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奎++++++張學慧
[摘要] 目的 探討行為療法聯合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門診部收治的80例單純性肥胖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采用行為療法配合針刺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針刺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行為療法聯合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單純性肥胖癥;行為療法;針刺療法;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24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b)-0098-03
單純性肥胖癥(simple obesity)是體內脂肪儲存過多和分布異常的一種常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也是導致罹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的風險因素之一。單純性肥胖癥的發病機制多與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等有關[1],男女均可發病,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對年輕愛美的女性影響尤甚。本研究采用行為療法配合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探討其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門診部收治的80例單純性肥胖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男5例,女35例;年齡29~48歲,平均(34±3)歲;病程2~12年,平均(3.7±0.5)年。對照組男6例,女34例;年齡28~49歲,平均(35±2)歲;病程1年~12年,平均(3.5±0.7)年。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選患者均為單純性肥胖癥患者,形體肥胖,尤以腹部明顯,平時活動量少,或有四肢困倦、嗜睡少言等癥狀,排除繼發性肥胖癥患者。
1.2 診斷標準
1.2.1 理想體重 目前較普遍采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①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②男性理想體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理想體重(kg)=[身高(cm)-100]×0.85。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者為肥胖患者。
1.2.2 體重指數(BMI) BMI=體重(kg)/身高2(m2),當BMI≥28 kg/m2時為肥胖,目前判斷肥胖的最常用方法就是BMI。
1.2.3 腰臀比(WHR) 腰圍是臨床上估計患者腹部脂肪過多的最簡單和實用的指標,不僅可用于肥胖癥的最初評價,而且也是判斷治療過程中減重效果的良好指標。腹部脂肪增加預示危險性因素將存在,同時使用腰圍和BMI可以更好地評估與多種相關慢性疾病的關系。腰臀圍的測量方法是測量肋骨下緣至髂前上棘連線中點的徑線(腰圍)與股骨粗隆水平的徑線(臀圍),再算出其比值。男性>0.90、女性>0.85為肥胖,此型肥胖多為中央性(又稱腹內型或內臟型)肥胖。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純針刺治療,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選穴,以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任脈等經絡穴位[2]為主。主要選用穴位為足三里、三陰交、中脘、天樞、大橫、豐隆等穴,腸燥便秘加照海、支溝,月經不調加地機、血海等。操作方法:穴位常規消毒,取28號、1.5寸毫針,不同的針刺部位,針刺深度不同,一般在0.5~1.2寸之間,針刺得氣后留針20 min,1次/d,1周后改為3次/周,治療4周為1療程。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行為療法,從營養、運動、心理等方面綜合治療單純性肥胖癥,給予患者全方位的治療與科學調理,使患者逐步改變易于引起肥胖的因素,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逐漸減輕體重,同時也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4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第二屆中西醫結合肥胖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療效標準[3],結合實際情況,依據治療前后的癥狀、體重、BMI、腰圍指標擬定療效評定標準。顯效:癥狀大部分消失,體重下降>5 kg,腰圍減少>10 cm,BMI下降2~2.5 kg/m2;有效:癥狀明顯減輕,體重下降3~5 kg,腰圍減少3~10 cm,1 kg/m2≤BMI下降<2 kg/m2;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體重下降<3 kg,腰圍減少<3 cm,BMI下降<1 kg/m2;總有效=顯效+有效。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的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患者的體重、BMI、腰圍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4歲,自由職業,體重漸增加7年,加重伴心慌氣短、活動不便半年。該患于7年前產后在家休養期間體重漸增加,未予重視,后在家仍然養成多食少動習慣,近半年來體重增加明顯,并出現行動不便,嚴重時伴有心慌氣短,遂來門診求治。現癥:形體肥胖,四肢困倦,氣短少言,舌胖大邊齒痕,脈沉,BMI為33 kg/m2,體重86 kg。給予營養、運動、心理等多方面綜合調理,同時配合針刺足三里、三陰交、中脘、天樞、大橫、豐隆等穴,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心慌氣短、活動不便等癥狀消失,體重下降13 kg,繼續鞏固治療3個療程,患者的體重及BMI基本恢復正常。
4 討論
肥胖癥作為由多因素引起的代謝性疾病[4],治療多采用綜合措施。行為療法就是基于肥胖人群的特點實施的針對性治療方案[5-6],可以改變肥胖癥患者的不良行為和心理狀態。中醫認為本病的病理機制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是脾胃之虛,運化失司,標實主要是痰、濕、濁等的異常積聚。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水濕、痰濁、膏脂等集聚于體內[7],故曰肥人多痰濕;脾虛則不能運化水濕,痰濕內聚,積于肌膚腠理,體重增加而致肥胖。治療當以理脾為本,故有人提出以健脾利濕為主要配穴方法[8]。在臨床實踐中,單純性肥胖癥患者都具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9]以及心理狀態[10],通過行為治療,可糾正不良行為[11]。針刺作為單純性肥胖癥的常規療法之一,具有療效好、作用持久、操作簡便、安全無副作用等優勢,而其他療法如針刺配合耳穴療法[12]、穴位埋線療法[13]、耳穴配合穴位埋線療法[14]、針罐療法[15]等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特別是近年來中醫針灸減肥方法更加豐富化[16],針、灸、罐、電針、穴位埋線、耳穴貼壓以及推拿按摩等療法的臨床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且取得了一定成就。endprint
行為療法配合針刺[17]可調整脾胃功能,抑制肥胖癥患者異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調節糖、脂肪代謝,減少能量攝入,增加能量消耗,疏通經絡,宣通氣血,從而達到機體的陰陽平衡,促進了氣血的運行[18]。遵循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理論,臨床上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穴位為主,選穴要精,取穴要準[19],其中,足三里、中脘等穴健脾化濕,豐隆等穴祛濕化痰,天樞、支溝等穴通腑導滯,諸穴配伍能夠改善肥胖癥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降低體重、BMI以及腰圍等指標,對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可調節機體的失衡狀態,逆轉代謝異常,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綜上所述,行為療法聯合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本研究選擇例數較少,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還需多中心、大樣本隨機試驗的證實。
[參考文獻]
[1] 陳璐璐.2010-2011年度肥胖研究進展[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4):266-270.
[2] 王磊,王偉明,于天源.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癥選穴規律的文獻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3):60-62.
[3] 危北海,賈葆鵬.單純性肥胖病的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18(5):317-319.
[4]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肥胖學組.中國成人肥胖癥防治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9): 711-717.
[5] 陳國芳,劉超.對限食療法的新認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4):269-272.
[6] 徐書杭,朱登月,劉超.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新希望:Irisin[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1):7-8.
[7] 宰軍華,李松偉.肥胖癥中醫病機探討[J].河南中醫,2005,25(1):44-45.
[8] 孟云鳳,周美啟.肥胖病針灸從脾論治[J].針灸臨床雜志,2003,19(7):4-5.
[9] 鄔曉婧,張愛珍.肥胖癥的營養治療[J].中國全科醫學,2005,8(5): 426-427.
[10] 吳瑛.營養運動心理綜合治療重度肥胖癥1例[J].河北醫學,2010,16(12): 1535-1536.
[11] 于康,劉燕萍.肥胖癥的醫學營養治療[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1,33(3):239-242.
[12] 萬泉.針刺配合耳壓治療單純性肥胖癥36例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10,30(5):423.
[13] 介思,石慧.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癥40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14-15.
[14] 王會珍.穴位埋線配合耳穴貼壓治療單純性肥胖癥3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3,22(1):24-25.
[15] 卜彤文,田新樂,王少錦,等.不同療法治療單純性肥胖的療效比較與分析[J].中國針灸,2007,27(5):337-340.
[16] 阮雅麗,陽仁達.近十年針灸減肥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10,16(2):73-75.
[17] 高山.推拿聯合足底按摩治療單純性肥胖65例[J].中醫研究,2011,24(11):73-75.
[18] 夏敏,周鈺,卜崇桀.針刺結合推拿治療單純性肥胖4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8,40(7):66-67.
[19] 吳丹凌,周勝紅.針灸治療單純性肥胖取穴規律的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1):53-57.
(收稿日期:2014-08-27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
行為療法配合針刺[17]可調整脾胃功能,抑制肥胖癥患者異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調節糖、脂肪代謝,減少能量攝入,增加能量消耗,疏通經絡,宣通氣血,從而達到機體的陰陽平衡,促進了氣血的運行[18]。遵循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理論,臨床上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穴位為主,選穴要精,取穴要準[19],其中,足三里、中脘等穴健脾化濕,豐隆等穴祛濕化痰,天樞、支溝等穴通腑導滯,諸穴配伍能夠改善肥胖癥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降低體重、BMI以及腰圍等指標,對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可調節機體的失衡狀態,逆轉代謝異常,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綜上所述,行為療法聯合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本研究選擇例數較少,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還需多中心、大樣本隨機試驗的證實。
[參考文獻]
[1] 陳璐璐.2010-2011年度肥胖研究進展[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4):266-270.
[2] 王磊,王偉明,于天源.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癥選穴規律的文獻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3):60-62.
[3] 危北海,賈葆鵬.單純性肥胖病的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18(5):317-319.
[4]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肥胖學組.中國成人肥胖癥防治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9): 711-717.
[5] 陳國芳,劉超.對限食療法的新認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4):269-272.
[6] 徐書杭,朱登月,劉超.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新希望:Irisin[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1):7-8.
[7] 宰軍華,李松偉.肥胖癥中醫病機探討[J].河南中醫,2005,25(1):44-45.
[8] 孟云鳳,周美啟.肥胖病針灸從脾論治[J].針灸臨床雜志,2003,19(7):4-5.
[9] 鄔曉婧,張愛珍.肥胖癥的營養治療[J].中國全科醫學,2005,8(5): 426-427.
[10] 吳瑛.營養運動心理綜合治療重度肥胖癥1例[J].河北醫學,2010,16(12): 1535-1536.
[11] 于康,劉燕萍.肥胖癥的醫學營養治療[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1,33(3):239-242.
[12] 萬泉.針刺配合耳壓治療單純性肥胖癥36例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10,30(5):423.
[13] 介思,石慧.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癥40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14-15.
[14] 王會珍.穴位埋線配合耳穴貼壓治療單純性肥胖癥3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3,22(1):24-25.
[15] 卜彤文,田新樂,王少錦,等.不同療法治療單純性肥胖的療效比較與分析[J].中國針灸,2007,27(5):337-340.
[16] 阮雅麗,陽仁達.近十年針灸減肥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10,16(2):73-75.
[17] 高山.推拿聯合足底按摩治療單純性肥胖65例[J].中醫研究,2011,24(11):73-75.
[18] 夏敏,周鈺,卜崇桀.針刺結合推拿治療單純性肥胖4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8,40(7):66-67.
[19] 吳丹凌,周勝紅.針灸治療單純性肥胖取穴規律的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1):53-57.
(收稿日期:2014-08-27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
行為療法配合針刺[17]可調整脾胃功能,抑制肥胖癥患者異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調節糖、脂肪代謝,減少能量攝入,增加能量消耗,疏通經絡,宣通氣血,從而達到機體的陰陽平衡,促進了氣血的運行[18]。遵循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理論,臨床上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穴位為主,選穴要精,取穴要準[19],其中,足三里、中脘等穴健脾化濕,豐隆等穴祛濕化痰,天樞、支溝等穴通腑導滯,諸穴配伍能夠改善肥胖癥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降低體重、BMI以及腰圍等指標,對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可調節機體的失衡狀態,逆轉代謝異常,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綜上所述,行為療法聯合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本研究選擇例數較少,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還需多中心、大樣本隨機試驗的證實。
[參考文獻]
[1] 陳璐璐.2010-2011年度肥胖研究進展[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4):266-270.
[2] 王磊,王偉明,于天源.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癥選穴規律的文獻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3):60-62.
[3] 危北海,賈葆鵬.單純性肥胖病的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18(5):317-319.
[4]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肥胖學組.中國成人肥胖癥防治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9): 711-717.
[5] 陳國芳,劉超.對限食療法的新認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4):269-272.
[6] 徐書杭,朱登月,劉超.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新希望:Irisin[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1):7-8.
[7] 宰軍華,李松偉.肥胖癥中醫病機探討[J].河南中醫,2005,25(1):44-45.
[8] 孟云鳳,周美啟.肥胖病針灸從脾論治[J].針灸臨床雜志,2003,19(7):4-5.
[9] 鄔曉婧,張愛珍.肥胖癥的營養治療[J].中國全科醫學,2005,8(5): 426-427.
[10] 吳瑛.營養運動心理綜合治療重度肥胖癥1例[J].河北醫學,2010,16(12): 1535-1536.
[11] 于康,劉燕萍.肥胖癥的醫學營養治療[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1,33(3):239-242.
[12] 萬泉.針刺配合耳壓治療單純性肥胖癥36例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10,30(5):423.
[13] 介思,石慧.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癥40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14-15.
[14] 王會珍.穴位埋線配合耳穴貼壓治療單純性肥胖癥3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3,22(1):24-25.
[15] 卜彤文,田新樂,王少錦,等.不同療法治療單純性肥胖的療效比較與分析[J].中國針灸,2007,27(5):337-340.
[16] 阮雅麗,陽仁達.近十年針灸減肥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10,16(2):73-75.
[17] 高山.推拿聯合足底按摩治療單純性肥胖65例[J].中醫研究,2011,24(11):73-75.
[18] 夏敏,周鈺,卜崇桀.針刺結合推拿治療單純性肥胖4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8,40(7):66-67.
[19] 吳丹凌,周勝紅.針灸治療單純性肥胖取穴規律的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1):53-57.
(收稿日期:2014-08-27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