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貝貝
摘 要:該文深入探討了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的教學的內涵,揭示了當前職業院校中校企合作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從而提出了加強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學改革的一些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起到借鑒的意義。
關鍵詞:職業院校 校企合作 教學改革 對策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c)-0104-01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校企間的合作是其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而且我國職業教育的基本國策就是校企合作以及工學結合。因而在各級各類的職業院校中都加強了對校企合作來培養技能型專業人才的研究。然而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轉變,校企間合作的質量達到了瓶頸階段。那么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加強此方面的研究,為職業院校中校企合作的進行提供理論依據。
1 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內涵
職業院校中校企合作教育是對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改革,也是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因而職業院校中進行校企合作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所以,職業院校中校企合作教育的具體內涵就是以共同培養人才為主要目的,以人力資源合作作為合作的紐帶,彼此間物質資源共享,通過技術創新服務來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最終達成校企間雙贏的局面。
2 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沒有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規
由于缺乏政府的一些可行的政策和法規的支持,因而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中許多問題的解決都不到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的依據。雖然存在一些支持校企合作的法律,但是保障的力度不是太大,這也就導致一些地方的職業院校并沒有真正實行校企合作教育。對于那些實行校企合作教育的職業院校而言,主要也只是依靠學校自身去尋找企業進行合作,因而合作的層次也較淺。
2.2 校企間沒有達成互動雙贏的局面
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根本原則就是雙方參與,達成共贏,因而這也是校企之間合作成敗的一個把握點。然而由于兩者之間體制的不同,所以在合作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導致雙方在合作問題上的意見不統一,使得兩者間的利益關系難以維護。加上一些企業參與到校企合作中的積極性不高,也就存在著“學校熱、企業冷”的局面。
2.3 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和實踐相脫離
現階段,由于職業院校在專業的設置、培養的方式以及課程的設置等等方面都不符合企業的需求,而且職業院校中大眾化的傳統教學模式也制約著校企合作教育方式的發展,因而培養出的人才單純是簡單操作型的,這也就使得校企合作中產生了不融洽的局面,久而久之,職業院校中培養出的畢生生很難達到到企業實習的要求。
3 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3.1 職業院校加緊跟隨企業的需求
采取多元化的合作教學形式,對于企業而言,在校企合作中最大動力來源就是獲取有利于企業生產的人才,因而對于校企合作教學的方式他們基本青睞“訂單式”以及“預就業”,而“點晴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更是企業生產所需要的,因而職業院校在與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教學的時候要積極地采取多元化的合作教學形式,這樣才能調動企業參與合作教育的積極性。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壯大,在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學中,老師擔負著較為重要的任務,既要傳授學生專業的知識,又要培養學生專業的技能。而職業院校中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學科型的,因而在校企合作教學中難免會將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帶入其中,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幾乎不會與企業進行接觸,因而對于職業院校中的教師隊伍要進行建設和壯大,要培養出雙師型的教師,同時要加強老師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這樣就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自然也就為企業效益的提高創造出內在的動力。
3.2 職業院校要加大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
建立彈性教學管理制度,由于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制度與企業的實際生產需求之間存在著時間上的沖突,因而就限制了合作交易中學生在學習內容、進度以及時間等等方面的選擇。所以職業院校應該建立較為有彈性的教學管理制度,要根據企業生產的具體需求來靈活地安排課程,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課程以及時間。
職業院校要具備熟悉合作教育且由開拓能力的人才,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關鍵是要具備相應的人才,因而校領導在校企合作教育中要高度重視人才的配備。從事校企合作教育的老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熟悉學校發展的改革工作,并且要具備一定的溝通、合作以及談判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校企合作的良性發展。
3.3 政府要加大對校企合作教育的扶持力度
提高政府校企合作教育的戰略意識,依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政府應該積極地規劃職業院校與企業的發展,從而統籌好校企間的合作教育,將校企合作教育作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職業院校和企業為主體的這樣一教產合作的發展機制,要切實實行校企一體以及工學結合的改革方向,努力提升職業院校以及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以及改變民生的能力。
創新政策,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機制,對于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政府首先應該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比如免稅、減稅以及獎勵等等方式。對企業的生產要加強監督,鼓勵企業聘用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其次,政府也應該積極地為職業院校和企業之間的交往、合作提供平臺,可以通過設立合作教育基金來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經濟上的資助。最后,在法律法律方面,政府應該將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凸顯出來,要規定好企業與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權利以及義務,從而切實規范雙方的職責。
4 結語
總而言之,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校企合作教育得到了國家和政府的支持,有很好的發展平臺。對此,職業院校應該抓住機遇,積極主動地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合作,要全面的去了解掌握市場的信息,然后根據市場的需求去制定相應的學科專業,在教學中將產教相結合,提高專業的實用性。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應該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才能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雙贏局面的形成,那么校企合作教育才會具有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鋼,邱致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11(36).
[2] 郭小靜.基于“紫金1+1+1模式”下的教學管理——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為例[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3] 郭文富.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及地區差異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