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倩倩
學校組織開展“數學計算比賽”,于是我就先在班里試著組織了同樣的比賽,試卷發下去不一會兒,學生就做完了。我把試卷收上來后,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把試卷拿過來翻看了一遍,哪種類型的題目學生掌握得比較好,哪種類型的題目錯得多,我心中已經有數了,這樣做為的是后面的針對性練習。因為最后一題是這張試卷中最難的題目,所以我非常注意看這一題,結果發現只有三位同學做對了。因為當時有其他課,我就讓班長帶幾個成績好的而且做事認真的學生批改這份試卷,同時想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鍛煉他們的能力,考驗他們的意志。在他們改完后,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最后一題竟然有四位同學做對了,難道我當時沒注意?看錯了?我當時真的是非常認真地看了這一題的呀。我想:不行,得查個究竟。我又一次翻查了這份試卷,發現班長試卷的最后一題有涂改現象(答案上有用紅筆涂改現象,小學生是不應該用紅筆答題的呀,而且用紅筆涂改得非常不清楚,從顏色上看,是剛涂改不久的。),而做對的其他三位學生的試卷上都很干凈,沒有任何涂改現象,我突然懷疑班長的試卷有問題,我想:難道是班長自己做的手腳,還是別人搞的鬼呢?他平時不是這樣的呀,做事情都非常認真、踏實的,老師都很喜歡他,我覺得這不是小事,但我又不能隨便冤枉人呀。如果真的是他的話,我得立即開始教育他、幫助他,我擔心會影響到他的以后,何況學生身上如果真的出現撒謊等不良行為也是有原因的,也是可以改正的。我不想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說謊的壞習慣,于是我著手調查起這件事來。
我先把班長叫來,裝作什么事都沒發生的樣子,問:“你覺得這次考得怎么樣?有什么想說的嗎?”他只是搖了搖頭,卻沒做聲。我又想:他沒什么異常反應,也許我的懷疑是多余的,我沒說什么,就讓他走了。
接著我把改試卷的其他同學分別叫來,一個一個單獨地問了一遍,他們都說沒有改到班長的試卷,還證明班長確實是改了自己的試卷的,這讓我心里有了底。
于是我又一次把班長叫來,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正因為老師相信你,才讓你當一班之長,才讓你改這份試卷的,你不要讓老師失望。老師是非常相信你的,你懂嗎?”這時我發現他的神情有些不自然,接著說:“你記得你改試卷時的情景嗎?你改了誰的試卷?(我發現他有些慌張)改到自己的試卷了嗎?”他愣了一會兒,說:“我我我沒沒沒有改到?!保ㄋf話的時候結結巴巴的。)老師現在想和你聊聊天,好嗎?(他的手不自然地亂摸起衣角來,臉色越來越不好看。)老師曾經看過一本書,名字叫《你不必完美》,文中這樣寫道:我們當然應該努力做得最好,但人無法要求完美的,我們面對的情況如此復雜,以致無人始終都不出錯,也許正是失去,才使我們完整。它告訴我們人出錯總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只要你敢于承認錯誤、改正錯誤,那就是完美的。你明白這一段話的意思嗎?”我話音未落,他突然哭了起來說:“老師我錯了,我用紅筆把錯的答案涂了又涂,我是想讓你看不到我錯的答案。”
“你錯了就錯了,為什么這樣做呢?”
“我想考一百分,因為100分比98分多?!贝藭r,他的眼淚止不住直往下流(因為此題一空2分,他就錯了一空。)。
“你認為這樣做,對嗎?”
“不對,老師我就想當班長,我想每次都得100分……”
多么單純的想法??!多么有進取心?。 熬拖氘敯嚅L”、“每次都得100分”,這是多么簡單的話呀!其中包含著那么多的話語……
本來我非常生氣,但看著他后悔的樣子,心想:孩子還小,他們還不懂事呀!對于偶爾的過失,我們不需要過于深究。相反,風細雨般地教導幫助他們,是對他們自尊的維護,而且親切的表情是學生建立并保持“心靈接觸”的前提條件,是促進學生情感世界的“通行證”。小學生說謊的效率和性質不同分為三種:偶爾撒謊、有意撒謊和惡意撒謊。他只屬于第一種,要讓他知道:班長不是純粹憑成績的好壞得來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道德品質,這是用一萬個100分也換不回來的。所以只需要向他說明誠實的重要性和撒謊的危害就差不多了。他會自覺地改正自己的行為,我相信他。這件事情發生過后,我發現他變了:不僅成績更好了,在班級中的表現也更出色了。積極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幫助同學打掃衛生……看著他那依舊純真可愛往日的笑臉,我很欣慰,也很高興,我也想了很多很多……
誠實是人的基本人格,失去了誠信便失去人的脊梁,無法立足于這個社會。我們的學生遲早會長大成人,走向社會,分數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讓孩子具有誠實的品質,關乎祖國的未來,老師、家長的期待,所以我們在教學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教育學生如何做一個誠實的、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