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詞匯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詞匯、語音、語法、功能和話題)五方面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構成語言的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基本建筑材料,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直接體現和關鍵因素。對英語詞匯教學中如何選擇和運用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學習和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把握詞匯的特征
我們現今的英語課本里,通常在每篇課文或者單元后編有單詞表,根據課本提供的教學要
求,有“三會”還是“四會”,理解還是活用,因此我們要靈活選擇和使用詞匯教學技巧,首先我們要掌握詞匯的特征。詞匯學知識有四類的劃分,第一類是單詞,包含有詞組、短語、組合。第二類是搭配,即在自然語篇中高頻出現的單詞詞組。第三類是固定表達,具有特殊地位的慣用語,以口語為主的詞匯。第四類是大量的固定表達語,高頻使用的詞塊或典型的句型開頭或構架。注意引導學生關注這四類特征,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
意識。
二、把握好難易度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基礎水平各不相同,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通過對比分析和觀察,把握好難易度,才能有適當的方法引導學生。像我們鄉村學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總體來說是較差的,因此,在備課時要把學習目標、難度降低,學生才能在課上有所收獲,否則,對于難懂、不理解的內容會越來越反感。
三、設計訓練活動
教師所有的教學過程都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達到運用和掌握詞匯,這就離不開教師設計的練習活動,教師如何設計練習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效果。例如,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試驗科教書《英語》(必修2,第12頁)就出現了三種類型的詞匯練習,第一題是猜測詞義,第二題是強調同義句,第三題是結合上下文使用。教師在教授新單詞時,首先提供真實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接觸含有真實語境的大量語言材料。其次,根據該詞匯的頻率、實用性引導學生辨認出語言材料中的詞組、搭
配、固定表達等。然后再把詞匯、語音和語法一塊練習。最后讓學生運用詞匯,掌握該詞匯。因此,圍繞這一教學過程所設計的訓練活動,學生應是由理解到觀察、思考練習再到運用。
綜上所述,我覺得詞匯的教學策略、手段、態度和思維與學生詞匯的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詞匯量的大小是聽、說、讀、寫這四方面語言技能的決定性因素,更多的是依賴于教師怎么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詞匯過程中有高的學習效率。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教學理念,積極大膽地借鑒與嘗試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與激活英語詞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詞匯學習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真正實現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朱曉燕.中國英語教師自主發展叢書: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英語課堂教學策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謝曉婷,女,1987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廣東省紫金縣琴江中學,研究方向:詞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