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吳向紅
摘 要:社會實踐也是在校學生通向社會的橋梁。中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了解社會、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不僅對自身的職業技能、道德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學校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該文介紹了如何在學生社會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詞:社會實踐 職業道德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212-01
1 社會實踐的涵義和范疇
社會實踐就是學生在學習之余利用假期等課余時間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動,即是俗稱的打零工。社會實踐的范圍很廣,有些是按照學校培養目標的要求,選擇做義工、支教、支農等無償勞動,這類工作既鍛煉了能力,又奉獻了愛心;也有一些家庭困難學生從事相關有償勞動,為自己攢學費和生活費用等。還有一部分學生傾向于選擇和專業相關的單位實習(包括有償和無償)。而中職學生的社會實踐更多傾向于有償勞動。崗位類型有與專業相關的,也有與專業無關的,種類繁多,五花八門。
2 中職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意義
社會實踐對于在校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真正走向社會、向職場過渡打基礎,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社會實踐也是在校學生通向社會的橋梁。
中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了解社會、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不僅對自身的職業技能、道德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學校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加強自身獨立性也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3 社會實踐與在校學習、頂崗實習的區別
學校教育重在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以及對學生性格特點、好的習慣的培養。同時還教會學生走向社會及工作崗位需要具備的技能。但無法檢測學生所擁有的知識及掌握的技能在社會活動中是否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是檢測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平臺。
頂崗實習必須在學生完成在校2年的學習后進行,有固定的時間,周期為一年。頂崗實習需要學生完全履行用人單位崗位的全部職責,工作崗位和薪水也相對穩定。由于規章制度的限定,用人單位注重對工作中行為過程的培養,對學生的管理比較好把握,對其技能水平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也比較方便、有效。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技能水平的提高,職業道德的養成更大程度受制度和環境的制約,而從自我意識角度上的促進提高卻有限。
社會實踐相對頂崗實習從工作周期上講比較短,在崗位及技能要求等方面也比較靈活。部分工作崗位在制度和技術含量上要求也不高,不重過程看結果,對學生的監管和約束沒有頂崗實習那么多,故而管理的難度也相對較大。學生很容易就會形成散漫自由的習慣,但若在這樣的環境下能自我約束和成長,有意識提高職業道德素養和技能水平,則成長的速度和發展空間便會很快、很寬,也是他人無法比擬的。相反學生若不自我約束和提高,則進步的速度和空間都會大打折扣。
4 社會實踐對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要求
雖然社會實踐相對頂崗實習要靈活的多,但每項工作本身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和道德素養要求與頂崗實習沒有太大的區別。
社會實踐需要學生具備最基本的崗位技能和理論知識,認識職場環境與學習環境的不同,善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遵守企業規章制度,掌握職場禮儀,要求學生有敬業精神,盡快了解企業文化,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5 學生具備的素養與社會實踐所要求的職業道德素養的距離
筆者在對本校在校生進行抽樣調查后發現,被調查的220名學生全部都進行過社會實踐,其中有不計報酬的,但大部分是計算報酬的。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在不同的崗位的實踐過程中普遍認為通過社會實踐可以發現自身的諸多不足,而這些不足是在學校意識不到或發現不了的。學生只有通過獨立的真實的崗位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認識到自身與用人單位要求的差距。
比如說學校和企業的規章制度不同,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要具備團隊精神,有時間觀念;服務態度要好,要適時調整心態不能因為個人情緒影響工作。工作中要具備責任心,要好好學習崗位上的知識,加強與顧客的溝通。工作過程中要少說話多干事,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堅持不懈,還要有耐心等。而自己具備的僅僅只是少得可憐的理論知識和沒有經過檢驗的技能,至于用人單位最為看重的職業道德只有在工作崗位和過程中才能有明顯的體驗,在校期間更加不會關注。
6 如何發揮社會實踐的作用,培養并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提高學生就業率。
如何發揮社會實踐的作用,培養并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提高學生就業率。是職業學校教師和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學生進入頂崗實習,就相當于一只腳跨入了工作崗位的大門,如何讓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就能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減輕企業負擔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學校通過對相關企業的調查反饋得知企業的要求,根據企業的需要有針對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
學校可以在對學生實習過的單位進行調查反饋后,總結歸納大部分企業對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上的要求,然后在教學中有針對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培養,同時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到正規單位進行崗位實踐,不斷打磨鍛煉自己,積累經驗提高職業素養。從而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彎路。
(2)學生有意識的自我提高職業道德素質。
所有進行過社會實踐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就是:父母掙錢不易。都表示以后不再亂花錢。這種體會和想法以及在調查中學生發現的自身的不足都是學生要求進步向上的信號,都是學生有意識的自我提高職業道德素質的標志。教師要鼓勵學生將每次進行社會實踐的心得收獲記錄下來,之后進行總結反思,用上次積累的經驗投入到下次的實踐中。如此反復,學生無論在技能水平還是職業道德素養上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對今后進行頂崗實習或畢業后走向新的崗位都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是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積累從學生社會實踐中發現的一些小小的經驗,對提高本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及就業率方面有一定的幫助。若要從根本上解決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問題,仍需多方面的努力,還望同仁們積極提出寶貴經驗,共同為職業教育做出貢獻。
該文是自治區級德育課題《中職學校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研究—— 以烏魯木齊職業學校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