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做為青年教師的我們,雖然工作熱情高,但由于工作時間短,經驗貧乏,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而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管理問題。乘著在老教師的殷切幫助下,我對學生管理問題頗有些體會。
一、威而不怒-----在學生前面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過:“可以大膽地說,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可見,教師的威信是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學生會對有威信的教師的教導心悅誠服。但樹立威信不等于凡事都壓學生一點,跟學生斗氣,最終讓學生認為教師窮兇極惡,在教師面前屈服。因為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會逐漸成熟,注意也會越來越多,若我們天天“打雷”,學生慢慢習慣后就會變得習以為常而不以為然。讓學生服我們、親我們、又怕我們才是樹立威信的最高境界。那如何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呢?
首先,學高為師。利用課堂教學為主渠道,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拓寬知識面,以淵博的專業知識,把課講活講透,給學生留下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可親可敬的良好印象;
其次,身正為范。時刻謹記“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則,以高尚的道德品質,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樸實的生活習慣去影響學生。努力達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境界。
二、親而不隨-----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首先,樹立師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觀念。要始終把“我的心中無差生”的思想根植于心中。無論學生是聰明的還是頑皮的,我們都要時刻謹記他們都是可愛的,是發展中的人。我們要以滿腔的熱情去尋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看到自己在一天天進步,一天天受到別人的賞識。
其次,百分之百的觀念。雖然一個學生在班上只占2.5%,但對每一個學生個體而言那就是100%,對每一個家庭而言也是100%,因此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不能忽略。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寬容學生的過失,少給學生犯錯誤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些改過的機會,用自己博大的愛心去溫暖學生那些幼小的心靈。
再次,平時在細節上多關心學生,給學生創造溫暖的環境,但不能親近到沒有原則,遇到大是大非的問題,或學生犯了明顯而嚴重的錯誤,我們不能隨便放寬政策,照顧情緒。
三、評而不責------以剖析和評價為內容的批評
批評是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有的批評暖人心,有的批評傷人心。如何才能產生最佳批評效應呢?
批評應當是對錯誤本身客觀的剖析和中肻的評價,而不是嚴厲的指責和訓斥。指責和訓斥常常傷人自尊,毀人自信,甚至造成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的感情對立,這種批評最多只能讓學生怕我們煩我們。而以剖析和評價為內容的批評則不然,強調對錯誤行為本身作客觀的剖析和中肻的評價,而不是個人情感的主觀發泄,不是簡單的責任追究,這樣有利于溝通人的感情,為被批評者接受批評奠定心理基礎,進而心悅誠服地改正錯誤。因此,對缺點、過失、錯誤的評價和剖析越是客觀和中肯,批評就越有力度,學生也更容易接受。
新課改需要有思想的教師、需要以人為本的教師、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教師,這樣的教師才能走在教育的最前沿,才能奏響時代的最強音。那么做為青年教師更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完善自己,在工作中積極探索,那么,管理起學生來才會變得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