的各門專業實訓課成績優于統招生,優于統招生的專業理論課主要是強調專業操作技能的課程,如《汽車車身制造工藝學》、《汽車總裝技術》等,這與單招生熱衷于動手操作能力較強的專業實訓課和專業技術課有關。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學習成績對比情況如圖2、表4所示:
通過圖2、表4的統計整理可見,管理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除《底盤實訓》課程外,單招生的各專業課程平均分均低于統招生,優秀率、及格率也不及統招生。究其原因,單招生在以理解與記憶為主的專業理論課學習方面不具優勢,在以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為主的專業素質訓練方面也不存在明顯優勢,因此,該專業的單招生成績總體上不及統招生。
三、建議
(一)在選拔生源方面
在綜合素質測試階段,考官很難在短時間內對考生做出一個量化評價,如何加強綜合素質測試的合理性、公平性是業內普遍研究的課題。目前,各高職院校積極改革單招考試評價模式,嘗試建立考生綜合素質量化評價標準,在考試方式上,采用文化素質測試(湖南交通職院等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已改進為專業考試系統,采用上機考試形式)、面試、心理測試和實踐操作等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職業技能考核比重;在考官選聘上,增加企業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考官的比例,力圖合理評判單招考生的職業素質,在生源質量上把關。
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制定合理的招生評價標準,如對于理工類專業強調動手操作能力,對于管理類專業強調組織策劃、人際溝通能力;同時結合區域經濟需要,強調考生的個性化,以提高生源質量。
(二)入學后的人才培養方面
對于公共基礎課,由于高職單招生在文化基礎、學習習慣、自主學習、吃苦耐勞等方面不如統招生,對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他們難以適應傳統的教學方法,建議采用分層次教學[3],找到適合單招生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與考核標準,激發單招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專業課,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考核標準、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量體裁衣,多樣化教學,強化操作技能的要求,提高學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姜進.高職自主招生與統考統招生生源素質比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5).
[2]蔡中興.高職院校多渠道招生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7).
[3]王連云,孟囡.高職單招與統招學生現狀比較分析與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12(10).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教育考試研究專項課題:高等職業教育自主招生考試模式創新研究(XJK012JKB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