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松婭 孫偉

摘 要: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公安院校車輛管理專業教學的重點。依據中央文件中對公安教育訓練的要求,車輛管理專業研究并構建了切合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原則獨立于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新體系。實踐證明,大力加強車輛管理實踐教學管理,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升車輛管理專業教學效果的有力措施。(本文原刊于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8月)
關鍵詞:車輛;管理;實踐教學
1.前言
根據第二十次全國公安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的“要加強教育訓練,不斷提高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的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公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逐步實現由技能型向創新型、由專業型向復合型、單一型向綜合型、由短期型向長遠型轉變。對于車輛管理專業來說,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改革過程中,構建并運行了一套能夠滿足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2.車輛管理實踐教學改革內涵
實踐教學改革主要構建一整套車輛管理實踐教學體系,這套實踐教學體系是指圍繞公安現役部隊車輛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所確定的培養目標,利用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組成實踐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整體設計,通過對外共建獲得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源,建立以業務技能為中心,獨立于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在制訂本科培養計劃時,明確實踐教學目標、教學大綱,通過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合理配置,強化和規范實踐教學管理,形成一套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結構與功能最優化的教學內容體系。
3.車輛管理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課程是實現實踐能力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構建模式主要是按能力層次劃分的“分層一體化”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2]強調以“能力本位”來組織教學的公安院校車輛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使車輛管理實踐教學內容體系采取“分層培養、層層遞進、逐步提高”的構建模式,培養學員綜合運用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能力。具體由基本實踐、專業實踐和創新實踐3個層次(如表1),以專業實踐環節為中心線索,串接這三個層次,使這三個層次目標明確,各有側重,又互相聯系,有機地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相互滲透的整體。
3.1 基礎實踐環節
主要有計算機操作和網絡應用等實踐內容,目的是培養學員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網絡操作技能,為車輛裝備管理軟件的使用打下基礎,可在入校第一學年作為基礎課程學習。
3.2 專業實踐環節
專業實踐環節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其重點是學員基本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是配合專業理論課程教學,進行分項業務管理能力的仿真實訓,主要通過系列操作流程來完成。實訓是在理論教員和實訓教員的指導下,在指定的實訓基地或車輛試驗室,讓學員掌握車輛駕駛、車輛構造、車輛維修保養、車輛管理業務和車輛管理軟件等環節的技能和組織管理能力。該階段安排在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階段,目的是加深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熟悉和掌握公安現役部隊車輛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實踐教學計劃獨立于理論教學,主要以業務技能為主體設計,確定業務技能實踐教學目標。在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革,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達到了2:1,保證學員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業務能力訓練;制定了獨立的實踐教學安排進程表,并安排專職實踐教學教員指導;在教學方法上必須體現講(教學精講)、演(教員示范操作)、練(學員練習)、結(教員講評總結)、評(評議反饋)五個環節,使實踐課程達到當堂講授、當堂實踐、當堂掌握的要求;在教學方法上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訓練教學法相結合,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營造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濃厚氛圍,有效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
表1 車輛管理實踐教學一覽表
3.3 創新實踐環節
主要包括業務流程組織實施、案例分析、工作經驗總結和畢業設計四個方面。通過案例講座、校外崗位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多種形式完成。主要任務是綜合專業技能訓練, 一般在學員畢業前,利用一個或者兩個學期的時間實施。目的是使學員提高從事公安現役部隊車輛管理的崗位任職能力,把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所掌握的專業技能運用到畢業實習過程中,在響應崗位中完成工作任務,同時為畢業論文寫作收集素材,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員的組織創新能力。
4 實踐教學體系實施保障
4.1 完善了實踐教學過程管理
實踐教學過程管理包括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課程大綱和教材、實訓指導書、實訓輔助單、實訓報告等實踐教學文件和實踐教學環節管理。在實踐教學計劃中,明確實踐教學目標要求,制定了完備的實踐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大綱是開展實踐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對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項目的教學目標、內容、要求、形式、手段和課時安排,以及與理論教學的銜接和考核方式方法等都作出明確規定,使實踐教學規范化。實踐教學環節管理中,學校建立了不同層次的領導、督導隨機聽課檢查制度,對實踐教學進行隨時檢查和監控,避免走形式、教學組織不嚴謹等現象發生。同時,建立信息反饋制度,以征求意見、問卷和調研等形式,收集實習單位、學員、督導組和指導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評價及意見,并認真分析,對后續實踐教學提出改進建議。
對學員的考核主要以能力評價為主,綜合考評學生運用知識創造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的考核加大實踐考核成績的權重,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能力確定規范,使對學生成績的評價切實走上能力評定的軌道。
4.2 強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公安院校車輛管理專業的教員由大學畢業后直接從教的應屆畢業生,缺乏車輛管理崗位經驗。實戰型師資隊伍的建設要走外延和內涵雙重發展之路。外延發展,主要是引進基層部隊有經驗的車輛管理干部擔任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內涵發展,就是“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教師到相關崗位進行考察學習或定崗培訓,深入了解車輛管理現狀,培養適合車輛管理專業教學的復合型師資隊伍。
4.3 完善實訓教材建設和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車輛裝備管理實習實訓教材的建設首先要準確定位理論知識,既要“必需、夠用”,又要根據學員實際確定理論深度;其次,要準確定位實踐內容,要以“崗位”為導向,在教材中融入足夠的實訓內容,保證學員任職能力的培養。
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實訓教學質量。這一評價體系對實訓教學體系、實訓內容、實訓技術隊伍、實訓條件、教風學風、實訓教學管理、實訓教學改革、實訓教學效果等進行全面評價。按照理論夠用、技能過硬的原則,改革專業課考試重理論、輕操作的一張試卷定優劣的辦法,調整理論考試和實踐能力測試成績比例的評價制度,每學期進行一次系統的技能測試,形成測試成績與學員課程成績掛鉤、教員年度考核掛鉤、教員評優評先掛鉤的激勵機制。
實訓教學質量考核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學院教學檢查督導組評價。主要對實訓教學文件、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檢查評定。對實訓項目設置是否有依據教學計劃,實訓教學學時是否合理,實訓教學大綱是否規范可行,實訓教材和實訓指導書是否正規實用,教案內容是否充實、突出重點,對教材熟悉程度,實訓教學方法是否多樣并聯系實際,實訓設備儀器是否按要求備好,實訓材料是否準備充足,實訓教學研究、自制儀器設備方面是否有創新,是否有教學事故,學員實訓報告記錄數據是否準確,實訓結果是否合理,批改是否認真,學員成績記錄,是否達到實訓目的,等等。
系教學督導組評價。評價內容參照學院教學檢查督導組評價內容,區別在于檢查督導有計劃,目的在于糾正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偏差和不足。
學員評價。主要有理論講解方法,實訓方法是否多樣,實訓教學態度是否認真、準備充分,對儀器設備是否熟悉、示范動作是否準確,實訓組織能力如何,培養學員操作能力是否達到目的,等等方面。
5.結束語
集知識、能力、思維等多方面為一體的復合應用型人才是公安院校培養人才的新目標,也是衡量人才培養合格與否的新質量標準。車輛管理專業人才要求具備較強實踐動手能力,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需要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另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及相關制度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保障。(本文原刊于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8月)
參考文獻
[1]文學國,努力營造創新型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N],中國教育報,2010(3).
[2]夏潤璽,劉限,秦立. 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4):10-12.
[3]李書彥,陳啟虎.應用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寧波大紅鷹學院學報,2008(4):88-92.
[4]吳澤忠.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體系建構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湖南,湖南農業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