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 要】形勢與政策教育對于幫助學生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任務,認真研究和探討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形勢與政策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 形勢與政策 對策
一、形勢與政策教育面臨的國際國內新形勢
在國內,一些反動勢力、分裂勢力和其他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動,最近一段時期以來,活動更是猖獗;在國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見不得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排華、反華勢力一直存在并將長期存在,他們仇視社會主義中國,想盡辦法遏制我國良好的發展勢頭。由此可見,當前,我國整體發展形勢較好,但是,由于國內國際一些影響因素的存在,致使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不利因素。對于高校來說,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使其具備一定的政治敏銳性和判斷力,從而在當今變幻莫測的形勢下,把握自己前進的方向,以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實際行動不斷努力學習,將來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事業中,為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獻計獻策,進而實現人生價值成為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目前形勢與政策教育存在的問題
“形勢與政策”課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與教育部的要求,與廣大同學的期望還有較大差距,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認識問題。首先表現在有些學校的領導重視不夠,少數人對這門課的有效性有不同看法,個別授課教師因課程難度大而有畏難情緒;其次是學生自身認識不到位,經過調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當前形勢與政策漠不關心,認為與自己沒有關系或者關系不大,因此平時對于上課和通過其他途徑了解相關知識也就寥寥無幾了,說到底還是認識問題。二是課程管理體制問題。各學校歸口管理形式多樣,不太統一和規范,有的歸社科部管理,有的歸宣傳部或學生處管理,也有的歸思政室管理。三是教師隊伍問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專職教師太少,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多,無法保證及時系統的教學研究。四是時效性問題。這門課的性質決定了該門課具有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性等特點,因此,教授的內容必須是緊跟時間變化的、最新發生的事例。
三、加強和改進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對策
(一)提高形勢與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更重視德育工作,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正確的理想信念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它必須建立在一種理性的認識和判斷之上,建立在對社會的認同和對自身責任的明確上。形勢與政策課就是結合基本的國情,結合現實形勢的發展,作國內形勢教育,作黨的重大方針、路線、政策教育,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分析和理解國內外形勢,從而使學生能正確地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
(二)加強大學生史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部分青年學生對于我國的歷史和國情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且在當今物欲橫流的時代,盲目的崇洋媚外,缺乏應有的愛國主義熱情。因此,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應從加強史情和愛國主義教育抓起,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當前甚至很長一段時期內國家政策的制定以及世界形勢的變幻,從而正確理解黨制定的方針、路線和政策。事情總是有本有源的,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質,才能對事物的發展規律有一個準確的把握,也才能對我國現行的政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三)完善管理體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辟第二課堂
高校應把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真正地放到學生成長成才這一層面上。在管理體制上應單獨設立一個形勢與政策教育教研室,做到專業、質量有保證。在這個基礎上,要大力加強該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首先這支隊伍政治上要堅定,要具有政治敏銳性,善于抓住形勢發展的本質和趨向。其次,知識面寬廣,業務水平高,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還要有很強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形勢與政策教育可以采用專兼職教師結合的方式,但是應以專職教師為骨干,這樣可以保持該課程研究的專業性和水平。同時,要開辟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第二課堂,定期的聘請資深的專家學者,包括學校經驗豐富的黨政領導為大學生講解當前形勢與政策,并且與學生進行互動,為學生答疑解惑。
(四)增強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時效性
當今時代,世界形勢總體穩定,容易把握,但是局部卻風云變幻,具有較強的時間波動性。為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該分兩個方面進行,一是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的形勢,如中美關系、中日關系、臺海局勢等,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系統的、專題的形式,進行精辟的分析,并且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思想上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二是偶然事件,比如近期對社會經濟、政治有重大影響、全社會及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如,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使館以及南海撞機事件激起學生強烈憤慨之際,應針對一些學生認為我國政府“軟弱”的錯誤認識,在充分闡明帝國主義本質的同時,向學生說明我國外交政策的策略方針,說明“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策略對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局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戰略意義,將學生的愛國之情化為強國之志和報國之情。
此外,在形勢與政策的教育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開闊視野,讓思維走向國際,使國內與國際相結合,從而較為準確地把握當今形勢的走向。
【參考文獻】
[1]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
[2]關于高校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建設的意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