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改革,而新一輪的教學課程的改革無疑是對老師本身素養的考驗。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對初中物理教學實踐做出一些總結。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物理;教學實踐
一、避免思維定式,變革教學觀念
教師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是改革新課程的基本要求。旨在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及整合能力、實踐創新能力、交流協作能力等,對于初中生的物理教學應當注重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包括科學態度、合作探究能力等,而不是只為了應試。因此,通過實踐,我對物理教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理解基本的物理知識,并引導大家運用所學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解釋。
2.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物理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保持學習的興趣并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對待科學的品質。
二、更改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的應試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學習興趣和感情的投入等,以至于很多學生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失去學習的熱情,直接影響到成績,進而喪失信心。除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還應重視以下幾點:
1.結合實驗,提高物理學習的興趣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不可或缺的,教師除了演示課內的實驗之外,還應多挖掘一些新奇的實驗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我們引申出這堂課所要學的知識。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就足以引發學生對此堂課的興趣,事半功倍。
2.創設學習情境
在課堂中,應當利用具有針對性的活動,讓學生在預設的情境中根據所提供的資料,經過有創造性、自主的實踐性參與、自主探究等發展整體素質。想要讓學生沿著老師設計的目標深入就需要創設良好的物理情境。一個好的學習情境會給
學生帶來一種驚奇,從而產生“刨根問底”的沖動,積極主動地跟著老師的方向深入,因此,老師在授課時可以先預設一個懸念,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熱情,主動探究,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會有成就感。
3.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需要結合探究性實驗,有助于學生充分行使自主權。在實驗中,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好奇—探究”的模式學會提出問題以提升探究的能力。之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還可以鼓勵學生們自發地組成實驗探究小組,針對某一較難的物理知識認真設計出一種探究方案,一起動手做實驗,并且做好總結報告,最后各小組之間交換意見。
4.重視各學科間的聯系
學習物理不應只是單純地學習物理知識,還需要結合生物、化學等知識,注重學科之間知識的相互滲透,可適當做一些綜合類的題型,以加強學生解決學科綜合類題型的能力。
5.單一的評價模式轉變為多元化
以人為本是目前主要的評價理念,老師傳統的理念應當順應新課標而得到更新以及升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其教學行為,從而影響到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評價、布置課后作業的形式等。為了促進個體和諧的發展,更多地重視人的價值和主觀能動性,促進個體自身價值的實現。因此,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時應持多元化的態度。
面對新課標的改革,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各司其職,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摸索、探究,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陳先云.新課程的四種理念對語文教學的影響[J].小學教學研究,2011(01).
作者簡介:楊明干,男,1973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湖南省武岡市朱溪中學,研究方向:中學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