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關注本質的東西,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實踐認識等等都關系著課堂的有效性。廣大教師應該關注語文知識、方法、技能,以本體性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并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目標;過程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關注本質的東西,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實踐認識等等都關系著課堂的有效性。教學目標成為開始教學的方向,決定著教學的有效是否。我們教師不能僅僅像以前一樣只關注語文的思想內容,僅僅圍繞語文知識開展教學,我們應該關注語文知識、方法、技能,以本體性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并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下面就結合教學中的一些經驗,談談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一、注重教學目標的設計
我們在教學伊始,首先要明確的是這堂課應該教什么,教學的具體目標是什么。所以首先要搞好的就是教學目標的設置,我們不能僅僅以語文知識的傳授為出發點和目標,這樣的課堂是膚淺的。應該利用課文引導學生認識課文中過渡句的作用,體會如何評價課文中的人物,模仿課文中通過動作和語言描寫人物的方法寫話。
例如,在學習“夸父追日”的課文時,通過引導學生讀、說、想象,理解神話的神奇,感悟神話的神奇,并延伸這種神奇,把神話的神奇充分展現出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對神話的喜愛之情。通過品味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在想象與語言訓練中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當然,并非說語文知識就不重要,語文知識同樣是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展和學習習慣形成的最佳期,因此無論是低年級還是中高年級,都應該將字詞教學作為教學的基本內容。課文中哪些字容易讀錯寫錯,哪些詞義需要深入理解,哪些詞語需要積累等等,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該用心鉆研,精心設計,這樣才能使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二、做好預習環節
預習是開啟新課的前奏曲,預習的好壞關系著新課的順利進行。隨著學生的練習、教師的指導,小學生會逐步熟悉預習的方法。像生字新詞的認讀、讀書感受的批注,完全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
三、注重教學過程
在關注了教學的目標后,還要看如何實現目標。教學過程無疑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決定因子。教學過程不僅要內容翔實,采用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方法,還要重視理解,注重方法的傳授。
例如,教學“澠池會”這個故事時,引導學生對藺相如這個人物作出評價,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引發認知沖突,然后讓學生自己寫好批注,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這樣開展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藺相如這個人物的內心思想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如何有根有據地對人物發表自己的觀點。
四、重視語文課堂的實踐
以往教學一直認為語文課堂不過是學習知識的課堂,注重實踐的教學都是一些技術性的課程。其實,這是錯誤的,小學語文教學同樣是需要實踐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知識不是教師單向傳遞的,而必須由學生自我建構。就如課程標準指出的那樣: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
1.實踐體會,學會方法
比如,體會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這些人物描寫的方法語文教師經常在教,但學生作文時往往還是不會具體地描寫人物。問題出在哪里?就是因為語文課上教師追求的是“教過”,是學生的理解,而不是學生的“學會”。學生如何才能學會?必須按照“認識—實踐”的流程開展教學。
例如,在描述地方風景和風俗的作文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通過閱讀范例課文了解具體的描述方法,看看學生理解了多少,如果有條件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風景區參觀,并讓學生借鑒范文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在參觀中或者參觀后仿寫。給學生獨立運用方法進行寫作的實踐機會,并且結合學生習作中的問題進行細致指導,這樣才有可能讓更多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的描寫的方法。
2.讀思結合,學習過程有效性高
教師注意突出學生讀與思的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讀
中感悟,讀有所思,讀有所得。比如,在提出中心問題后即讓學生自讀自悟,揣摩體會有關語句,寫批注,互動研讀、合作感悟。感悟方式靈活多樣,學習過程扎實、有效。
從學生的角度看,教學有效性不僅指教學課堂的有效,更注重的是學生的獲得和感悟。整個課堂也是只完成了一個問題,也許只教會了學生什么是愛國,這堂課都是有效的。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能實現教學相長,既傳授了知識,又讓學生獲得了發展,這樣的語文課堂一定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謝君鳳.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青年與社會,2014(13).
[2]蔣國琴.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分析與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9).
作者簡介:程海霞,女,1981年10月出生,就職學校: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南家村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