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韜
摘 要: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關乎社會生產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從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定義談起,討論了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一些具體方法,并對國內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職教育;高素質;人才培養
現階段,國內高等教育已成功實現大眾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目前,國內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培養質量仍然得不到顯著提高。為了盡快解決國內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中的問題,提高高職人員人才培養質量,相關單位應該努力提升高職教育的教學條件,組建高水平師資隊伍。
1 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定義
什么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通常,我們把綜合能力與技術能力都高的技術人員稱之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與一般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不同,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不僅注重技術培養而且還重視素質培養工作。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告訴我們,高素質必將成為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具備解決實際問題、克服工作難題的能力,國內通常將這一類人稱為“藍領”;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不僅具備耷實的專業基礎,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面對難題能夠第一時間找到問題的關鍵,及時處理。除此之外,這些高素質技術型人才還應具備另外五個方面的能力:首先他們需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其次還應該擁有大量的實踐經驗;第三,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第四,思維開闊,有良好的創新意識;第五,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具體方法
2.1 重視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職場應變能力的培養
如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空前迅速。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提高應變能力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首要要求。通常,應變能力的培養工作可以放在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技能之后開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鍛煉學生捕捉職場信息的能力,并且要求學生們利用已有的職場信息分析判斷出職場需求的變化趨勢。其次,加強學生的綜合性教育,讓學生走出專業的禁錮,形成高綜合性的知識結構體系。這就要求國內高職院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專業選修課程,開設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并且摒棄過時的學科知識,使得學生有機會接觸符合時代需求的先進理論知識。最后鍛煉學生自學能力。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十分有限,因此,高等院校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時候不僅僅要教會他們基本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未來工作與學習中提升自己。
2.2 重視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創新素質
高素質人才衡量的重要標準就是創新能力。所以,在高職教育中,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意義重大。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關鍵是學校要為創新教育提供理想的教學氛圍。國內高職教育之所以缺乏對學生創新性的教育主要原因是缺少創新活動,如果高職院校大力開展豐富的創新活動,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有效的讓學生接受創新、學會創新、勇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創新的好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3 國內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筆者認為,深入分析國內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相關性特別要注重四個方面的的研究工作即:人才的開發工作、人才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職業培訓體系開發和高職教育終身化實踐。下面對這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說明。
高等教育人才的開發離不開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推進。現階段,中國的具體戰略是以職業教育質量的提高帶動國民的技能水平,繼而提高社會生產率。由此可以看出,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水平密切相關。經濟、科技的發展帶來多變的社會經濟環境,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高職教育工作必須把事業變得開闊,及時的根據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來實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離不開人力資源競爭力的推進。高等教育職業培訓體系的開發離不開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推進。拋開法律范疇,國內高職教育在推進過程中擁有自己的高職教育職業教育培訓體系,這一體系對于確立高職教育的地位具有關鍵作用。高職教育終身化實踐工作離不開社會化功能視角的推進。從中國的發展戰略目標看,國內生產率的提高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的和諧。
總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工作系統而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目前已成為國內教育體系的重點建設工作。相比于西方等發達國家,國內高職教育發展時間短,高職學生培養質量不高。高職改革工作仍然停留在摸索階段還未徹底的完成。這就提醒相關部門現階段要結合學校、國家的具體情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后,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雖然比起以往的高職教育對廣大高職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但是,我相信,完善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制度利國利民,廣大高職教育工作者必定愿意付出辛勤的汗水來創造一套完善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制度。
[參考文獻]
[1]王聯翔,韓德靜.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幾點思考[J].職教論壇.2013(14):10-12.
[2]買琳燕.高職“具國際競爭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初論[J].職業技術教育.2012(25):14-18.
[3]范唯.發掘高職學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競爭力[N].中國青年報.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