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等
摘要:目前,蘋果產業已經成為山西省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山西蘋果產業的發展有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也有其制約因素。本文分析了山西蘋果產業發展的現狀,總結了產業發展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面對機遇和挑戰,提出山西蘋果做強做大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蘋果;產業;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 F326.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11
蘋果種植業作為我國拉動北方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在推進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山西省蘋果產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較完善的產業體系,蘋果產業已經成為山西省的重要支柱產業,是全省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山西蘋果產業的發展有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也有其自身發展的不足。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山西蘋果產業要想做強做大,就必須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優勢,努力實現果品生產綠色化、產業化、現代化,打造全國最大最強的綠色果品基地,將“山西蘋果”做成馳名中外的品牌產品。
1 促進山西省蘋果產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1 生產條件優越
山西省具備發展蘋果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大陸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資源十分豐富,晝夜溫差大,積溫有效性很高,平均溫度日較差為9℃~16℃,無霜期為110~238天,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介于400~600毫米,其中6、7、8三個月的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65%。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東部,土層較厚,土壤結構好,土層深厚,土壤中有利于果樹生長的極高含鉀量,可滿足果樹對水、氣、熱的要求,利于果樹生長發育。
1.2 果農素質較高
山西省蘋果種植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引種栽培經驗豐富,基礎良好,近些年,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視蘋果的生產技術,運用多種渠道和途徑對果農進行培訓、指導,農業專家定期到蘋果產區調查、走訪,指導果農生產,果農素質較高。
2 制約山西省蘋果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2.1 品種結構不合理
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山西主栽的品種有:富士、嘎啦、丹霞、新紅星、秦冠等。其中富士系蘋果種植面積達到18.6萬公頃,嘎啦系蘋果種植面積為6.82萬公頃,華冠蘋果面積為1.2萬公頃,其他品種面積為8.5萬公頃。[1]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晚熟的富士其產量和種植面積都占到了山西省蘋果總量的絕大部分。由此可知,山西蘋果產業主要有兩大問題:一是品種相對單一;二是品種比例失調。
2.2 蘋果的優果率低
山西蘋果無論從口感還是色澤方面,與其他省份甚至國外的果品相比,都可以稱為上乘的果品,但是由于沒有一個健全的質量監測體系來正確指引,導致果品采收后期工作不完善,使得山西省蘋果的優質果率、外觀及包裝質量上與國際的高檔優質果還存在較大差距。
2.3 貯藏加工能力不足
目前山西現有的冷(氣)調庫總的貯藏能力可以達到幾百萬噸,但是對于日益增長的消費市場來說,貯藏蘋果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2]。另外,可適用于加工的蘋果品種單一,而且只占到總產量很小一部分。蘋果加工產業也只是處于初級階段,對于像果酒、果醬、果醋等精細深加工還處于探索階段。
3 蘋果產業發展存在的機遇
3.1 國際市場帶來的機遇
隨著全球水果產業的迅猛發展,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強有力的競爭給中國蘋果產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我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之一,在關稅等方面可以享受很多優惠政策,也給山西蘋果走向世界創造了機遇。山西省積極抓住機遇,努力提高蘋果產業的競爭力。
3.2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山西省政府為了扶持山西蘋果產業的發展,也推出了一系列活動,政府每年都會在各種適宜的場合舉辦推介活動,吸引客商投資山西蘋果產業。2009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農博會已成功舉辦3次,2012年9月27日,首屆山西特色優質農產品展銷會也成功舉辦,這些活動全方位地展示了山西蘋果產業的現狀及優勢,提高了山西蘋果的知名度。不僅使消費者對山西蘋果更加放心,同時也吸引了大批的客商來投資山西蘋果。各區(縣)也大力發揮各自中間人的作用,牽好果農和果商的“紅線”,共同發展山西蘋果產業。
4 蘋果產業面臨的挑戰
4.1 出口受限
山西省蘋果在栽培中施用農藥、化肥過多,造成成品果化肥、農藥殘留超標,遠達不到國際食品安全標準,加之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的限制,山西蘋果出口困難重重。
4.2 相鄰省份競爭激烈
蘋果是北方地區適宜栽培的水果品種之一,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及山東半島四季分明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為蘋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河北、陜西、山東等相鄰省份也是我國蘋果的主要產區,以煙臺富士蘋果為標志的山東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到了全國蘋果總面積和總產量的14.71%和26.53%[3]。隨著蘋果栽培效益的提高,河北省也逐年擴大種植面積,其栽培產量和面積緊隨山西之后。山西蘋果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必須彌補自身的不足,依托區位優勢,走出一條特色的蘋果產業化之路。
5 山西蘋果做強做大應采取的措施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山西蘋果要想做強做大,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首先,依據蘋果成熟時期的不同,調整品種結構,避免蘋果集中上市所帶來的競爭。其次。鼓勵果農積極參加政府開展的各項有關提高蘋果產業組織化程度的活動。再次,要想把山西省蘋果產業做大、做強,就要重視產、貯、銷三個環節的聯系,只有將三個環節緊密聯系在一起,相互配合,不脫節,才能延長蘋果產業鏈,增加果農及相關企業的利潤,增強山西蘋果的影響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參考文獻
[1] 呂寶軍.影響中國蘋果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因素分析[J].集團經濟研究,2007,(3):24.
[2] 張華.中國農業發展報告(2010)[J].財經界,2011,(1):42.
[3] 曲佰軍,伊慶.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理論分析[J].湖南農機.2007,(9):22
作者簡介:于靜,本科學歷,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農業品種研究及推廣。
網絡出版時間:2014-9-17 14:16:27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40917.141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