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電子工藝實習》是以工藝性和實踐性為主的專業基礎課,屬于實踐性環節的教學范疇,在專業教學計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課程重點是加強工程實踐訓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熟悉電子裝接工藝的基礎知識和要求,掌握電子產品的手工焊接、裝配、調試技術。根據本科院校實際教學狀況,該文對如何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培養出滿足社會要求的實用型和技術型人才,進行了初步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電子實習 教學改革 專業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121-01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技知識更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因此對于現代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學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本科院校的教育也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論和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在電子工藝實習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基礎理論知識,要結合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進行學習。但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是,學生的理論基礎比較豐富,動手能力差。
其原因分析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基礎多于實踐動手環節。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與實踐的問題,發揮教師和學生的雙主動性,在教學模式上應進行充分的改革,轉變教學手段。從我過去的教學經驗中,我認為教學模式方面可以從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改革。
1 焊接技術的規范化訓練,使學生掌握焊接技術要領
首先,要提高學生對于電子工藝實習的興趣。本科生對于專業,大腦還是一片空白,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在實驗板上作焊接練習,一般要求焊接600~800個焊點。使學生掌握焊接技術要領,從而增強了工藝實習的興趣。
其二,采用焊接簡單實用的電路如門鈴、防盜報警等,通過有成就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建立簡單的工藝基礎平臺,進而增強學生繼續學習理論的動力,養成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對于電子工藝實習中出現的困難,教師要積極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渡過難關,并引導學生重視向書本理論學習,提高學習理論課程的興趣,并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以此引導有實踐性的理論學習興趣和能力。
其三,讓學生多看一看各種不同的焊接樣品和焊接方式,像侵焊、波峰焊和表面貼裝技術,讓學生可以開拓專業視野,了解電子行業發展情況及與專業相關的知識內容。使學生養成自我拓展專業視野,明確學習目標,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 指導學生通過實習,使學生熟悉印制電路板的設計方法及制造工藝
印制電路板是電子設備的一種極其重要的基礎組裝部件,它廣泛用于家用電器、儀器儀表、計算機等各種電子設備中。所謂印制電路板是指:在絕緣基板上,有選擇地加工安裝孔、連接導線和裝配焊接電子元器件的焊盤,以實現元器件間的電氣連接的組裝板。印制電路板的出現與發展,極大的促進了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由于印制電路板具有許多獨特的功能和優點,使其廣泛應用在電子產品的生產制造中。學生通過電子工藝實習,熟悉印制電路板的基本知識,掌握印制電路板的基本設計方法和簡單的制作工藝。
2.1 印制電路板的設計
印制電路板的設計是整機工藝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不像電路原理設計那樣需要嚴謹的理論和精確的計算。排版布局也沒有統一的固定摸式,但在設計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規范和原則。學生通過電子工藝實習,基本掌握這些基本規范和設計原則,以保證元器件之間準確的連接,并防止干擾。盡量做到:元器件布局合理、調試和維修方便。學生在設計時很難形成具體的實物印象,難理解理論知識。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恰當地引入實物,在對具體實物有了印象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理論講解,這樣就達到容易理解、容易記憶,活學活用的教學效果。
2.2 通過具體實物的設計,了解設計規范和原則
我們在學生電子工藝實習中,要求學生根據雙聲道有源功率放大器原理圖,設計出印制電路板的布線圖。同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由老師指導學生完成印制電路板的手工制作。這樣,不緊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通過具體的設計和手工制作,讓學生直觀的理解,啟發學生探究現象的本質,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3 讓學生親自參與,調動學習積極性
通過讓學生獨立完成設計和手工制作,讓學生自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鼓勵學生表達不同的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自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通過實習,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建立工藝基礎平臺
實習是本科院校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必須重視實習課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作用。通過學生對雙聲道有源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使學生對工業生產過程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初步建立工藝基礎平臺。目前我們學校已經加強了實習教學方面電子實習教學場地的建設,更新了所需的設備,為實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充分利用這一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4 重視作業,著重能力培養
作業也是實習課程實施的重要部分,從畫印制電路板的原理圖到布線圖,以及印制電路板手工制作過程,元件的組成、識別、焊接過程等。要求學生寫出制作報告。這些學生自己親自參與的實踐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嚴謹作風,還可以把學生從過去的單純理論學習,引導學生向工程方向發展。使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的工程及科研設計的要求,增強學生邏輯性、條理性及數字的準確性能力。因此老師必須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
5 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豐富知識結構
為了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還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了解最新的學科發展動態,在教學內容中不斷引入新的內容,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比如可將目前較為流行的 Protel 99SE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引入教學,使得學生能在計算機上完成電路的功能設計、邏輯設計、性能分晰、時序測試直至印制電路板的自動設計。并告訴學生這個軟件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學習新知識的習慣和能力。
綜上所述,電子課程的教學主要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因此,不僅要加強對電氣專業學生的要求,同時要強化非電專業的電子基礎教學內容,研究旨在優化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與手段,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尤其是《電子工藝實習》的課程教學需要改變目前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改革,重視學生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術性和實用型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宏.電子工藝實習[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 羅小華.電子技術工藝實習[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3] 徐國華.電子技能實訓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