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強
【摘 要】例題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切實加強各種例題的教學,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好數學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處理好教材中的例題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思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 例題 習題 教學 方法
例習題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數學概念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教材中的例習題都是編者精心篩選的,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它們不僅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同時對培養學生智力、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等都有重要意義。在例習題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理解與掌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靈活處理好例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
一、重點分析講解解題思路,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一個學生即使擁有許多數學基礎知識,但如果缺少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指導,也不可能成為高素質的數學學習者,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數學知識的奴隸。數學思想和方法是“雙基”的有效載體。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注重“雙基”而忽視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總結,那么學生的數學意識和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發展,提高數學素質也就成了空談。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往往分不清或不分重難點,從上課一直講到下課,結果是累了自己、苦了學生,教學效果不好。如果我們在備課時就分清重難點,理清解題的思路,課堂教學時便可有的放矢,抓主要矛盾,其他的非重點可以略講,甚至不講。而用大量的時間去分析例題的解題過程:怎樣去做,為什么要這樣做,依據是什么,并總結解題規律,概括解題方法,提煉解題的指導思想,從而把解題經驗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使學生對數學思想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實踐升華為理論,逐步形成數學觀念,學會用數學眼光去看問題和思考問題。
二、加強變式數學,一題多解,多題一法
變式教學能豐富題目的內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認識問題、思考問題的全面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變式教學能夠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每一次變式都能緊緊抓住、時時牽動學生的心,當你看到學生大膽想象、勇于探索,不斷發現新問題、新方法時,你難道不高興嗎?教材中的例題往往只有一個結論或是一個特例,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由已知條件,還能得到什么結論或想要得到這個結論還可以用哪些條件;當結論與題設條件互換時,還成立嗎?當圖形在另一種形式下還成立嗎?所以我們平時要多注重積累,在講解例題時,除了講清“為什么”和“是什么”外,還要多問學生幾個“還有什么”,在講解時立足于教材,但又寬于教材、高于教材,使數學知識得到拓展延伸。
三、利用典型例題借題發揮,一題多變
初中數學例題教學中,應針對知識點,設置一題多變,讓學生在比較差異、辨析正誤、逆向思考等活動中,深化理解、鞏固知識、提高解題能力。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內容時,我舉了這樣一個例題:二次函數的圖象經過點(0,0)與(-1,-1),開口向上,且在x軸上截得的線段長為2,求它的解析式。因為二次函數的圖象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由題意畫圖后,不難看出(-1,-1)是頂點,所以可用二次函數的頂點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數學中我對例題做了變化,把題例中的條件“拋物線在x軸上截得的線段2改成4”,求解析式。變化后,由題意畫圖可知(-1,-1)不再是拋物線的頂點,但從圖中看出,圖象除經過已知條件的兩個點外,還經過一點(-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對例題進行變化,把題目中的“開口向上”這一條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變化后,此題可有兩種情況(i)開口向上;(ii)開口向下;所以有兩個結論。
由于條件的不斷變化,使學生不能再套用原題的解題思路,從而改變了學生機械的模仿性,學會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達到了在變化中鞏固知識,在運動中尋找規律的目的,從而在知識的縱橫聯系中,提高了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四、精講多練,寧缺毋濫,針對性要強
新教材中所選的例題都是很典型的,是經過精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例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起點,是本節教學內容的綜合體現。搞好課本例題的剖析教學,不僅能加深對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大有裨益。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教學中,先讓學生復習“開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再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內容,讓學生思考并回答:求根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用了什么思想方法?求根公式應用的條件是什么?為什么?任意一個一元二次方程是否都用求根公式可以進行求解?這是探索性的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促進了學生對抽象概念的自我消化與吸收,降低了教學的難度。
教學中要以典型題例為例,“講”要力求“精講”,克服“濫講”。可以在一堂課里只安排一個或幾個同一類型的例題,重點講解、如何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加強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對難點知識的突破,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習題,把講和練統一為一個整體,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精講精練重在“精”字上,只要少而精、熟而巧,學生便能舉一反三。
實踐證明,加強例題教學對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培養思維、發展智力都是至關重要的。新教材要求教師認真備課,選好例題,例題的選擇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遵循思維的認知規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為例題教學做好充分準備。我們還要創新例題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更好地把握和處理好教材,從而挖掘學生的潛能。只要我們積極探索,不斷反思和總結經驗,我們就會尋求出一條靈活處理教材中例題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得心應手,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