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地理教師必須借助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實際經驗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一、借助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
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初中階段學生已有的社會實際經驗出發,組織、開展具體地理知識的教學與講解。
例如,交通是制約一個地區能否成為大規模商品農業區域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這一點,我向他們列舉了“可以在短時間內吃到很多來自外地甚至是外國進口的蔬菜瓜果”這一常見生活現象;為了使學生對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方向形成足夠深刻的認識與記憶,我則向他們列舉了“日月星辰東升西落”“晝夜交替”等常見現象……這些現象都是學生現實生活中廣泛接觸的事物,借助它們,就可以幫助實現對于抽象地理知識點的更好認識與理解,有利于輕松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
二、密切聯系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焦點、熱點
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借助期刊、電視網絡等工具,既與地理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同時又將學生普遍感興趣的社會熱點、焦點話題巧妙融入地理教學活動之中。
如,教學“中國水資源的分布狀況”時,我利用多媒體教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視頻記錄短片;講解“中國區域經濟差異”時,我向學生列舉了展示沿海發達城市地區同西北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現狀、人民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等的幻燈片……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地理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而且還切實縮短了所學地理內容同學生現實社會生活的距離,真正起到了一舉多得的良好效果,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
總之,初中地理教師必須對“生活化教學”這一理念予以高度的肯定與重視,并將其靈活運用到自身的日常教學實踐中,這是切實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簡介:卓慶雄,男,出生年月:1971年9月,本科,就職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黎塘鎮第三初級中學,研究方向:
地理教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