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芹+華芳+韓樹育+王小芹
摘要:針對平原地區的公路綠化設計,從整地造勢,樹種搭配、挖掘文化、養護管理等4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旨在為平原地區高速公路兩側的綠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平原;高速公路;整地造勢;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9—0141—02
1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平原地區高速公路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各類高速公路網絡已四通八達、互聯互通,不但大大縮短了城際之間通車的時間和距離,而且成為聯系城際之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高速公路網絡成為了向外展示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平臺,也是體現地方精神風貌和生態文明的重要窗口,本文就如何做好平原地區高速公路兩側的綠化提幾點思考意見,以供參考。
2依據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進行造林整地和抬土造勢
平原地區高速公路兩側常為農田及河塘,沿途地勢較為平坦,為保護高速公路的基礎設施和通車安全,改善沿線的生態環境和景觀效果,常在高速公路兩側建設20~50m不等的寬幅綠化帶。為了給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的立地條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綠化景觀效果,常常需要進行造林前的整地、抬土和造勢,具體包括農田與林帶之間的界溝開挖,開挖的深度和寬度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不低于1m×1m,這樣一方面為排灌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便于林帶管理。同時也包括林帶的抬土造勢,抬土的目的是使林帶的地勢高于農田,防止積水受漬。造勢的目的是改造地形,增加美感,一般有平地型、斜坡型、魚脊型、波浪型等。在收費站出入口等重要節點,結合取土坑塘、自然土丘及河流等地形地貌,進一步提高整地的質量和視覺效果,做到錯落有致,起伏有形,以增加美感和視覺沖擊力。
3遵循適地適樹原則,科學設計和合理搭配綠化樹種
在林帶抬土、整地、造勢等基礎性工作完成后,根據具體地形地貌特征,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進行科學規劃和樹種選擇,在規劃上做到“點、線、面結合,高、中、低兼顧,紅、黃、綠搭配”。在樹種選擇上做到“喬灌花草結合,落葉與常綠結合,鄉土樹種與外來樹種結合,平面綠化與垂直綠化結合”。筆者根據蘇中平原地區的氣候地理條件,梳理出高速公路兩側常用的綠化樹種。
3.1上層喬木
常綠:香樟、廣玉蘭、雪松;落葉:欒樹、重陽木、無患子、七葉樹、喜樹、合歡、水(池)杉、懸鈴木、馬褂木、青桐等外來樹種;銀杏、香椿、臭椿、榆樹、櫸樹、樸樹、苦楝、烏桕、垂柳等鄉土樹種。
3.2中層喬木
常綠:女貞、石楠樹、枇杷、棕櫚、桂花、山茶花、桔子樹、法青、夾竹桃、塔柏、羅漢松、黑松。
落葉:紅(紫)葉李、紫薇、櫻花、垂絲海棠、紫荊、木槿、碏梅、梅花、紅楓、雞爪槭、白(紫)玉蘭、花石榴、龍爪槐。
球類:紅葉石楠球、紅花繼木球、金森女貞球、龜甲冬青球、茶梅球、海桐球、黃楊球、火棘球、龍柏球。
竹類:剛竹、淡竹、紫竹、慈孝竹
3.3下層地被植物
色塊:紅葉石楠、紅花繼木、紅天竹、金邊黃楊、金森女貞、灑金珊瑚、八角金盤、海桐、龜甲冬青、茶梅、毛鵑、月季等。
草坪:麥冬、高(矮)羊茅、百慕大、黑麥草、馬尼拉、三葉草、紅花酢漿草等。
3.4水生植物
荷花、碗蓮、睡蓮、菖蒲、梭魚草、再力花等。
4挖掘地方人文特色,提升綠化品味和綠色文化底蘊
高速公路穿越城市鄉村、連接古村名鎮,沿線的人文歷史、鄉風民俗、風土人情各具特色,豐富多彩。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挖掘沿途各地的歷史人文資源,把歷史文化融入高速公路兩側的景觀綠化中去,落實到具體的節點綠化和綠化小品中,以此來充分體現地方特色、豐富歷史文化內涵、放大綠色文化效應。在融入歷史人文景觀的同時,也要充分體現和表達現代城市的形象、精神、風貌、生態、楷模等諸方面的文明元素,建設有深度文化底蘊、有鮮明形象特征、充滿地方特有魅力的高標準綠色通道,使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和城鄉建設交相輝映、和諧統一。
5實行專業化施工管理,提高養護水平和綠化效果
由于高速公路兩側寬幅林帶綠化的面廣、量大、標準要求高,所以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其兩側的造林整地、綠化施工及栽后養護均要按照市場化運作,實行公開招投標,由具有相關資質的綠化公司進行專業化施工和養護,并由綠化專業監理公司對綠化施工的整地標準、苗木規格、栽植質量、栽后管護及綠化效果等進行全程跟蹤監理,一經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建立和完善綠化工程施工日志和監理檔案,并以此作為綠化工程款的支付憑證和依據。在綠化工程施工責任期滿后,再由綠化出資方或林木所有方,按照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實行招標養護,并簽定相關管護合同,明確管護責任,細化管護標準要求,實施科學養護,確保綠化效果。理檔案資料的管理,管理的目標在于確保建立監理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以及精確性。其次,需要遵循責任終身制的基本原則。園林工程建設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建立業務檔案質量水平的影響。在園林工程監理檔案管理中,需要通過落實責任終身制的方式,確保檔案管理的責任可追,源頭可溯。最后,園林建立檔案應當伴隨著園林工程的開展而同步累積,在建立監理工作人員完整現場簽證、工程驗收等環節工作過程當中,同步形成對應的檔案資料,并及時進行歸集與管理。
4把握組卷過程中的基本要求
在園林工程開展過程當中,組卷作業應當遵循監理檔案自然形成的規律以及成套性的基本特點,確保所形成的卷章內文件連接關系的緊密,提高組卷的合理性,真實的反應園林工程建設的全面情況。在此過程當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特別的關注。首先,對于文字類的監理材料而言,組卷過程當中成冊案卷的厚度不應當超過30.0mm,以便保存與查閱;其次,圍繞同一事項所產生的來往文件應當集中組卷,相互之間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再次,對于管理屬性的監理文件而言,應當遵循的排列順序流程為(由前至后):復函資料→函件或主件資料→附件資料;最后,組卷后所形成的案卷題目作為查詢監理檔案的最主要依據,在表示形式上有一定的原則可循。其中,對于管理型的文件而言,組卷后的題目表示形式應當為:工程名稱+園林工程建設項目名稱+行文主體名稱(責任主體)+卷內問卷關鍵詞(或主要問題)+卷內文件基本文種(包括通知、函件等在內);對于技術型的文件而言,組卷后的題目表示形式應當為:工程名稱+園林工程建設項目名稱+分部工程名稱+結構(或關鍵詞)+文件名稱。endprint
5監理檔案資料管理要點分析
園林工程開展過程當中,監理檔案涉及面相當廣,內容構成復雜,時間長,且工作量大。為了能夠確保所編制的園林工程建立檔案資料滿足達標性以及精煉性的基本要求,就需要把握工作中的難點與重點。筆者認為,園林工程監理檔案管理中的主要工作環節包括6個方面:其一為收集環節,其二為鑒別環節,其三為整理環節,其四為保管環節,其五為統計環節,其六為利用環節。特別是對于收集環節而言,作為生成監理檔案的最基本環節,建議通過表格的格式對園林工程監理工作的開展內容進行全面統計,主要內容包括:監理例會;施工組織設計;意見監理;施工進度計劃審核;圖紙審核;監理通知;原材料審核;構配件審核;分包單位審定;不合格項處置;見證取樣監理;設計變更簽認;旁站監理等。
在以上環節管理作業開展中,有幾個重要的記錄與資料的管理需要引起重視:其一是圖紙會審記錄相關資料,在歸納圖紙問題,詳細記錄會審意見,并由建設方、監理方、設計方、以及施工方綜合簽字以后,由施工單位整理、匯總,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各保存一份。同時,圖紙會審記錄應根據專業(園林建筑、綠化種植、園林給排水、園林用電等匯總)整理;其二是設計變更通知相關資料,在對專業名稱、變更內容、圖號、序號進行歸納后,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各保存一份。同時,涉及圖紙修改的,必須注明應修改圖紙的圖號;其三是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報驗相關資料。資料中需要集中匯總包括質量控制、預檢工程檢查、質量檢驗評定、隱蔽工程檢查在內的相關記錄資料與文件,監理單位保存一份,如原屬不合格的,分項、分部工程報驗應填寫《不合格項處置記錄》,分部工程應由總監理工程師簽字,之后匯總歸檔。
6結語
在園林工程建設作業的開展過程當中,將各種類型的工程信息資料以及歷史記錄數據集中起來,形成園林工程的檔案資料。根據反應對象的不同,工程檔案資料可以劃分為:物資資料、驗收資料、建設資料、以及監理資料等多個方面。各類型檔案資料在園林工程開展中所發揮的重要意義有所不同,但都會對園林工程的建設,乃至后期投入使用中的質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為進一步提高園林工程監理工作的質量,本文從監理檔案的角度入手,詳細分析了在園林工程監理檔案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與工作要點,希望能夠引起各方關注。
參考文獻:
[1] 趙輝.談如何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檔案管理工作[J].黑龍江檔案,2012(3):83~83.
[2] 龐春梅.淺析園林綠化檔案服務好城市可持續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8).
[3] 陳鴻.淺談城市道路綠化植物檔案的開發與利用——以佳木斯市為例[J].黑龍江檔案,2011(4):53~53.
[4] 許蓮蓮.園林綠化檔案在城市建設中深化作用的路徑探索——以浙江省慈溪市為例[J].中華民居,2011(7):394~395.
[5] 徐曉芳.淺析園林施工企業檔案管理信息化開發與利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4).
[6] 張少芳.淺談檔案管理在園林建設企業的作用及管理策略[J].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10(7):2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