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語言發展和語文學習運用能力直接關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往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魅力,在語文課堂上能熟練運用語文知識,既有規范性又有生動的感情融入其中,讓學生對啟蒙小學語文教育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語言魅力 啟蒙小學語文教育
小學生剛剛步入校園,其對于中國文化的認知,就要從語文教學開始學起,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小學生的素養。要想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小學生的啟蒙起著示范和引導作用。教師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素養,直接影響小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喜愛程度和學習能力。
一、教師在啟蒙小學生語文中的作用
(一)教師可以規范小學生的語文基礎
教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總是高大的,其言行舉止往往會被視作學習的對象。教師應為人師表,其教學修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集中精力,小學生的腦力活動決定于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一節既生動又有魅力的語文課,要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共同完成,教師在語文教學風格上要有規范性,深入研究語文教學中潛在的特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占有主導地位,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小學生起著啟蒙、示范和學習的作用[1]。
(二)教師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接受新鮮事物和探索新鮮事物最強的人生階段,小學生的生活隨著教學知識面和社會知識面的拓展而拓展,小學語文教育顯得至關重要。教師一直都是學生心中的學習榜樣和楷模,要讓語文課堂不再枯燥無聊,教師不僅要肩負起傳教的重任,還要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討論中。小學生還處在智力的發展階段,教師應該加強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在教學中,不要使用生硬的語言,讓小學生慢慢融入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一定要選擇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形式。教學語言難度不要超出小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范圍,讓每個小學生都積極參與,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小學生不會產生對語文的消極情緒,強化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二、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
(一)規范性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備受小學生青睞的老師更是如此。因此,老師既要做到為人師表,又要做到言傳身教,時刻注意教學語言的規范,努力成為小學生的模范代表。小學生的判斷能力較弱,最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老師要用規范的語言教學,使小學生養成說規范話、寫規范字的好習慣。老師教學語言的規范可以使模仿能力比較強的小學生更好地把握語言,靈活地運用語言,為將來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利用規范的語言進行教學,要求老師具備較高的專業教學素質,普通話標準流利,還應掌握小學生群體的特點,通過使用小學生的語言,拉近與學生的關系,融入小學生的天地。
(二)可接受性
小學生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都很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多與小學生接觸,利用小學生容易接受的語言教學,使小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切。文縐縐和高大上的語言是小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會打消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注意力難以集中,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影響教學效果。小學生不僅是家長們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殷切期盼,更是祖國的未來和美好明天,教師不僅要用規范的語言教學,還要把小學生作為主體,運用小學生最易接受的語言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三)趣味性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小學語文是一門趣味性極強的學科,會給小學生帶來無窮的樂趣和神奇的體驗。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最強,運用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知識,健康發展。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靈活變化教學語言,例如可以采用肢體語言、表情動作、趣味語言和修辭語言等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
(四)藝術性
1.教師口語藝術的表現
小學語文教師應能運用普通口語展現藝術性,使小學生容易接受理解。教學用語若生硬呆板,學生很快就會對語文教學產生抵觸、厭學等情緒。教師應該積極使用各種形式的語言表達方法,給予學生藝術和美的享受。教師的聲音要清晰流暢,舉例說明時要有風趣,在修辭、造句上富有哲理性[3]。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出神入化進行講解,條理清晰,邏輯推理能力極強。教師的表情要豐富,面目姿態要自然,閱讀節奏感明顯。
2.培養學生感受文章中的美
小學生在課本里漸漸接觸有感情和有深遠意義的文章,比如小學課本里優秀作家的古詩詞往往傳遞給學生情感,讓小學生可以體會到古典詩詞的魅力和意境。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古詩詞中的漢字和詞語,還要讓學生更加深層次地理解詩詞表現的情感,在這種情感的基礎上,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美。教師在富有感情的教學語言下教會學生如何欣賞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境美,讓學生學會如何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在自己所學習的作品中得到深刻的體會[4]。
一種好的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語言可以讓學生有好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氛圍,語文課堂要想活躍、生動、積極,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打造,教師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使小學生愛上文學知識,教師體現出的語言美和形態美,會給學生既留下追求文學美的意境又培養學生濃郁的審美感覺。
參考文獻:
[1]王芳.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N].淄博師專學報,2011-06-28(12).
[2]寧麗榮.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學周刊,2014,01(15):100-120.
[3]李艷.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的分析[J].教育教學刊,2013,11(15):123-140.
[4]柳娟.論小學語文教學語言原則[J].成功(教育),2011,12(23):156-1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