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
摘 要:時事政治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招考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時,時政教育順應了時代發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入國內外大事、社會生活等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熱點話題,使政治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把時事政治同教材內容結合起來,才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政;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92-01
當今世界已經是一個聯系密切的整體,國際形勢每天瞬息萬變。全球化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浪潮。雖然世界局勢總體來看力量均衡,但局部之間的利益爭端還是很多。今時不同往日,以前舊時代倡導讀書人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思想早已經被時代淘汰,圣賢書里教的知識應當與外界的形勢相結合。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教材中的內容多為概括性或系統性的內容,最終導致教材中的信息量偏低。這也是造成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而時政教育順應了時代發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入國內外大事、社會生活等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熱點話題,使政治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一、讓學生樹立對政治學科的正確態度
正如上面所說,政治這門課程是初中生剛剛開始接觸的,對這門學科的了解不深。小學剛剛畢業的他們,可能稚氣未脫,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初中的課程。他們畢竟還小,老師在這個時候就應該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課堂上,老師應該跟學生明確講,政治這門學科,就是要在學習中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現、價值觀,告訴他們政治并不是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的東西,政治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與我們每個人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沒有政治生活無法正常運轉。想要生活得更健康,更符合社會的標準,就得關注政治,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學生,沒有一定的政治素養,也無法在社會立足。如果不對外界有所關注,那么就會跟社會脫節,這樣的話學習政治這門學科的意義就不復存在了。所以,要引導學生多關注時下的政治,掌握正確的學習政治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
二、找準時政熱點與教材結合
只有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才會有質疑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巴爾扎克所說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提出問題,逢事要問個為什么。”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提出問題也很重要。只有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感受熱點問題以及政治內容,創建精彩的問題情境,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提出政治問題,分析政治問題,解決政治問題。
比如在教學《拒絕不良誘惑》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些相關的新聞視頻。通過新聞說明,只要人有足夠的信心和毅力是可以戰勝不良誘惑的。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達到活學活用知識的目的。由此可見,學生在關注時事的同時,也會打開求知的窗口提出問題,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人到學習之中。精心創設的問題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質疑思辨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課堂教學文本,及時捕捉學生信息,創造有效的問題情境,就能夠讓學生產生諸多的好奇與疑問,從而讓學生在好奇中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該在學生提出質疑后,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問題,讓學生在“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問題情境中激發求知欲望。學生有了求知欲望才能夠主動地參與其中。
三、結合教材內容,利用時事導入
語言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藝術,課前導人時教師的語言也是如此。由于課前導人沒有固定的語言方式和固定的談話內容,所以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場景采用不同的、靈活多變的語言技巧。好的課堂導人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政治教學中利用時事導入創建問題情境,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效果。
如,在講《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時,筆者先向學生講解人民當家作主其實就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特征,新中國成立后,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治體制,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及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最終確立等等。通過多媒體將最新的國家政策、方針路線等展示給學生。時事導入是拉開成功課堂的“序幕”。教師要深入研究課前導入并高度重視課前導人,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讓學生主動地融入活躍的課堂氣氛之中。
四、課后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
在課堂內容結束之后,許多學生都不會愿意去接觸這方面的內容。但是,為了他們能夠在課后仍舊關注時事,就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家庭作業。例如可以讓學生們回去關注新聞,然后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將見到聽到的東西講給同學們聽,然后說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學會用書上學到的知識點進行解釋。還要鼓勵學生養成每天看報紙的習慣,比如南方周末和參考消息之類。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剪下來,做一本剪貼本,并將自己的分析寫下來,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而且可以靈活運用書本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另外,可以讓學生自己做一些ppt,做一些關于當下國內或者世界局勢的內容,然后在教室播放,并由學生去講解,提高大家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能力。或者將學生收集來的國內外素材編成有趣的小品,將小品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去。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或者自己的興趣,挑選角色,進行表演,表演之后讓觀看的學生進行評析。然后結合知識點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樣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可以讓學生對時事的了解更加深入,記憶更加深刻,開動腦筋。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總之,學習政治學科,關注時事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希望通過時事的學習,讓學生對社會對國家有社會責任感,提高政治素養,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樹立正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