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摘 要:把素質教育貫徹于數學教學之中,使數學教學能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中心議題,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本文著重從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認為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先具備實施素質教育的條件,然后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121-0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完成學生思想、知識、愛好、興趣、想象力、創造力,主要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在當今生產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培養符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以往我們刻板的教學方法及學生的被動學習,已經或多或少地影響并阻礙著學生的思維發展及創新能力。本文就實施素質教育的條件,以及怎樣推行素質教育進行探討。
一、更新觀念,樹立數學教學的素質觀
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轉變人才觀念、質量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轉變觀念的關鍵在于努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成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更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具有一定創造性的人。由于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方面的發展和志趣、特長不盡相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創設條件,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覺地把素質教育融于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智慧潛能得到開發,學生的素質在主體發揮的過程中得到提高。這就是數學教學的素質觀。實施“問題解決”策略,它將是我們進行數學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我國的升學考試制度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的走向。國家雖然也提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改革措施,但可以預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升學考試指揮棒的“絕對權威”將仍然存在,這就為我們進行素質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辦法之一就是實施“問題解決”策略。我們天天在解題,但我們所解的問題,有別于“問題解決”中的問題,這里的“問題”,一般是指對人類具有智力挑戰特征的,沒有現成的方法程序或算法可以直接套用的那類問題,需要綜合地運用各種數學知識和技能方法解決,包括非傳統的文字題及智力游戲等開放性問題。問題解決已成為世界各國數學教育的重要議題,隨著對它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數學開放題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開放題是相對于傳統的封閉題而言的一種新題型。其特征是題目的條件補充分或者結論的不確定(多樣性) ,也因為這樣,開放題的解題策略也往往是多種多樣的。這樣的“問題”對學生具有挑戰性,對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大有好處,我們應大力推廣。
二、優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多設計趣味性較強、與生活接近的內容。課改下的新教材非常注重新的知識來源,知識更趨于直觀、有趣,使學生入門便能產生興趣,這樣學生思維隨興趣應用而生,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如在一些復習題中列出各種銀行標志找出圖形的有哪些,既可以掌握一些數學內容,也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在新課改下進一步研究新教材,認真探求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心理特征,科學地駕駛課堂,真正地落實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的預習、復習、課后作業也注意讓學生多觀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優化的教學內容與表現形式提高了學生興趣,給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可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小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范做起,對課文內容逐句、逐段領讀、解釋,對重要的教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復讀,并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標記。對于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題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身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啟發,促使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閱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層次,形成閱讀---討論---再閱讀的良性循環。
四、加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素質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教師應利用數學的這一特點,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貫穿到整個數學教學的過程去。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他們的思維有明確的方向、獨特的見解和廣闊的思路等。為了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教師應注意突出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問題,進而培養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培養學生健康樂觀的情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積極學習,而且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總之,教師應徹底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和創新,為順應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發展而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平巧玲.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曾慶可.小學數學教育中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岳 敏.小學數學應用問題解題障礙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