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錢錦
摘 要:以層次分析法為依據,對上海港、深圳港、天津港等三大港口的入港稅費,裝卸工藝水平以及港口管理現狀等情形做兩兩比較,并進行研究分析。對于未來港口的發展戰略,引出并分析現存的十五種發展戰略方式,其中包括市場開發、主要貨種開發、科技開發、以人為本等。并最終闡述在層次分析法下三大港口的優缺點。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港口選擇 資源配置
中圖分類號:C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210-04
層次分析模型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運籌學家托馬斯?塞蒂(T.L.Saaty)提出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比較適用于評價指標結構相對復雜、決策準則較多且不易量化的決策問題。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將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組成要素,并將這些要素按支配關系形成有序的遞階層次結構,采用兩兩相比較的方法,確定一個判斷矩陣,把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相對應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做作為相應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然后通過矩陣的基本運算,得出每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值。
1 AHP構架
建立遞階層次結構。
1.1 目標層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首先要確定目標層,即當選擇一個港口長期開展進出口業務。這是基于在港口資源配置分析中,我們必須先知道對于外資企業或國內企業在進出口過程中對于港口的哪些條件更關注。這些被關注的地方也是在如何合理配置港口資源中能夠在不強制得前提下使各港口都向更有利方向發展的方式。
1.2 準測層
將設定三個一級準測層,包括入港稅費,裝卸工藝以及港口管理。三者中,裝卸工藝還包括裝卸設備選擇和夾具設計以及貨物的合理配置和堆碼;而港口管理還應包括港口的管理方式和發展戰略。
(1)在準測層的設置時,我們首先考慮到對于任何一家進出口企業其首要目的都是盈利,因此對于他們而言,入港的稅費包括泊位費用,關稅,優惠性措施等等都是企業選擇港口時首先考慮的一點。其下各類稅費重要性相同不再設第二級準測層。
(2)港口的裝卸工藝主要是指在運輸工具入港后,該港口是否具備能夠合理選擇各類裝卸設備以及其裝卸夾具設計是否合理的能力,同時貨物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和堆碼也是各項指標中應被注意的一點。
(3)港口管理是最為寬泛但也相對港口占據更多啟示意義的一條。包括港口的管理方式如政企分開或給予公司更大主動權的地主港等等;而發展戰略中又包括可持續化發展,第四代港口建設以及專業性港口建設的不同方向。
1.3 方案層
方案層中將會選擇三大港口(即上海港,天津港,深圳港)以供企業向目標層中目標進行選擇。
(1)上海港。上海港口以綜合性物流中心為切入點,建設大型物流園,培育發展一批專業物流企業,形成以港口為端點、以內陸物流中心為集散點的綜合流通網絡。同時在該物流網絡的支撐下,著力開發港口工業功能,構建具有區際意義的臨港工業基地,最終實現向第四代港口的全面升級。
(2)天津港。天津港依據第四代港口理論,進一步加快碼頭項目建設,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加快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升港口等級;加快物流項目建設,完善港口功能;同時開發建設30 km2的東疆港區,拓展深圳港未來發展空間。逐步建設具有碼頭裝卸、集裝箱物流、商務辦公、生活居住、休閑旅游“五大功能”的第四代港口。
(3)深圳港。深圳港按照國家交通部和廣東省政府于1998年批準的《深圳港總體布局規劃》,加快集裝箱泊位建設。至2010年,深圳港規劃再建設10個集裝箱專用泊位,同時開發建設大鏟灣集裝箱專用港區。 屆時,深圳港對深圳市及華南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和貢獻也將更大。隨著深圳港的快速發展,深圳港不僅成為名符其實的華南地區集裝箱樞紐港,而且將通過與香港港口的優勢互補、互相促進,聯手構筑亞太地區國際航運中心。
2 AHP分析
某進出口商根據入港稅費,裝卸工藝以及港口管理等三方面的指標來選擇評價物流服務供應商。其中對于裝卸工藝,包括裝卸設備選擇和夾具設計以及貨物的合理配置和堆碼兩個分指標;對于港口管理,又包括港口的管理方式和發展戰略兩個分指標。
2.1 準測層間各指標兩兩矩陣對比
表1描述了以下各標度的定義。如出現2,4,5等標度,應表示各重要程度間偏向程度,如5則是偏向明顯重要但未達到明顯重要。
表2,3,4顯示一級準測層及二級準側層之間重要性比較。
2.2 進出口商偏好比較
現有上海,深圳,天津三大港口可供進出口商選擇(如圖1,表5,表6所示)。
(0.637,0.443,0.443,0.594,0.24)
上海:0.637×0.43+0.443×0.75×0.14+0.443×0.25×0.14+0.594×0.17×0.43+0.24×0.83×0.43=0.465
深圳=0.35(0.258,0.169,0.388,0.157,0.55)
天津=0.185(0.105,0.388,0.169,0.249,0.21)
2.3 AHP結果分析
在上述兩兩矩陣比較中,不難看出,上海因其處于較良好的發展環境,憑借硬件設施以及長期積累的優勢明顯優于天津和深圳。而深圳港也因其良好的發展戰略以及各方面優秀建設也占有一定優勢。雖然在比較中天津港落后,但這也是在和中國最優秀的兩港口相比較,且天津港的天然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因此比較只能說明一部分因素。
3 港口發展戰略簡析
即對港口未來的發展所作的全局性、總體性的謀劃,比較原則性地指導港口的發展和建設
3.1 航運經營方式變化
在長期的港口發展中,航運企業之間互助互惠形成了包括集中經營,艙位互租,建立全球范圍的航運聯盟等運營方式,這些方式也為港口的改革變形提供了基礎。而全球承運人的出現以及政府職能的轉變,也是在發展中如何協調好供求關系而形成的大勢所趨。另外港城一體化也慢慢占據主要地位,這種方式也體現港口發展正慢慢擺脫傳統的束縛。endprint
3.2 現代港口發展趨勢
在第一二三代港口發展方式已成為過去,第四代港口早已成為眾多現代港口的發展目標。以上海為例,不斷建設擁有更強硬件的深水港不但是其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需要,也是現代港口發展的必然。現代港口的發展趨勢歸結起來有六點:
(1)碼頭泊位深水化。無論是上海,深圳還是天津,三港對于碼頭泊位深水化的趨勢都是一以貫之的。因為想要成為現代化港口,在航運企業選擇時具備說服力,碼頭泊位的水深是非常重要的。
(2)樞紐港口分散化。這條是針對樞紐港口而言,中國各大港口群如渤海灣,長三角,珠江三角洲等地都各自有其樞紐港口,在之后的發展中無論是內陸水運還是航運也都應將樞紐港口的建設放在首位并且避免過于集中,以增強港口活力。
(3)港口經營國際化和多元化。這種經營包括港口業務以及港口發展的手段,比如各自融資方式,天津港早已上市,在這一點上,天津港的發展比如在資金的流轉上將優于另外,因此在港口資源配置上,對于擁有更強生命力的港口一定更容易讓航運企業青睞。
(4)港口發展信息化。信息化意味著通關速度的提高以及行業規范性增強,這也意味著在以后的國際貿易中,港口自身的規范性以及信息化程度都有可能使航運企業產生好感,這也是在港口自身資源配置中解決港口間差距的方式之一。
(5)港口集疏運現代化。現代化過程包括許多方面,集疏運的現代化體現了港口的便利程度,包括停泊、裝卸、轉運等各方面。這是現代化港口發展進程的節點之一,能否讓更多的航運企業感受到港口集疏運的現代化程度,是能影響到航運本身選擇的要點之一,
(6)碼頭泊位高效化。碼頭泊位高效在現代化港口中是一個不容易解決的困境,由于各類航運工具不同甚至其操作人員的區別都可能影響到港口的碼頭泊位效率,同時港口的空間有限,泊位低效將會帶來諸多問題。這一點在港口的發展中也應注意。但這一點對于吞吐量較少的港口反而是優勢,因此以防港口間資源配置不合理,各港口應打出自己的牌而不是一味追求吞吐量。
3.3 港口經營策略的制定
(1)市場開發策略。其是由現有產品和新市場組合而產生的戰略,用于港口,則是港口用自身現有營運方式開辟更多新的市場的戰略。有以下途徑:
①在當地發掘潛在企業,進入新的細分市場。
②在當地開辟新的營銷渠道,包括雇傭新類型的中間商和增加傳統類型中間商的數目。
③開拓區域外部或國外市場。
(2)主要貨種市場競爭策略。這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就是天津港,憑借自身優勢,主要進口車輛,已成為非常典型的中國汽車進口大港。
(3)優質服務策略。首先要確定客戶服務的宗旨,其次應衡量客戶對服務的滿意程度,并應將服務貫穿始終。在現代港口的角逐中,港口服務的程度也是極具吸引力的方面。
(4)價格策略。是指港口應通過對顧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選擇一種能吸引顧客、實現市場營銷組合的策略。價格策略的確定一定要以科學規律的研究為依據,以實踐經驗判斷為手段,在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經濟利益的前提下,以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水平為基準,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靈活反應,客觀買賣雙方共同決策。
(5)多元化經營策略。這一策略意味著要以不同方式融資吸引外商和國內有能力的商家通關不同的方式入股或投資使港口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6)協作策略。顧名思義,在發展中應與其他相同或相似港口互相幫助,在協助中成長。協作策略應主要用于發展不夠完善但硬件設施較好的港口形成新的港口群以促進其發展。
(7)科技開發策略。科技手段的提高和進步不但對港口自身而言是讓人不得不側目的亮點同時也能為全世界的港口發展填充新的手段。
(8)財務策略。通過良好的財務結算,使其合理有序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發展中越是具有約束力和執行力的港口,越有可能在發展中遇到機遇。
(9)人才策略。良好的人才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基礎。在港口建設中尤其如此,只有良好的人才策略才能使得港口永遠保持活力。
(10)高效率策略。高效是各種數據中最具體最具說服力的一點。在現代港口的發展過程中,高效率的通關審單貨物放行等港口行為非常能夠吸引優良的航運企業與之合作。
(11)高質量策略。這一策略應與高效率策略相對應,高效率的行為還需要有高質量的保證,不能一味只知道追求效率高,要在高效的前提下以較高的質量贏得認可。
(12)以人為本策略。以人為本也是服務的一方面,在港口經營戰略中,以人為本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長久的有效的具有吸引力的戰略。
(13)科學決策策略。這種戰略是針對港口管理者經營者而言。由于現代社會信息爆炸,沒有科學的決策很有可能在發展過程中后續無力或使港口面臨困境,因此科學決策是港口合理發展的保障。
(14)創新策略。沒有創新港口就永遠只能模仿別人,必須要通過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情況推陳出新,找出適合自己的能夠使自身發展獲得優勢的方式。創新策略是港口擁有長期發展能力的重要支持。
(15)環保策略。港口的條件是固定的,周圍水域以及陸域的自然環境更是不能被破壞,殘破污穢的港口是不會有企業選擇去合作的。相反擁有良好環境的港口才是各航運企業關注的重點。
4 總論
基于AHP的港口資源配置分析。
4.1 上海港簡析
在國際貿易日益發展之際,各地區都意識到港口發展的重要性。以AHP分析中三者為例,上海因發展國際航運中心各方面發展都要強于深圳和天津,但是就港口自身發展的合理性而言,上海有些竭澤而漁的味道。因為港口天生的條件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上海地理位置可以說是極好,但畢竟港口空間不能無限擴張,雖然新建洋山港,但就長期發展和港口戰略的角度來看,與周圍包括連云港,寧波等港口組成合作的港口群,建設上海輻射區,將能更大程度得發揮其地理優勢。endprint
4.2 深圳港簡析
深圳地理位置也極為特殊,毗鄰港澳臺,陸路運輸能力極好,且由于是后期發力其港口自身條件本身過硬。在后期發展戰略中,集中全力建設集裝箱港區也是非常有效的發展方式。這體現其港口管理的優勢發揮,在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的思考中如何能夠制定與自身相適應的發展方式將是各港口應著重全力去攻克的瓶頸。
4.3 天津港簡析
在三大港口的兩兩比較中,上海由于自身優勢如入港稅費以及港口工藝水平較高在后期發展戰略中也沒有出現嚴重問題,因此牢牢占據第一。但是天津的優勢也一樣明顯。就是特色貨物策略的應用。在天津港以及上市,其特色貨物策略運用恰當的模范下,相信會有很多新的港口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向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4.4 層次分析法結論
因此,在三港口簡析下,對于港口資源優化配置我們可以提出三種解決方式:
第一,建設港口群,形成以樞紐港為主其他港口為輔的擁有絕對競爭力的港口群。
第二,建設專業工藝港口。如集裝箱疏散碼頭或散裝貨物堆場等。通過專業對某種貨件的處理形成優勢。
第三,建立特色港。以自身優勢建設特色港,從而獲得競爭力。如游輪港,汽車港等。
參考文獻
[1] 陳柳欽.現代港口的發展趨勢及對我國港口建設的建議[J].開放導報,2003(7).
[2] 于汝民主編.港口規劃與建設[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封學軍.中國港口,2012(11).
[4] 孫莉.集裝箱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
[5] 真虹.港口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呂靖,梁晶.技術經濟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8]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EB/OL].百度文庫,2011.
[9] 于汝民.港口規劃與建設[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0] 陳家源.港口企業管理學[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9.
[11] 邢文訓,謝金星.現代優化計算方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12] 王任祥.現代港口物流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13] 鄒俊善.現代港口經濟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14] 肖青.港口規劃[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9.endprint
4.2 深圳港簡析
深圳地理位置也極為特殊,毗鄰港澳臺,陸路運輸能力極好,且由于是后期發力其港口自身條件本身過硬。在后期發展戰略中,集中全力建設集裝箱港區也是非常有效的發展方式。這體現其港口管理的優勢發揮,在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的思考中如何能夠制定與自身相適應的發展方式將是各港口應著重全力去攻克的瓶頸。
4.3 天津港簡析
在三大港口的兩兩比較中,上海由于自身優勢如入港稅費以及港口工藝水平較高在后期發展戰略中也沒有出現嚴重問題,因此牢牢占據第一。但是天津的優勢也一樣明顯。就是特色貨物策略的應用。在天津港以及上市,其特色貨物策略運用恰當的模范下,相信會有很多新的港口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向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4.4 層次分析法結論
因此,在三港口簡析下,對于港口資源優化配置我們可以提出三種解決方式:
第一,建設港口群,形成以樞紐港為主其他港口為輔的擁有絕對競爭力的港口群。
第二,建設專業工藝港口。如集裝箱疏散碼頭或散裝貨物堆場等。通過專業對某種貨件的處理形成優勢。
第三,建立特色港。以自身優勢建設特色港,從而獲得競爭力。如游輪港,汽車港等。
參考文獻
[1] 陳柳欽.現代港口的發展趨勢及對我國港口建設的建議[J].開放導報,2003(7).
[2] 于汝民主編.港口規劃與建設[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封學軍.中國港口,2012(11).
[4] 孫莉.集裝箱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
[5] 真虹.港口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呂靖,梁晶.技術經濟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8]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EB/OL].百度文庫,2011.
[9] 于汝民.港口規劃與建設[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0] 陳家源.港口企業管理學[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9.
[11] 邢文訓,謝金星.現代優化計算方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12] 王任祥.現代港口物流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13] 鄒俊善.現代港口經濟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14] 肖青.港口規劃[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9.endprint
4.2 深圳港簡析
深圳地理位置也極為特殊,毗鄰港澳臺,陸路運輸能力極好,且由于是后期發力其港口自身條件本身過硬。在后期發展戰略中,集中全力建設集裝箱港區也是非常有效的發展方式。這體現其港口管理的優勢發揮,在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的思考中如何能夠制定與自身相適應的發展方式將是各港口應著重全力去攻克的瓶頸。
4.3 天津港簡析
在三大港口的兩兩比較中,上海由于自身優勢如入港稅費以及港口工藝水平較高在后期發展戰略中也沒有出現嚴重問題,因此牢牢占據第一。但是天津的優勢也一樣明顯。就是特色貨物策略的應用。在天津港以及上市,其特色貨物策略運用恰當的模范下,相信會有很多新的港口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向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4.4 層次分析法結論
因此,在三港口簡析下,對于港口資源優化配置我們可以提出三種解決方式:
第一,建設港口群,形成以樞紐港為主其他港口為輔的擁有絕對競爭力的港口群。
第二,建設專業工藝港口。如集裝箱疏散碼頭或散裝貨物堆場等。通過專業對某種貨件的處理形成優勢。
第三,建立特色港。以自身優勢建設特色港,從而獲得競爭力。如游輪港,汽車港等。
參考文獻
[1] 陳柳欽.現代港口的發展趨勢及對我國港口建設的建議[J].開放導報,2003(7).
[2] 于汝民主編.港口規劃與建設[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封學軍.中國港口,2012(11).
[4] 孫莉.集裝箱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
[5] 真虹.港口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呂靖,梁晶.技術經濟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8]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EB/OL].百度文庫,2011.
[9] 于汝民.港口規劃與建設[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0] 陳家源.港口企業管理學[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9.
[11] 邢文訓,謝金星.現代優化計算方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12] 王任祥.現代港口物流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13] 鄒俊善.現代港口經濟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14] 肖青.港口規劃[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