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 要]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在信息資源采集、組織加工、信息服務、管理模式等諸方面將發生更深刻的變革,文章著重介紹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變化,服務工作的發展趨勢與對策。
[關鍵詞]網絡;圖書館;服務模式
在改革的今天,人類社會正面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急劇變革,知識更新經濟朝代和網絡時代的一些特征,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更新為基礎的經濟,這各經濟直接領帶于知識更新和信息的生產、擴散和應用。
圖書館作為社會重要的信息資源基地,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提供者,對信息化、網絡化浪潮的沖擊更為敏感。現代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網絡化浪潮的興起,一個以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光纖技術、數字衛星技術為主要信息傳輸載體的社會基礎設施的新的信息環境已經在我國形成。圖書館是社會需求的產物,其天職就是為社會提供服務。圖書館的社會價值是通過服務體現的。圖書館無論在信息資源采集、組織加工、信息服務、管理模式等諸方面將發生更深刻的變革。
一、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變化
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生產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方式受到嚴懲沖擊,促使傳統的機制、運作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新型服務模式的雛形已出現。圖書館服務工作從滿足書刊代閱的文獻需求為主,轉移到以滿足知識信息需求為主、以知識開發服務為主要功能的模式。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形成了新模式,其主要特點:
1、開放型服務模式
圖書館開始突破圍墻,跳出固定場所,主動接觸社會,擺脫了傳統文獻處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組織、服務方面,面向網絡環境,以新的方式組織、控制、選擇、傳播信息建立了輻射型的開放服務系統。
2、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圖書館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在完成公益性服務的同時,開展各種類型的有償信息服務,已經得到社會和讀者的認可。不僅可以彌補國家投資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圖書館有自我生存的自身發展能力。
3、主動型服務
面對社會的信息需求,圖書館的服務已經開始走出圖書館,面向社會、面向需求、上門服務。在做好陣地服務的同時,工作人員主動與用戶聯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務方式,主動為讀者服務。
4、針對型服務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社會的建立,圖書館開始沖破傳統服務模式,緊密地配合社會需求,提供特色服務,有針對性的服務,不斷提高讀者的滿意率。近期與國家機關和各部委圖書館聯系,提供各種信息服務,主動提供政策法規方面的專題咨詢服務。
5、多樣型服務
現代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擺脫傳統的服務方式,摒棄單個、重復、被動、瑣碎的手工服務。把服務模式從"單純服務型"轉變為"服務經營型",把服務推向市場,開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檢索、代翻譯、人辦手續、代復制、聯機檢索、光盤檢索、聯機目錄查詢、網上專題信息服務等。提供信息資源的范圍和載休更廣泛。圖書館從文獻資料的收藏者和提供才,轉變為信息產品的生產才、開發者和提供者。
6、知識密集型勞動
信息社會需要信息的深層次加工,圖書館開始從以文獻單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識單元為主的加工,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將從借借還還的服務,轉移到多層次信息咨詢服務,有更多的工作人員從事信息的組織,直接參與市場,成為信息技術的中介,在信息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增加智力投入。產生了新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被稱為"網上信息員"、"網上導航員"、"網上沖浪員"。信息服務人員已經從簡單的勞動,轉向智力型勞動。
7、產業型服務機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有的公共圖書館、專業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等機構從單純公益型向以公益型為主,經營型為輔的服務機構。新型的信息服務機構,以生產和經營信息產品為主,出現以經營型為主的服務機構。例如:中國科技信息所的萬方數據公司、深圳圖書館集成軟件公司等。
二、網絡環境下我國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對策
1、樹立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觀念,宏觀協調,分工合作
在網絡環境下,我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由于原有格局分布,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統、多層次、多類型的局面,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更要強調分工協調,資源與信息的網上共享,網上服務共享,避免各自為政
2、強化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增值服務
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價值,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結合,提高服務質量,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圖書館要通過服務,滿足社會的需求,提高服務的技術含量,擴大服務的效果和服務的能力,使人們在網絡和信息時代離不開圖書館的服務。圖書館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資源,快速進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優勢,利用網絡環境,對電子資源進行濃度分析與重組,提供信息增值服務。圖書館服務人員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資源分布狀況,信息網絡的分布,熟悉網上信息機構,更好地組織網上信息,為讀者服務。
3、探索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新模式
網絡環境為圖書館的服務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機會,圖書館應抓住這個機會,對信息資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務賦予新的內容和方式。圖書館的整體組織、人員安排、業務流程都要不斷適應網絡環境的要求。
4、培養網絡環境下的新型的圖書館服務人才
實現網絡環境下對圖書館的服務提出高水平、高質量的要求,必然對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務的服務過程中知識和技術含量加大,向智能化發展,圖書館從事讀者服務工作的專業人員在工作方式、工作價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諸方面將發生質的變化。現代圖書館必須有適合網絡環境的專業人才。這是關系到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的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明華,信息交流與現代圖書館系統,424-483,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曲靜濤,向知識經濟過渡中我國圖書館職能變革與系統,世紀之交圖書館事業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