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當今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多是老師主導課堂,學生逐漸在單一式課堂中失去了學習興趣。本文主要立足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來探究體驗式教學的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自己講解知識要點,大家一起探討問題來達到學習掌握的目的。
【關鍵詞】體驗 教學 英語學習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語法翻譯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為主,不注重學生的掌握程度和學習效率等突出問題。這樣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和熱情,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體驗式教學的提出無疑是這些問題的救星,它運用與實際相結合的原理來進行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全方位的激發出學生的創造性,并有效的運用到學習中。
一、 體驗式教學的定義
體驗解釋為在實踐中認識事物,親身經歷體驗生活,只有親歷的事才可以存在于自己的腦海中。體驗式教學并沒有一個特定的定義,往往因人而異。相較傳統教學,體驗式教學的優勢在激發學生創新能力上,它使學生們的思想更為活躍寬廣,并有一定深度。
在英語學習中體驗式教學強調情景融入,融入語言環境,體驗文化和風俗習慣等。而在本文中,我更傾向于把它理解為老師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創設問題情境,由學生自己去探討發現并解決問題,形成一種獨特的學生課堂。
二、在初中英語學習的具體應用
以八年紀教程(Go for it!)中的第七單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為例。課堂進行的基礎是分組,學生6—8人一組圍桌而坐,類似會議室的課堂,學生或站或坐。這樣的座位排列能使學生們更好的交流想法,便于討論。
1.課前準備。老師:課文中所提到的水果和牛奶以及果汁機、杯子等材料。課本中41頁部分語法點:(1)How在本課中是特殊疑問詞,后接一般疑問句;how還可用作感嘆句,其結構為:How+adjective/adverb+主謂語 如: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2)詞組:turn on, cut up, pour sth into sth, put sth into… 的詞義及用法。(3)連接詞first ,next ,then ,finally…等詞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引導學生把這些詞運用到作文中。
學生:預習本課的內容,大概了解制作奶昔的過程。
2.課堂進行。這一環節老師把學生們要掌握的知識點列在黑板上:How的用法,本頁的詞組,制作奶昔的步驟連接詞。學生通過組員間的討論意見交換,自己去探索知識點。小組成果展示時,老師組織同學上臺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當講到連接詞和奶昔的制作過程時,把事先準備好的水果等道具拿到講臺上,學生邊用英文講解邊進行操作。語言和行為的一致性可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3.總結。課后老師來總結講解存在的問題,對重點知識再強調。重要的是總結學生的表現,給學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勵。
三、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1.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初中生自我約束力弱,注意力易分散,體驗式教學讓他們在課堂上說自己的觀點,沒有老師的思想左右。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宰者,內心的表現欲被激起時,學習的興趣便產生了。
2.增強學習效率和延長記憶時長。中學生學習效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時間過長,內容過量,方法僵化,計劃和資源不合理以及個人心態的影響。體驗式教學重在實際,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去親歷他們要學的東西。有效的激活思維,學中樂,提高學習效率。具體的如情景模擬法,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準確、容易地推斷語境,從而收到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效果。在初中外語學習中情景模擬法主要是在創造相對的英語環境下,學生進行對話或者以其他形式把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內容呈現出來。
3.增進師生關系,減少不必要的緊張與焦慮。師生關系也是影響英語學習效果的一大因素,幽默風趣與學生關系較好的老師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蘇格拉底把師生關系親切的比喻為朋友們的聚會。課堂不再是老師擺著面孔教授知識,而是和學生一起聚會的過程。老師和學生一起融入到聚會中,把學習當成是一種娛樂,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增進了師生關系,讓教學更加人性化和感情化。
4.有助于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傳統的教學注重學生的聽力和筆試能力,導致現在很多學生的口語能力很差。一開口就是蹩腳的英語,連自己也會被嚇到,久而久之便不敢再說。體驗式教學鼓勵學生勇敢的說出來,一個單詞,一個句子也好,說了就算是進步。在體驗式的課堂中,學生們發言和鍛煉的機會更多,它讓學生有了說出來的膽量與欲望,這就是體驗式課堂的優越性。
簡要結語
體驗式教學要求學生主導課堂,并不意味著教師讓學生任性妄為。老師的指導作用也很重要,對學生的講解進行適當的評價或者引導,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它更需要教師把“激勵、喚醒、鼓勵”當作組織課堂的三大法寶,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挖掘教材的興趣點;做到引導、糾偏、點評、總結、釋疑。同時教師還應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可以說課改的關鍵還是取決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過分限制或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可取。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M].商務印書館出版,2012.
[2]張振東.外語教育學[M].科學出版社,1999.
[3]王振光.潛意識下的英語奇跡[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章兼中.國外外國語教學主要流派[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