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君琴
摘 要:外貿教學要以探索學生、企業與學校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切入點,通過調查分析及長期教學實踐的積累,認為加強合作教育能促進專業學習;注重實踐操作,培養崗位職業能力;搭建合作平臺是提高教學效果,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外貿人才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外貿教學 合作教育 構建平臺 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139-01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外貿課程不僅應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還應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及學科精神的培養,注重學生經歷基本的實踐探究,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但在現行教學活動中,外貿教學與社會實際之間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問題,因此,切實抓好外貿專業實踐教學,對中職的教育教學工作及向社會輸送人才,服務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1 合作教育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
合作教育是在充分利用校內外不同教育環境和資源的同時,把以課堂為主的專業理論校內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是在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教育改革熱心者的不懈追求中產生的,從而達到實踐—理論-實踐,畢業生就業“零距離”上崗的目的。
中職教育,就學校而言,要求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職業道德,注重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就企業而言,在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下,能夠保證學生學的理論知識跟上市場變化的速度,使教學內容和企業實際需求相對接。而學生則更多注重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不重視理論與崗位實踐操作有機結合。比如外貿類崗位,主要工作是信用證的審核和修改、繕制報檢單、報關單、結匯單證及其他單據的繕制,以上工作有很多實踐的機會。此時,企業管理者以及指導老師會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對企業生產業務流程的了解和學習,對生產、管理流程的觀摩和參與,使得學生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結合課本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邊做邊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學生以學徒身份參與外貿企業項目,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向指導老師請教,從而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指導老師還負責指導學生考取行業內的職業資格證書、推薦就業等,為今后的穩步就業,順應用人單位的需求奠定扎實的基礎。
2 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
從市場所需的外貿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來看,該專業已不只是具有單純的外貿專業理論人才,還要必需具有較扎實的外語和業務實際操作能力,熟悉企業的產品,能獨立分析掌握內外部價格并給與準確報價;能獨立開發客戶、及時答復客戶并處理好客戶的疑問,努力下單,達成交易;熟悉外貿業務流程,能夠獨立制作一整套單據等等。學校為了能更快地與企業工作崗位無縫連接,實現理實一體化,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創造各種實踐機會,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分階段、分對象,送學生去企業鍛煉。首先讓學生在企業里學習:實際操作能力、處理疑難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際情況的分析能力。同時也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學校要使這項工作能及時完成,必須制定好教學計劃,選好指導老師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通過現場觀察、聽取講解、側面了解市場信息,無論是機械外貿還是汽車外貿,企業需要員工不但要精通業務知識,更重要的要熟悉本行的相關知識。如做機械貿易就應了解機床性能、產品特點、型號、規格、用途、質量保證、售后服務及使用說明等;汽車貿易必須熟悉汽車文化,汽車材料,汽車性能、汽車保養、磨損和事故類等。不具備以上專業知識,是很難在企業被重用甚至很難在企業立足。
我們的學生由于缺少實戰機會,導致實戰能力缺乏,動手能力較差,不能馬上進入崗位角色。通過實踐,不僅能了解具體工作崗位的技術要求,而且還培養了團隊精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故實踐教學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實際工作與模擬實踐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校內外實踐教學的作用;二是校內實訓教學與校外實踐環節相統一,創建一個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
3 依托企業平臺,實現零距離教學
根據外貿教學的特點,學校以“專業與產業對接,教學與生產銜接”為出發點,與用人單位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貫徹提出新型的培養模式:(1)把企業需要轉化成培養目標;(2)把培養目標轉化成課程結構;(3)把課程結構轉化成課堂教學內容。為把校企合作培養培訓落到實處,我們的基地選擇上都最具行業代表性企業,為實施校企合作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創造更好的條件,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礎。
幾年來,外貿專業教師主動與企業聯系,深入企業。走訪了全市范圍50多家外貿企業,主動發現問題、尋找對策、破解難題,做到企業有求必應,有求必幫。同時,企業也積極支持和幫助外貿專業在校內建設實訓室,捐贈大量專業軟件。企業還精心地安排實習崗位,根據實際需求,將學生分派到各個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全面周到地安排技術人員指導,讓學生在實習期間獲得最佳的實習效果。而學校外貿實訓輔導課常以一筆企業的真實業務為背景,貫穿整個業務流程和各環節任務,將學生分組,在項目下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在大量操作過程中學習,體會到真實性、復雜性、全面性。在合作教育的平臺上,通過有效開展工學結合,保證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系,實現“零距離”教學,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斷落實、提高,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4 建立多元評價機制,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考核評價是督促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是檢驗學生實踐效果的重要途徑。專業理論當然可以采用傳統的考試方法進行評價,操作實踐的評價,我們在外貿實踐課上主要采用考核能力為目的,力求考核項目涵蓋學生的能力、知識、態度,突出能力考核。外貿實訓實踐教學的評價方法應該多元化,可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其具體做法:一、學生自評,學生在實踐實訓學習過程當中,通過查閱資料,按時按量完成指導老師布置的任務,寫出實習報告和心得體會,發現問題、提出建議、總結經驗,給自己測評打分。二是小組互評,在學習過程中,將學生按不同的項目分成若干個小組,以任務為中心圍繞一項具體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通過相互討論、互相學習,共同協作完成工作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相處的時間較多,相互了解較深,得到的信息也較真實和具體,組內互評也較客觀。通過二方面的綜合測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爭取對每一位學生的實訓實踐效果有一個客觀、全面、真實的評價。通過一個良好的評價過程,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斷地鞏固提高。
總而言之,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讓每個學生得到揚長教育。使學生不僅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有很強的動手能力,真正達到畢業即能就業,實現“零距離”教學。因此,要做到動靜交潛,手腦并用。理論實踐有機結合,依托企業這一大平臺,將實驗室與企業溶為一體,沒有實踐就沒有提高,應當把實踐基地作為學生鍛煉的有效平臺,成為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秦敬祥.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J].現代教育科學,2010(4).
[2] 王敏.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J].今日科苑,2009(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