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利
摘要:在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長期實踐中,筆者親身體驗到在授課時讓學生口述課文對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口語能力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從口述課文的作用、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探討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述;作用;方法;問題
1. 引言
課堂教學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參與交流、討論的重要平臺。大學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整個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有具足輕重的地位。大學英語教材中的主要信息載體是篇章,而篇章的處理就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中心任務,所占課時占總課時的一半以上。因此,篇章處理的方法直接影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廣大大學英語教師在這方面做了大量打工作和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為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筆者在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篇章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英語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尤其是在口述篇章方面做了大量的嘗試和研究。下面就口述的作用、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等談談個人的體會和心得。
一、口述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如果學生能用自己的思想、用比較連貫的語言將篇章內容講述出來,那他們無疑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更大的信心。而學習者對傾聽同伴的口述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這樣,整個班級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
2. 有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
為了進行高質量的口述,學生需提前構思、加工原始材料,這就要求他們用英語思考。而思考的媒介就是英語,那么他們就要運用相關英語知識,如:詞匯、短語、句型等。這樣,既能豐富他們的知識,又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自學能力、記憶能力。
3. 提供操練口語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閱讀理解篇章是語言輸入的過程,這只是學習語言的初級階段,而將已經理解、消化的篇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才算完成了語言的輸出,這也是學習語言的高級階段。而口述是用口語而非書面的形式輸出語言,對學習者來說,這是一個復雜的、極具挑戰性的任務。這一任務為學生培養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口語能力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和平臺。在口述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在英語語音、語調、語言組織甚至語法等方面的問題會暴露無遺,而老師、同學會及時幫組他們改正這些錯誤。那么,堅持不懈進行口述訓練就會達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二、口述的方法
1. 口述故事梗概
這一方法的實質就是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when)、地點(where)、原因(why)、人物(characters)、結果(end)等將篇章講述出來。也就是講述文章的中心思想(central meaning)或輪廓(outline)。適應于這一方法的主要是故事或記述性的文章。學生必須在理解篇章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按照故事發生的順序及人物出現的先后講出故事的梗概。這一口述方法對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任務,在課堂上讓英語基礎相對比較好學生復述。當然,該方法的彈性也較大,自由度也較強,事件的敘述可繁可簡,可長可短。
2. 用關鍵詞口述
這一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授課教師按事件發生的經過在黑板上寫出關鍵詞匯和短語,學生按教師所列出的關鍵詞匯對篇章內容進行敘述。這一方法對教師提出較高要求。教師必須緊緊抓住事件的核心,找出與核心內容有密切關系的關鍵詞匯。這一口述方法適合英語基礎比較查的學生。通過利用關鍵詞敘述可以大大增強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這一方法可以給學生足夠的機會運用本章節所學的關鍵詞匯,對于擴展詞匯、促進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產生積極作用。這一方法的適應性最強,適合各個類型的篇章。
3. 通過表演口述
教師可以按照故事中人物的多少,事件的復雜程度等因素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指定一名責任心強而且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為負責人,讓其組織該組的活動、安排任務、劃分角色等。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首先采用自愿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方式表演。在這些小組的帶動下,其他學生當然會躍躍欲試以展示自已。這一方法的好處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氣氛。學生通過扮演角色,用表演的形式講述故事,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練就了膽量,還對學習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但是不善言談的學生及英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這是一項極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三、口述中應注意的問題
1.及時、合理引導
對于任何層次的學生來說,口述都是一項極具創造性和挑戰性的工作。口述是語言的輸出過程,是建立在語言輸入基礎之上的任務。這就要求學生首先對篇章的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而在口述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錯誤,會面臨諸多困難。這個時候老師就必須對學生加以及時的引導和幫助。如:由于對文章
的理解不夠透徹或不夠熟悉,學生在敘述時可能會遺漏掉個別關鍵的事件或情節,這就需要老師及時補充或提示。由于語言功底的原因,學生在敘述篇章時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也需要老師加以糾正。這樣,通過教師及時、合理的引導,學生就會比較順利地完成口述任務。
2.教師充當配角
正如上面所講,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口述加以引導、幫助,但這絕不是說教師替學生完成口述任務。口述的主角是學生,而不是教師。當然,對于難度比較大的篇章,教師首先需要對部分關鍵的、復雜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講解或組織討論,以幫助學生正確、全面理解篇章內容。在完成這一任務后,在學生進行口述時教師就要退居幕后,由主角變配角,讓學生自由發揮,切不可越俎代庖。不然就會失去口述的意義和作用。
3.根據不同類型篇章確定不同口述方式
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篇章適用于不同的口述方式。比如:故事性較強的篇章更適合表演的方式,而其它類型的篇章,比如議論文,說明文就不能用這一方式。所以,教師必須對不同題材的篇章加以區分,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胡亂分配任務。這樣就不至于給學生帶來過大的負擔和壓力,可以為學生完成口述任務創造條件。
4. 給予學生鼓勵和鞭策
由于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大相徑庭,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口述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對部分學生來說,是一項很難完成的工作。他們完成口述任務的質量也就千差萬別,個別學生甚至不敢做這一工作。這就要求教師不管學生口述任務完成的質量如何,都要對他們加以鼓勵、表揚。對沒有勇氣進行口述的學生,教師就要了解他們的困難,給他們布置相對比較容易的任務,或者指定某一位同學或數位同學在課后對他們給予幫助,已達到完成口述任務,并逐漸提高口語能力的目的。對于這部分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些許的進步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迎頭趕上,超越自己,超越自我,共同提高。
四、結語
實踐證明,口述是語言教學中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自信心,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等都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口述方法多種多樣,不一而足,本文所討論的方法只是眾多方法中的幾個而已,也不一定適合各類學生。本文對有些問題的探討可能顯得比較粗淺和單薄。歡迎廣大語言教學工作者批評指正。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并發現新的、適合學生的口述方法,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