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摘要:指出了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分析了林業產業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從加強森林采伐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加大宣傳力度等方面探討了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措施。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9—0046—02
1引言
森林資源是目前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主要資源之一。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使用具有盲目性,認為森林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出現大量采伐、過度利用林業資源的現象。導致了目前林業資源的匱乏,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阻礙了一定的影響。我國本身森林覆蓋率較低,加上后期管理不當,造成目前森林面積急劇減少,可利用資源逐漸流失。生態環境不斷遭到破壞,不僅影響了我國生態系統平衡,更阻礙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森林資源的保護引起了社會各層面的重視。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發展成為我國新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林業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同時也是一種公益、環保事業,不僅可以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帶來社會及生態效益。森林資源是林業發展的基礎,是國際生態事業的指標。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建設,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指既要滿足當代人的生活要求,又不能對后代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的發展方式。想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就要對森林資源作出合理規劃,嚴禁濫砍濫伐,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利用。
在合理利用資源的同時,對資源進行開發。保證森林資源的連續性和可用性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觀念。持續不斷的為人們提高可靠的林業產品,充分滿足社會需求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就目前而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仍然存在大量問題急待解決。
2.1監督管理力度不強
對森林資源管理而言,國家組織的林業管理、執法人員是資源管理的主力軍。就目前來說,部分地區管理不力,導致森林資源大量減少的現象不在少數。基層的管理人員普遍存在素質水平低、文化水平低的問題,在管理林業資源方面缺乏專業知識,法律意識也相當薄弱。管理人員對林地的審核,林地用途的管理,對破壞林地的執法行為沒有很好地落實,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2.2工作時效性差
國家頒布的林業法是為了保證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防止森林資源遭到蓄意破壞。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林業法只存在于表面,并沒有被運用到森林資源的管理之中。例如林業扶持政策。林業扶持主要是指對擁有森林資源、在管理森林資源上作出貢獻的農民作出一定的經濟補償。但是這一補償并未達到理想的效果,到人民手中的資金少,但工作繁重,導致了林產擁有者的管理積極性下降。作為擁有者,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大量的砍伐、販賣木材,或者與不法分子合作開發,對森林資源造成破壞,影響林業發展。
3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
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成為當今社會所關注的話題。如何才能保證森林資源不遭到破壞;如何才能合理的利用森林資源;如何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是當下所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國的森林資源存在著總量不足、生長緩慢的問題,因此在保證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同時也要對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規劃。可以通過人工開發、種植樹木的途徑來減緩對天然森林資源的使用;通過退耕還林的措施來擴大森林面積;加大森林管理力度,防止森林火災和蟲害;限制森林采伐量也可以達到保護森林資源的效果。
3.1加強森林采伐管理
大量采伐樹木是森林資源缺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已經采取限制采伐量的方法對部分企業使用木材的數量作出硬性規定。對于發展前景差、生產加工儀器落后、不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部分企業,拒絕提供森林資源,減少森林資源的使用。采伐森林資源的相關人員需要出示可靠證件、證明,經工作人員審核、上報、批準后方可進行樹木采伐。對于那些違法采伐樹木、導致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的人員進行法律制裁,并強行收回其非法獲取的資源。限制每個時間段的采伐量,保證樹木有足夠時間生長,杜絕“砍大留小、砍好留壞”的不良現象。2014年9月1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9期曹順偉: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存在的問題分析資源與產業
3.2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加強對林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從根本上改善管理人員素質,提高管理人員水平。加大執法力度,對于惡意破壞、非法盜取森林資源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樹立嚴格的考勤制度,對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考察,對那些在執法過程中出現腐敗、偏袒現象的工作人員作出嚴厲處理,嚴重者可給予開除處分。致力打造出高素質、高水準的管理隊伍,為森林資源的管理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環保意識
想要從根源上改善森林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人民群眾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意識到森林資源的寶貴,正確看待森林資源的利用。提高群眾素質,從根本上減少濫砍濫伐現象;提高群眾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及時發現犯罪行為并舉報,以達到減少非法犯罪的效果;普及生態知識,提高人們環保意識。
4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林業從原先以木材為生產中心的發展轉變為以生態平衡為主要目的的可持續發展。如今的森林資源管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資源管理,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態環境全面管理。隨著森林資源發展的方向和目的的改變,管理資源的方法也在不斷改進以跟上新世紀發展的需要。森林資源保護工程的開展有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對森林資源的管理仍然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因此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希望達到一改往常“一統就死、一放就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徐學鋒.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林業,1998(2):18~19.
[2] 王玉鳳.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2(27):388.
[3] 馮恩旭,孟瑞,王賓勇.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6):235.
[4] 索昂求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北京農業,2012(27):103.
[5] 付振國.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生物技術世界,2012(12):107~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