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素香 李曉坤 許閩 劉富崗
摘 要:分析化學是藥學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課程。分析化學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文中分析了該校藥學類專業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幾年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分析化學實驗 專業基礎課 藥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140-02
分析化學是藥學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主干課程,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在整個課程教學中舉足輕重。在分析化學的教學中加強實驗研究,充分挖掘和發揮分析化學實驗在培養學生學習分析化學的興趣、動手實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是當今化學教育研究的一大課題[1]。我們根據藥學類專業的特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對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和探索,目的在于通過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1 教學內容的優化
1.1 調整實驗內容、強化基礎實驗操作
分析化學實驗課是分析化學重要的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量的概念,并在實驗中嚴格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術,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因此,在分析化學的第一次實驗開始時,需要向學生詳細講解和演示玻璃器皿的洗滌和潤洗、稱量瓶的正確使用、分析天平的規范操作、移液管和酸堿滴定管的正確使用、如何配制溶液并進行標定及確定溶液的準確濃度等最基本的操作,以培養學生熟練扎實的實驗操作技能,并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樹立準確的量的概念,為后續實驗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更新驗證性實驗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驗證性實驗側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習慣,使學生能夠準確、熟練的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技能。我們在選擇實驗內容時,測定的對象選擇常見藥物進行測定,以突出藥學類專業實驗的實用性,并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如選擇鹽酸黃連素的含量測定、中藥灰分的測定、苯甲酸的含量測定、山楂中總有機酸的含量測定、中藥白礬的含量測定等,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1.3 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可以提高學生運用各種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的綜合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斷進行自主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素質和創新精神。傳統的分析化學實驗大都是驗證型實驗,儀器、試劑均由實驗人員提前準備妥善,從而導致學生重理論、輕實驗;重灌輸、輕主動,嚴重影響到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因此我們在實驗中增加了綜合設計性實驗。
設計性實驗是由教師提出2~3個設計性實驗項目,給出實驗要求和實驗內容,讓學生選擇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出實驗操作步驟,選定儀器與試劑,由帶教老師審核同意后進行實驗操作,由學生完成實驗的內容并給出分析結果[3]。我們開設的設計性實驗項目有混合堿中各組分的含量測定、中藥白硇砂中NH4+離子的含量測定和中藥冰硼散中冰片的含量測定。設計性實驗使學生自行設計方案、自己動手準備、完成實驗來體驗到實驗的全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理論課程的理解,提高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擴大知識面,也達到了培養學生研究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
2 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為藥學類各專業后期所學的天然藥物化學、生藥學、中藥炮制學、藥劑學和藥物分析等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使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將分析化學實驗從理論課中分離出來,單獨設立為一門課,以引起學生和教師的足夠重視,并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2.1 加強課前預習、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預習是學生做好實驗的基礎。我們要求學生在實驗之前,認真閱讀有關實驗教材,明確本次實驗的目的、任務、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的主要步驟及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促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在實驗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了加強預習環節,我們要求學生撰寫實驗預習報告和實驗步驟,擬定實驗記錄表格,清楚實驗的關鍵所在和實驗成敗的影響因素。同時,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檢查。實踐證明,預習認真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就會有條不紊,減少實驗的盲目性,并能自覺養成思考質疑的學習習慣,明顯提高了實驗效果。
2.2 改變講授學習方法、注重實驗報告的書寫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讓學生學會基本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習,在學習中自已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實驗教學是學生親身體驗操作的過程。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獲取有關實驗操作的基本知識,同時還要把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研究如何傳授自己掌握的知識,從注重“教”轉變到注重“學”,引導學生在實驗中進行自主創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
實驗報告是一個實驗的完結,是從實踐到理論的升華。實驗報告不僅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還體現了學生對實驗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是學生實驗綜合素質的反映[4]。在實驗報告書寫中,我們鼓勵學生進行“結果分析和討論”,不要過于計較結果的準確性,同時注重思考題的分析,通過思考與討論來促進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應用能力。
2.3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分析化學實驗要求規范性操作,僅僅依靠教師演示難以保證教學效果,而采用多媒體加板書的綜合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學進度。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使用多媒體進行實驗動畫、視頻演示,將復雜的、枯燥的操作技能直觀化,使學生輕松掌握規范性操作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此外,部分分析化學實驗改由學生講解實驗,改變學生在課堂上角色,變被動為主動。過去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貫是“老師講、學生聽”。為了改變這種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我們選擇相對成熟穩定的實驗,讓學生講解、老師補充、點評,并對不懂的問題展開討論,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同時還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3 結語
分析化學是一門藥學專業的基礎課,強調“量”的概念,實驗操作技術難度大,實驗結果要求高[5]。經過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表明,學生在理論與實際聯系方面的能力明顯的提高,并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科學素質。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努力提高分析化學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不斷進行探索和完善,使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邁向新臺階,培養符合藥學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唐清.研究性學習在高師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整合中的嘗試[J].化學教育,2005(5):44-45.
[2] 王春燕.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8(5):138.
[3] 楊曉鳳,葉發青.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65(10):905-906,910.
[4] 陳向明,于晨.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實驗考核方式的探索與改革[J].考試周刊,2011(73):10-11.
[5] 何文涓,袁志堅.藥學專業分析化學課程實驗教學低碳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248-2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