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章 張傳河 王立紅
當我提起筆,書寫這份回憶,隱隱地總會有那么一絲激動。汗水與喜悅交織的十幾年,我和學生一起努力,一起奮斗,我們都在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踏實地走著每一步。
一、關心愛護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本前提,是教師的美德
班主任老師要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研究社會、家庭、學校教育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了解學生的疾苦,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得到愛的溫暖,這是激勵學生進步的強大動力。陳丹丹家庭十分特殊,從小失去父愛和母愛,一直由年近八旬的爺爺奶奶撫養,生活很窘迫,她在同學面前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鴨”,成績一天天下降,于是我找到她,鼓勵她,并承諾我會像她的母親一樣呵護她。從此她真的把我當做自己的“媽媽”,在我感冒時她會關切地說:“老師,你休息吧,別講課了。”她看見英語老師吸煙,就跑上前去說:“老師,您的身體重要!”——在這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話語中,我體會到了作為老師的幸福。可其他同學對她的做法常常是挖苦,投來鄙夷的目光。針對這種情況,我召開了一次主題為“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班會,用小品、歌曲、辯論會等形式,讓學生明白了老師愛他們,他們更應該愛老師。
二、書信溝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要了解學生,找學生談心是最常見的溝通方式,但我的學生喜歡和我用書信談心,這樣避免了很多尷尬,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如果面對面地說話,他會閉口不談,采用這種方式學生會把心里話說出來,使我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找到問題的突破口,更好地解決問題。
三、開展“學生之星”活動
七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勝心較強,學生之星的開展激起了他們努力的火花,使學生挖掘自身的閃光點,認知他人優點長處而補己所短,并且借助經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過程進行教育,能使學生的思想素質、品德素質等得以培養和強化,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我會以春蠶的精神、蠟燭的品格,為建設中華民族的高度文明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與責任,這才是一個優秀人民教師永無止境的奉獻與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