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吉首市的園林綠化存在綠化品位、綠地結構、綠地分布、綠化人才、綠化意識、綠化資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通過分析提出了科學規劃,合理建綠;突出抓好園林綠化和道路綠化;拓寬投資渠道,加大綠化投入;加強宣傳,提高愛綠護綠意識;實行科學種綠,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加快綠化苗木基地化產業化建設等幾點措施和建議,以改進和加強吉首市園林綠化建設水平。
關鍵詞:吉首;園林綠化;現狀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9—0108—02
1吉首市園林綠化的成效分析
吉首市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脈東麓,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中心。該地區群山環繞,河流交匯,風景秀美,生態原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民俗風情奇特濃郁,被譽為武陵山區的一顆生態明珠,生態和文化是吉首市最大的特色。
吉首市從建市之初就提出打造園林城市的奮斗目標,積極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建活動,努力提升城市品位。經過30多年的努力,2005年獲得省級“衛生城市”稱號,2010年獲得省級“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吉首市圍繞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打造武陵山片區綠色生態城市,形成了綠樹成蔭、鮮花盛開、芳草如茵、生機盎然的城市綠化景觀,將為市民創造整齊清潔、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作為努力的方向。全市園林綠化面積由建市之初的127hm2擴大到現有47479hm2,城區公共綠地面積16226hm2,行道樹12000多株,道路綠化率達到了95%。截止2013年三大綠地指標分別為:建成區綠化覆蓋率264%、建成區綠地率220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43m2。形成了以庭院、居住區綠化為基礎,以河渠、道路綠化為線,以公園、廣場、游園街頭綠地為景點,點片綠化做補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綠化網絡體系。各項綠地指標居全州首位,多次經省級文明衛生城市檢查驗收達標。截止2013年底,全市已創建三級園林式單位113家,其中省級29家,州級35家,市級49家,街道綠化普及率達到100%。
2吉首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
2.1綠化品位不高,綠地結構不夠合理
(1)園林小品、小游園、街頭綠地品位不高。在城市的公共、街頭綠地缺少園林小品,使人感覺綠地就是覆綠,缺少人在綠地中活動的參與,綠地少了靈氣。有些城市綠地內游憩和游樂設施少,且品位低,不能滿足市民需要。
(2)綠地結構單純,植物配置單一,生物多樣性體現不充分。一是植物種類單一。世界發達國家城市綠化,十分重視園林植物多樣性,如倫敦市使用的園林植物種類達到3000多種,吉首市植物種類在200~300種之間。二是植物色彩單一,缺乏色彩多樣性。三是空間利用單一。如清一色草坪,街道兩側僅為行道樹,僅是單一空間上的利用,喬、灌、花、草、藤的搭配還不夠合理,復合型的綠地少,沒有體現立體綠化。
2.2綠地分布不均,園林綠化發展不平衡
老城區與乾州新城區之間綠地發展不平衡。老城區綠地少,種類普通,乾州新區由于部分單位搬遷和旅游發展的需要,綠化建設近兩年來發展較快,綠地面積大、綠化造景比較新穎和前衛。
2.3綠化人才隊伍建設力度不大,園林養護管理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來園林綠化行業日益發展,園林綠化專業缺乏有經驗、高水平的綜合性技術人才。同時目前一線養護工人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部分養護工人雖有一定的經驗,但專業知識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園林綠化的發展,使園林養護水平難以提高,影響了城市綠地的質量及植物景觀效果。
2.4市民愛綠、護綠意識亟待提高
部分園林綠化設施人為損毀現象較多,有些市民私占綠地,亂搭亂建,;有些居民不自覺,圖方便、走路抄近道,小區的部分綠化帶被踩禿;有的綠化帶變成停車場;有的亂倒污水污染綠地。有的小區綠化帶雜草叢生,樹葉、塑料袋成堆,有的綠化帶成了垃圾場、污染帶。
2.5綠化資金投入少,且投入不均勻
一是園林綠化資金投入不多。二是新城區投入多,老城區投入少。三是住宅小區投入多,公共建設綠地投入少。
3吉首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建議和措施
園林綠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一項戰略性的舉措,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世界各國各城市均注意天然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利用優美的林地和河川來形成城市綠化的基礎,注重公園、廣場、游園、公共綠地及大環境綠地建設,如英、美等國家一般城市人均綠化面積為28~36m2/人,華盛頓綠地指標人均綠地面積已達40.8m2/人。
3.1突出科學規劃,合理建綠
在建設中要嚴格按規劃建綠,根據自然條件和人文特點,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綠化風貌。同時,在綠化植物選擇上,要全面分析氣候、植被、物種、土壤pH值等條件和特點,優先發展喬木,多種樹,優先培育和栽植本區域適應性強、能體現本地特色的鄉土樹木和花草種類。既要保證老城區園林綠化建設的“穩”和“新”,又要保證新城區綠化的“快”和“多”。
3.2突出抓好園林綠化和道路綠化
在園林綠化建設方面,一要采取招商和向上申報項目的辦法,積極籌建紅山森林公園和小溪原始次森林公園兩個萬畝以上的森林旅游休閑園。二要精心抓好現有公園、游園的改造和管理。加快鎮溪公園、峒河游園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園功能,改造工作應堅持以植物造景為主,峒河游園要實行通透式管理。三要結合城市擴容和文物古跡修復,興建天星公園、人民廣場、峒河游園親水碼頭、團結廣場、西口綠化廣場、胡家塘游園、獅子庵公園等一批綠化精品工程。在道路綠化方面,一要抓好以人民路為主的綠色長廊工程建設,打造一條精品路;人民路沿線單位要搞好垂直綠化、亮化、和拆墻透綠工作。二要以“新建擴建一條路,綠化美化一條街”為原則,抓好乾州新區主次干道的綠化建設和老城區主次干道的綠化改造工作。對改造后的環城路要分段結合地形適當種植各種花卉和喬灌木。endprint
3.3拓寬投資渠道,加大綠化建設投入
在確保政府建設資金投入的同時,要積極拓展綠化多元化投資渠道,引導有能力的企業和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家投身到綠化建設中。在城市建設計劃中,繼續加大綠化建設資金投入,保證城市綠化建設的需要。城市各類建設項目都應將綠化費用納入投資預算,并按規定建設綠地。對新建工程項目,嚴格執行綠化審批、驗收制度。努力增加財政投資,市財政要更具項目建設進度,每年安排一定資金投入到園林綠化項目中去。另外還要引導和組織機關單位、城市居民、企業、民營業主自主投入。
3.4加強宣傳,提高愛綠護綠意識
一是提升市民素質,因為市民的文明才是一個城市真正的文明;二是加強警示和巡查、處罰力度。市民素質的提高,關鍵在教育引導。城市中的花草樹木,屬于每一位市民,大家沒有理由去傷害。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巡查,加大對毀綠者的處罰力度,甚至追究其法律責任,這樣才能對其他潛在的毀綠行為產生震懾力,有效保護城市綠化。三是加強對義務植樹的宣傳力度,通過推出對城市公共綠地、樹苗的認養等措施,增強全民綠化的意識。
3.5實行科學種綠,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1)積極探索綠化建設的先進技術和適用方法,科學配置植物,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成功做法,建設一批高水平、具有特色的城市綠化工程。綠地建設要上檔次,以生態效應和觀賞性相結合,不但要有一般綠地的生態功能,還應具有一定觀賞性和居民休閑、游玩等綜合性功能。以景觀學、生態學、植物學、經濟學理論為指導,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條件,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構建以喬木為骨架、以木本植物為主體、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以喬灌草藤復層結構為模式的生態效益最大化的彩化體系,同時合理配置廊、橋、亭等園林建筑,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穩定的生態系統和旅游景點。
(2)推廣種植鄉土樹種,開展新品種的研究和培育工作,積極引進能夠適應本地區生長的園林植物。從吉首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優先培育和種植在該市適應性強、體現本地特色的樹、花、草種類。薈萃一部分生態性、觀賞性均好的品種進行繁殖推廣,推廣以喬木為主、灌木為輔、地被植物為底的高、中、低的多重垂直符合型綠化,突出特色,注重實效。
(3)加強園林綠化人才建設,引進激勵機制,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城市園林建設離不開園林專業人才建設,引進城市綠化高層次專業人才,調整現有隊伍的專業和知識結構,以適應新形勢要求,同時著眼于搞好現有干部職工技術培訓和知識更新,提高隊伍素質。
3.6加快綠化苗木基地化產業化建設
加大加快寨陽市樹市花基地建設,是加快吉首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的一條新路徑。在實施綠化工程中,很多苗木都要從外地調入,這不但影響到工程的施工成本,還影響到苗木的生長和成活。湘西地區豐富的鄉土樹種都可作為園林工程用苗,因此,加快籌建寨陽鄉市樹市花苗木基地建設,不但可以為吉首市園林建設提供優質的苗木,又可成為農村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在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苗木基地作為一個生態綠帶,也不失為一個新的綠化途徑。既可以通過苗木基地的建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又可以通過苗木的培育建設生態旅游示范基地,開辦農家樂,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產業化鏈條,減少使用野生鄉土樹種,還可以保護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實現多贏。
參考文獻:
[1] 莫勝文.吉首市園林綠化建設調查報告[R].吉首:吉首市園林綠化管理處,2013.
[2] 陳宜波.關于吉首市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思考[J].湘西黨校,2001(2):17~19.
[3] 張晚發.創建吉首生態園林城市[J].湖南林業,2001(7).
[4] 韓國學.新鄉市園林綠化現狀分析[R].新鄉:新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