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是我國通用的語言,作為民族寄宿制學校的語文老師,培養藏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情感、品德、心理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還可以為他們將來的認識世界、服務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藏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
藏語是藏族人民的通用語言,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于用藏語交流,因而他們缺乏漢語言基礎,不具備較強的語文理解能力,語文學習面臨的困難比較大。而漢語是我國的通用語,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通過漢語才能實現無障礙交流,因而漢語言的學習對于藏族的學生來說意義重大。那么,作為教授藏族學生的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自主運用漢語的能力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一、把課堂留給學生,讓他們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自主學習就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再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并且能夠在不用教師督促的情況下,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老師對學生加以引導,并為他們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一步步轉化為學生自身的習慣。而且要把課堂留給學生,讓課堂變成學生的課堂,教師需多給學生思考和發言的機會,讓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比如,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就會問學生:“作者給我們講述了他的童年趣事,那在你們的印象中,童年中的哪些游戲讓你們回味無窮呢?”從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他們在自由的交流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對于他們的語文學習尤為重要。
二、在合作學習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性
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豐富語文課堂形式,同時為他們用漢語言交流和溝通創造了一個具體的情景,能夠提高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逐漸形成學習的自主性。朗讀課文是學習語文的很好的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我習慣用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進行教學。分好組后,學生自行分配朗讀任務,自己制定朗讀計劃和匯報表演方案,能夠極大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主性。
三、用教師的關懷來對學生進行鼓勵
語文學習對于藏族的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這就需要教師時常鼓勵學生要不氣不餒。我在教學中深刻地感受到,只要教師多用心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多給予他們一些人文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就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
總之,漢語教學對藏族學生的自身發展和漢族與藏族人民的交流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作為教授藏族學生的語文老師,更要切實承擔起教育責任,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興趣和樂趣中進行自主的語文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開闊視野,體會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魅力。
參考文獻:
黃俊霞.淺析自主學習策略與教育引導[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6(06).
作者簡介:馬學梅,女,1987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青海三江源民族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研究。
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