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現有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因滯后于環境的變化而顯示出了它的缺陷與不足。從發展的眼光看,未來的財務報告將在內容、形式和方法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中,除了常規的關鍵財務指標外,大量對決策有用的非貨幣信息將被要求反映到財務會計報告中,從而不斷完善財務報告體系,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
關鍵詞:財務會計報告;缺陷與不足;發展趨勢
一、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現狀
從當前會計環境來看,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是會計主體對外提供的綜合反映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總結性報告文件。它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會計報表作為報告的核心內容,目前世界各國的財務報表主要有三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的總額、構成、流動性、權益的總額、構成、比率等。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主要是以權責發生制確定的利潤額及其構成。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包括現金等價物)的流入額、流出額、流入流出凈額以及現金流量的構成,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權責發生制反映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不足。
二、現有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缺陷與不足
(一)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復雜,企業組織形式及其在社會和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不斷發生變化,而企業財務環境的變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告提出了與傳統工業經濟條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在知識經濟下,信息使用者不僅要獲取財務信息,還要獲取非財務信息;不僅要獲取定量信息,還要獲取定性信息;不僅要獲取確定的信息,還要獲取不確定的信息;不僅要獲取歷史信息,還要獲取預測信息;不僅要獲取企業整體信息,還要獲取分部信息。因此,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在信息的質量上要強調信息的相關性、一致性與及時性。
(二)無法滿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與費用的關系,報告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果,在期末,企業要根據配比原則進行大量的調整和轉賬處理,雖然對財務數據的處理是以發生交易事項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但是由于這種轉賬和配比處理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從企業的管理層到財會人員都希望會計報表能夠反映企業良好的經營業績,會計人員帶著這種心態來編制會計報表,就使得會計報表帶有粉飾的色彩。
(三)無法滿足信息的時效性需求。信息的最大特點就在于時效性,及時有效的信息能為商家帶來滾滾利潤,而延遲滯后的信息則可能導致商家喪失商機。現行財務報告的披露無法達到會計信息質量的及時性,披露的周期、時限過長,如企業的年度財務報告要求在年度末4個月內報出,而中期財務報告要求在中期結束后兩個月內報出。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企業的財務狀況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由此可見,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已跟不上現代社會的發展步伐。
(四)無法反映非貨幣信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力資源、無形資產、數字資產、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顯得越來越重要。另外,企業的聲譽、能源的來源及產品的銷售渠道等也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巨大的影響。但由于這些因素無法用貨幣形式來描述,所以無法在財務報告中列示,從而大大削弱了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三、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
(一)第四表的產生。從發展的眼光看,未來的財務報告將在內容、形式和方法上處于不斷變化和發展之中。英國ASB、美國FASB、IASC和“G4+1”(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國和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IASB派出觀察員參加)都已經開始在研究公司財務報告的改進問題。他們的研究反映出了一種趨勢:要求財務報告披露全面、有效的財務成果信息。要達到該目標,單靠傳統損益表已無能為力,許多財務業績信息是繞過損益表,在資產負債表的權益部分對外報告的,因而必須擴大企業業績報告的內容。其改革思路是保留傳統損益表,增加“第四表”,如ASB“全部已確認利得和損失表”、FASB“全面利潤表”和IASC“已確認利得和損失表”,或者“G4+1”提出的擴大原損益表或權益變動表的報告內容,補充提示財務業績信息,構成新的業績報告體系。當然,他們的研究無法突破傳統會計理論框架的束縛,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XBRL的產生與發展。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ge)是指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它是可擴展標記語言(XML)在財務報告信息交換和提取領域的一種應用。它被稱為是“商務報告的革命”,為網絡財務報告的國際趨同奠定了技術基礎,并有望成為未來全球共同的財務報告語言。它認為,未來的財務報告在信息披露的內容上,可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歷史信息、現時信息和未來信息;在披露形式上,可包括全面系統的整體報告,地區、行業或產品類別的局部、分部報告;在報告的時間性上,可包括期末報告、中期報告和實時報告;在披露信息價值基礎上,可包括歷史成本計價報告,現時成本計價報告和未來價值的預測報告;在信息披露的傳送方式上,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多媒體、數據庫、寬帶遠程通訊等廣泛應用,使未來財務報告傳遞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此外,未來報告還應包括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企業在教育醫療衛生、職工就業與培訓、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企業在綠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以及其他社會責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等信息。
(三)彩色模式的運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沃爾曼(Wallman)先生提出了分層次的彩色報告模式,它將財務報告的內容按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包括所有符合可定義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計量性四個標準的信息,它們構成了傳統財務報告的核心內容;第二層次是報告僅具有可定義性、相關性和可靠性,但不能可靠計量的信息,如某些無形資產信息、知識資本信息;第三層次是報告那些符合相關性、可靠性,但不符合可定義性和可計量性的信息,如衍生金融產品的信息;最后一個層次是報告那些僅符合相關性、而不符合其他幾項標準的事項,如產品市場份額、公眾形象、主要關聯方等大量的非財務信息。彩色報告模式的應用,可更好地滿足使用者多層次差異性的需求,也就會更好地達到決策相關性目標。
(四)審計業務與咨詢業務的分離。安然、世界通信、施樂、維旺迪公司審計失敗的案例,無不從反面向我們證明審計業務與咨詢業務分離的極端重要性,如作為安然和維旺迪咨詢顧問的安達信,由于與上述兩公司存在經濟利益聯系,又如何期望其提交的審計報告具有獨立性和較高的可信度呢?目前發達國家正著手重塑獨立審計體系,決心將咨詢業務與審計業務分開,以提高獨立審計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作用,為真實可靠的提供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提供外在的保證,規范注冊會計師“市場經濟守門員”的作用。
結論:綜上所述,在新經濟時代,會計被稱為新信息的創造者。未來社會是可持續發展、綠色環境下的信息時代,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上的許多傳統觀念將時移勢易。隨著政府資源規劃、企業資源規劃、版權加密保護技術、電子聯機實時報告系統和XBRL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進一步發展,未來的財務報告將發生深刻而巨大的變化。
參考文獻:
[1] 徐秀藝.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鄧延芳.財務會計報告編制與分析.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