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清
【摘要】本文論述了運用情感因素來轉化學困生,以及在實踐中的過程和步驟。
【關鍵詞】情感因素 轉化 學困生
近年來,隨著英語越來越受到重視,英語教學質量也越來越得到提高,然而,作為英語教師,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塊心病,那就是英語兩級分化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存在于學習的每一個階段。所謂英語的學困生即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指智能正常,但因后天和外界造成英語學習有障礙,,達不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的學業不良者(章小英等,2000)。筆者所任教的是一所農村中學,這樣的學困生約占班級人數的20%左右。對于學困生的轉化,成了英語教師的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學說指出:“情感過濾是外語學習中存在個人差異的主要原因.”心理學研究表明:外語學習的效果除了受學習者的學習環境﹑自身天賦﹑教師水平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涉及到學習者本身的情感因素。積極健康的情感能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相反消極的情感會使他們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在英語學困生轉化過程中,要重視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贏得學困生的信任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與教師的關系。教師和學困生之間要建立起一種情感的共鳴,一種明主﹑平等﹑融洽﹑和諧的關系,能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輕松愉快的學習知識。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讓他們從內心感覺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對處于對他們的關愛,是由衷的愛護和幫助。教師更要主動的去了解學困生,有的放矢的的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老師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也是一位可以親近的朋友。在課堂上要耐心啟發,多用“please ﹑thank you ﹑well done﹑ try again﹑ I think you can do it﹑ try your best and you can do it.等禮貌,鼓勵的用語,消除他們的恐懼和顧慮,不怕出錯,大膽參與課堂活動。
二、幫助學困生擺脫對英語的厭學心理,喚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在英語學習中,只有明確學習動機,才能明確學習方向,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幫助學生擺脫厭學情緒,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了解英語在國際國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提高英語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生只有自己對英語學習和英語文化有了積極的情感,才能提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法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懂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成為學生的負擔。”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特別是一些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走入課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也可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做點游戲﹑教首歌曲﹑聽聽錄音﹑看段視頻等都可以寓教于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的講課時的語音語調﹑肢體語言,讓學生有親切感,營造一種輕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也可以提高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三、提出期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作為特殊群體的學困生,往往感情脆弱,缺乏自信,情緒多變,自控能力較差,他們的行為極易受情緒的影響,教師如果采用一些強制的手段迫使他們學習,常常會適得其反,事與愿違。教師首先要通過交流,理解他們渴求幫助的心理,獲得學困生的信任。在適當的時候,當眾或私下給予期望,他們會牢記在心,發奮努力。在此期間,教師要注意與學困生的情感交流,要多找學困生談心,詢問學習上的問題,并幫他們及時解決,對于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更加努力來實現老師的期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了解與重視,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他們看到自身的力量,增強學習的信心。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法”不僅指學習方法,還包括學生對自身學習過程的熟悉,如學習觀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評價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這種情境就是良好的情感的綜合體。加強學法指導就是把握“學法”,教會學生學習,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會學。”因此,加強學困生的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轉困的根本保證。教師在指導學困生彌補知識缺陷的過程中,應以學生英語學習和問題解決為載體,讓學困生熟悉英語思維活動的特點,引導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
因此,在學困生轉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堅信:對學生的關愛可以完成一個又一個轉化。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們要以我們的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困生,走進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找回自信,把情感教學貫穿于轉化學困生工作的始終,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克服他們英語學習的消極情緒,幫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必勝的自信心,讓這種信念成為促進他們轉變的“內驅力”。同時為學困生終身的英語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