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為了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師就要從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的高效思維和學科素養等方面下手。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構建初中高效課堂的必經之路
1.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創語文課堂有趣的問題情境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基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地提出趣味性的問題,引發學生在課堂中探索求知的欲望,有效的提問能夠拉開課堂對話,將學生帶入教學內容中。同時教師要注意問題必須有一定的開放性、深刻性和層次性,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表現出足夠的積極性,從而為老師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2.創造合作進取的學習氛圍
學生永遠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在很大程度
上取決于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據調查顯示,在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很好,效率很高,這樣間接地帶動了高效課堂的形成。其實在高效課堂的建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進取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學生在獨自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課堂開始的預習到課堂中的相互討論,直至最后課堂教學反思的結束,學生都在合作學習。這不僅彌補了學生在某些知識方面的不足,提升了學習的效果,而且營造了一個充滿團結互作的團體,為高效課堂的建立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障
1.找準課堂教學內容的切入點
語文是一門知識復雜而繁多的課程,它的內容涉及字音、字
形、文章的結構設計等。在短期內,學生不可能將語文學懂、學通、學精,做到面面俱全。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務必要抓住、找準教學的重點內容,突出關鍵點,這樣才能使學生走入語文課堂,更快融入課堂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語文課堂教學
效率。
2.語文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任何形式的教學都是以強化學生創新為手段,以提高實踐動
手能力為目的。教師在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中,要注意訓練的方
式,做題訓練不在多而在于精。不管題量有多大,要看做題的效果和學生最后的實踐能力。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就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以一味的講解為主,而是將課堂注意力轉移到學生身上,代之以模擬訓練和實踐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除了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雜問外,還要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為了能讓訓練的結果更有效果,教師還應該推陳出新,精于設計,采取靜講巧問的方式,讓學生逐漸形成自我鍛煉的意識。
三、高效課堂還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思維方式
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就是促進學生學得更快、更好。而高效課堂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怎么學、學什么,在學習輔導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出學生敏捷、獨特的思維和科學的內涵。
1.觸類旁通,誘導性指點學習
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直接給他們詳細講
解,說出問題的答案,而是給他們一點點提示和引導,對知識進行一個簡單的觸類旁通,讓學生懂得從一個知識點進入另外一個知識點。旁敲側推,以一種誘導性的方式指點學生的難題,讓他們在這種良好的教學氛圍中逐漸學會自己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結合科學的解題技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他們不再用傳統和笨拙的方法苦學解題。
2.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技巧,他們在以后就算是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也不會犯愁了,因為他們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技巧,一手在握,萬題解散。因此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進行有效指導,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才有可能進步,高效的課堂也才有可能建立。
在新課標的改革下,語文要想走向一個新的階段,首先必須建立一個高效的課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逐漸提高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讓語文高效課堂真正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解決諸多難題。
參考文獻:
劉純赟.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1(49).
作者簡介:孫宏,男,1968年7月出生,大專,就職于四川省江安縣第一初級中學校,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