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廉
摘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內容豐富多樣、知識困難復雜的科目,相比初中化學來說,高中化學的難度無疑提高了一個臺階,其所含知識并不像初中化學知識那么淺顯易懂,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與一定的創新思維。而高中生是普遍缺乏創新思維的學生群體,其創新思維離不開教師的培養與引導,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挖掘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 創新思維 培養與引導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122-01
高中化學教師就面臨著一個不得不接受的問題與挑戰: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該文則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策略問題上加以分析與探索并給出一些建議,以期與各位同行交流。
1 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創新”一詞如今已不再是一個新鮮詞匯。無論在什么方面,對人似乎都要求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與能力,可其意義究竟何在?舉個簡單的例子,肯德基、麥當勞這兩家快餐店,彼此經過多年的競爭,結果不是將對方打倒,而是兩家公司的共同進步與壯大,原因歸根究底在于它們各自在廣告、經營及產品上的不斷創新與嘗試。創新的意義在于能讓個人、團隊、公司及至國家不斷進步和提高。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化學對創新當然也有一定的要求,學生沒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就沒有將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的能力,就沒有在化學方面有更大進步與提高的可能。那么化學對學生的創新思維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呢?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涉及內容廣泛的科目,一門鍛煉思維能力的科目,而不是教師給學生講解過知識之后,學生就能解決相關的問題了,這也正是理論和實踐區別的體現。而創新思維正是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問題中去,能夠在新的知識點上聯系到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能夠在一個問題中挖掘出更多的問題與知識點,能夠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并用問題來鞏固知識。這樣下來,教師講解的知識才會真正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好比教師只是給了學生蓋成房子所需要的原料與方法,具體堆出什么樣的房子還是要靠學生自己的創新思維。
2 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的策略
2.1 對學生信心與興趣的培養
信心好比泥沙,沒有泥沙,就不能建成雄偉的高樓大廈。無論是哪一科目,學生沒有學好的信心是無法將這門科目學得很好的。化學也是如此。最基礎的學習信心都缺少,又如何去培養創新思維呢?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先培養學生對化學的信心,讓學生更加了解化學,而不是一提及到化學,學生就生畏懼之心。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對化學科目的信心呢?教師培養學生對化學科目的信心需要一個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教師應學會用詼諧的語言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畢竟化學本身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如果教師再用枯燥的語言講解給學生,那么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在良好的教學氛圍里,教師還要具有能夠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的能力,這樣會更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的知識。如果有些知識難以簡單化,那么教師講解的時候就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要用更多的時間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讓學生們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會覺得化學很難學習和掌握,對化學的學習信心就能自然而然建立起來。興趣的培養則是建立在具有信心的基礎上的。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對化學沒有自信的學生會對化學有興趣,畢竟信心和興趣是綁定的。有了信心,再培養興趣就不是難事了。
2.2 合適的授課方式
教師在傳授新知識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思考是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理解并掌握知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過思考,學生提高了自己對知識的熟悉程度,能夠將其化為自己的知識。教師在引發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應注重讓同學們與所學的知識相聯系,相交融。不是獨立地接受新的知識。高中化學內容本身就是循序漸進的,前后的聯系比較緊密,因此,新的知識也是在所學的知識上發展或引申的,通過前后聯系,對知識的加深就顯得比較簡單了。另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能力將所學知識相互聯系,這種結果對學習化學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比如老師講到非金屬性質知識點的時候,那么教師在引入相關知識的時候,就應該引導學生們思考幾個問題。“非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異同點”、“非金屬與金屬能夠進行哪些反應”“非金屬是否具有金屬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質”等多種問題讓學生了解到:知識是相互關聯、相互聯系的,并不是前后獨立沒有任何相關的。將新知識與所學知識相聯系不僅僅是對新知識的了解,也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及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頓悟。例如Fe能夠將鹽酸中的氫元素置換為氫氣,那么教師在講解這一性質的時候就要讓學生們通過與金屬、酸相關知識的聯系而想到其他能夠將鹽酸中氫元素置換為氫氣的物質及Fe還能與什么樣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將Fe與Zn、Cu之類的元素作對比,了解、學習不同金屬元素間的異同。通過這種知識的相互聯系,學生能夠明白Fe作為一種金屬,其具有的金屬的一般性質及其具有的特殊性質。通過更多的聯系,學生對知識鞏固和掌握的效果也就會更好。
2.3 與學生的相互交流
如今,現代人已經越來越注重反饋的重要作用了。例如美國、韓國的一些電視劇,它們一邊播出一邊收集觀眾的意見及評價。這樣制作者就可以讓電視劇按照大多數人的意愿發展下去,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觀看。這樣的電視劇怎能會得不到觀眾的喜愛與追捧呢?化學教學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進度授課,不顧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習能力,很難會有好的教學結果。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多與學生交流。聆聽學生的意見,做一位學生愿意看到的教師,按照學生喜歡的授課方式授課。教師能夠影響學生對所授科目的看法,只有得到同學們的喜愛與歡迎,才能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會有較大的縮小,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得也就越快。
3 結語
可見,教師在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并非難事。作為教師,應具有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對化學科目的信心,激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交融,同時能與同學相互交流,教學助長。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作好基礎,對學生才會有真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饒峰.高中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1(8).
[2] 孔燕.在創新教育模式下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現代教育,2011(Z1).
[3] 朱玉潔.推行創新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J].考試周刊,201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