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創新教育。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探索進行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將創新的教材、創新的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將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實。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教學
勞厄曾指出:“我覺得讀書最高的境界是,你們畢業離校時把老師教的知識全部忘光,剩下的才是真正成果。”這個成果就是知識之外的創新的能力,是綜合素質。所以,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探索進行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
一、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創新意識
由于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的繼承與創新過程,這就要求教學過程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如果沒有個性心理的健康和諧發展作為基礎,學生的知識量變是不可能自然引起創新能力的質變。因此,教師應通過課堂教學,適當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注重的不是解題過程,公式運用,而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關鍵是“授之以漁”,培養學生對知識創新的興趣。
二、改變教學形式,培養創新意識
取舍有度,有所教有所不教,注重啟發式教學,問題該誰解決,就由誰解決,發散的是思維,聚焦的是能力。因此,應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1.營造“心理自由”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敢想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視學生為學習活動主體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教給學生如何“學”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能力,引導啟發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發現中學會“發現”。數學課堂教學必須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自由、充滿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圍,使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形成多元交流的統一體,互相作用、互相影響。
2.創設打破“常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敢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學生創新學習的一種表現。心理學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了這種反射,思維便應運而生。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發問,從而使課堂出現觀點的交鋒、智慧的碰撞,進而成為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的動力源泉。
3.創設“質疑”的課堂空間,使學生敢說
數學教學也應重視學生“說”的訓練,針對某一問題要允許學生有爭論,允許他們講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教師要置學生于主體地位,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視研究性學習,提高創新能力
教師要以研究的態度對待研究性學習,而不是僅僅強化訓練學生的技能。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獨立或參與一個問題的探索活動,讓學生在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創新的樂趣,增強創新的個人價值。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用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加以解釋或解決,它是培養創新思維的載體。
總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在創新性的課堂教學中,必須牢固地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體觀,以學生能力發展為重點的教育質量觀,以完善學生人格為目標的教育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鐘啟泉,崔允漷.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江西教育,2004(22).
作者簡介:江軍方,男,1972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湖北孝感一中,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育和專業課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