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紅
[摘要] 目的 探討系統性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本院住院治療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康復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給予慢性乙型肝炎常規健康教育,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系統性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的健康教育效果。 結果 健康教育后干預組抑郁患者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平均得分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健康教育后干預組正確服藥率、合理飲食率、遠離煙酒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或<0.05)。 結論 系統性的健康教育能夠顯著緩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512.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129-03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國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是導致肝癌、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目前隨著技術的發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也有了快速的發展,但是仍然沒有根治的藥物[1]。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原則仍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健康教育是臨床上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通過健康教育向患者傳輸正確的有利于疾病恢復的健康行為,從而促進疾病的恢復。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健康教育也逐漸顯現其重要的作用[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疾病的不可治愈性以及可能的不良后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等負性情緒。系統的健康教育包括了心理、飲食、作息、用藥等全方位的相關內容。本研究對比分析系統健康教育與常規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齡14~69歲,平均(30.2±8.3)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5例,初中30例,小學14例,文盲5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預組
1.2.1.1 心理護理 慢性乙型肝炎沒有特效藥治療,病毒難以完全清除,病程遷延反復,因此患者容易產生抑郁、悲觀等負性情緒,容易產生自暴自棄、自卑的心理。因此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耐心向患者講解慢性乙型肝炎相關知識,做好思想工作,傳遞積極的信息,使其糾正負性情緒,樹立信心,使患者了解經過合理的治療、科學自我保健能夠穩定病情。
1.2.1.2 飲食健康教育內容 合理飲食對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患者的情況,給患者提供多樣化的合適的食譜,根據患者個體化的口味進行搭配,控制每天熱量攝入,以清淡食物為主,并保證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攝入。食欲好的患者可增加適當的熱量、蛋白質類食物,以促進肝細胞再生以及修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禁止飲酒,忌食刺激性食物,對于有腹腔積液、水腫等并發癥的患者應低鹽飲食。
1.2.1.3 合理作息習慣 臥床休息能夠增加肝臟的血流量,可以減輕肝臟的負擔,從而促進肝細胞的修復。患者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適量的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以不疲勞為宜。
1.2.1.4 指導用藥 指導患者合理用藥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了解治療方案,主動向患者講解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案、藥物名稱、服用方法、可能的不良反應以及應對方法等,使患者對治療心中有數,增加其依從性。
1.2.1.5 指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講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傳播途徑,指導患者家屬及探視人員自我安全防護。
1.2.1.6 健康教育方式 ①語言介紹:在患者住院期間根據護理程序進行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情況隨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時應語言親切、態度誠懇,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用患者能夠接受的方式,便于患者理解。②設立宣傳欄,制作小冊子等方式,內容包括相關健康常識、飲食指導、作息自導等,并配精美插圖,內容力求通俗易懂。
1.2.2 對照組
給予常規健康教育及常規護理。向患者講解慢性乙型肝炎相關知識,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告知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尚沒有特異性的治療藥物,不能盲目相信“轉陰”“根治”的虛假廣告。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治療、飲食指導、注意事項,以及定期復查的重要性。
1.3 評價方法
分別在干預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調查,評分≥53分診斷為抑郁。采用自制量表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包括正確按時服藥、合理飲食、合理作息、遠離煙酒、定期復查等項目。治療前后調查均由專職人員面對面進行,現場對問卷內容進行答疑,問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達到了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抑郁情況的比較
健康教育后干預組抑郁患者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平均得分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表1)。
2.2 兩組健康教育后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健康教育后干預組正確服藥率、合理飲食率、遠離煙酒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或<0.05)(表2)。
3 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日常密切接觸等,如果HBsAg(+)患者的血液污染皮膚,應采用1%過氧乙酸擦洗,然后清水沖洗,污染有破損的傷口時,應及時進行被動免疫,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U肌內注射,HBsAb(-)者還應同時給予主動免疫,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家族史者,分別在0、1、6個月接種3次乙肝疫苗,10 μg/次[3]。
合理的作息對慢性乙型肝炎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肝臟血流量測定結果顯示臥床時肝臟內的血流量是運動時的2倍,因此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組的臥床休息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待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再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活動。肝炎患者應忌煙酒,吸煙、飲酒增加肝臟的負擔,尤其是飲酒,因酒精主要通過肝臟解毒代謝,因此飲酒能夠增加肝細胞的負擔,發病初期,患者因肝功能下降會出現厭食、惡心、食欲差等情況,這時應以攝取清淡食物為主,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食用油膩食物,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待肝功能恢復后,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補充足夠的能量,同時多食蔬菜和水果[4]。
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得到根治,并且具有傳染性,病程長,病情反復,經常自覺體力下降、食欲不佳,且可出現惡心、嘔吐、厭油等不適,并可伴有目黃尿黃,其中一部分患者最終發展成原發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病因[5-6]。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焦躁、絕望、對治療失去信心等[7-8]。因此當患者得知自己患慢性乙型肝炎后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而不良的情緒也會影響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中的系統性健康教育包括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特點,告知經過良好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緒對疾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其能夠主動調整不良情緒。通過對比分析也顯示系統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抑郁情況顯著改善。
為了使慢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應該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等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如集體教育、個別指導、檢查監督等[9]。健康教育應該注意科學性、實用性、個體性及可行性,深入淺出,耐心聽取患者的提問,結合患者的不同情況及特點,運用合適的方法,反復講解,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正確的引導,直至患者掌握。
[參考文獻]
[1] 丁桂風.慢性病毒性肝炎研究進展[J].生理科學與臨床,2002,9(33):239-242.
[2] 駱抗先.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55-356.
[3] 彭立生.心理學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5):318.
[4] 趙天群,肖春玲,符林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效果觀察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5):425.
[5]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8):324.
[6]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3.
[7] 施雁,毛雅芬,薛瑩,等.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4):66.
[8] 王園園,沈娟,錢湘云.網絡互動式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 30(3):69-71.
[9] 姚國琴,張海芬.個性化護理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24-25.
(收稿日期:2014-06-27 本文編輯:郭靜娟)
合理的作息對慢性乙型肝炎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肝臟血流量測定結果顯示臥床時肝臟內的血流量是運動時的2倍,因此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組的臥床休息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待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再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活動。肝炎患者應忌煙酒,吸煙、飲酒增加肝臟的負擔,尤其是飲酒,因酒精主要通過肝臟解毒代謝,因此飲酒能夠增加肝細胞的負擔,發病初期,患者因肝功能下降會出現厭食、惡心、食欲差等情況,這時應以攝取清淡食物為主,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食用油膩食物,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待肝功能恢復后,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補充足夠的能量,同時多食蔬菜和水果[4]。
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得到根治,并且具有傳染性,病程長,病情反復,經常自覺體力下降、食欲不佳,且可出現惡心、嘔吐、厭油等不適,并可伴有目黃尿黃,其中一部分患者最終發展成原發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病因[5-6]。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焦躁、絕望、對治療失去信心等[7-8]。因此當患者得知自己患慢性乙型肝炎后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而不良的情緒也會影響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中的系統性健康教育包括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特點,告知經過良好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緒對疾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其能夠主動調整不良情緒。通過對比分析也顯示系統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抑郁情況顯著改善。
為了使慢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應該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等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如集體教育、個別指導、檢查監督等[9]。健康教育應該注意科學性、實用性、個體性及可行性,深入淺出,耐心聽取患者的提問,結合患者的不同情況及特點,運用合適的方法,反復講解,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正確的引導,直至患者掌握。
[參考文獻]
[1] 丁桂風.慢性病毒性肝炎研究進展[J].生理科學與臨床,2002,9(33):239-242.
[2] 駱抗先.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55-356.
[3] 彭立生.心理學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5):318.
[4] 趙天群,肖春玲,符林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效果觀察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5):425.
[5]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8):324.
[6]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3.
[7] 施雁,毛雅芬,薛瑩,等.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4):66.
[8] 王園園,沈娟,錢湘云.網絡互動式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 30(3):69-71.
[9] 姚國琴,張海芬.個性化護理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24-25.
(收稿日期:2014-06-27 本文編輯:郭靜娟)
合理的作息對慢性乙型肝炎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肝臟血流量測定結果顯示臥床時肝臟內的血流量是運動時的2倍,因此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組的臥床休息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待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再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活動。肝炎患者應忌煙酒,吸煙、飲酒增加肝臟的負擔,尤其是飲酒,因酒精主要通過肝臟解毒代謝,因此飲酒能夠增加肝細胞的負擔,發病初期,患者因肝功能下降會出現厭食、惡心、食欲差等情況,這時應以攝取清淡食物為主,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食用油膩食物,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待肝功能恢復后,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補充足夠的能量,同時多食蔬菜和水果[4]。
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得到根治,并且具有傳染性,病程長,病情反復,經常自覺體力下降、食欲不佳,且可出現惡心、嘔吐、厭油等不適,并可伴有目黃尿黃,其中一部分患者最終發展成原發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病因[5-6]。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焦躁、絕望、對治療失去信心等[7-8]。因此當患者得知自己患慢性乙型肝炎后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而不良的情緒也會影響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中的系統性健康教育包括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特點,告知經過良好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緒對疾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其能夠主動調整不良情緒。通過對比分析也顯示系統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抑郁情況顯著改善。
為了使慢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應該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等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如集體教育、個別指導、檢查監督等[9]。健康教育應該注意科學性、實用性、個體性及可行性,深入淺出,耐心聽取患者的提問,結合患者的不同情況及特點,運用合適的方法,反復講解,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正確的引導,直至患者掌握。
[參考文獻]
[1] 丁桂風.慢性病毒性肝炎研究進展[J].生理科學與臨床,2002,9(33):239-242.
[2] 駱抗先.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55-356.
[3] 彭立生.心理學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5):318.
[4] 趙天群,肖春玲,符林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效果觀察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5):425.
[5]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8):324.
[6]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3.
[7] 施雁,毛雅芬,薛瑩,等.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4):66.
[8] 王園園,沈娟,錢湘云.網絡互動式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 30(3):69-71.
[9] 姚國琴,張海芬.個性化護理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24-25.
(收稿日期:2014-06-27 本文編輯:郭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