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
【摘要】有位偉人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作用之大。實踐證明:當學生對某一知識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效果更佳。但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玩”中。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我們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后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關鍵詞】興趣 培養 任務型 挖掘
一、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英語以其陌生的面孔走進學生當中,他帶給學生全新的好奇感。學生為自己吐出的每詞,每句而興奮,激動。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學習不是一種負擔,這在三年級開始教育中我們都強烈地體會到,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在以下幾個特點。
1.“以玩為主”。初次接觸教材,教師對教材的靈活性,意圖不能領悟到位,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設計各種活動豐富課堂。如:手工輔助教學。教師往往在還沒講完步驟,學生早自己對圖示的理解動手又動口。課堂成了一典型的美術小制作。組織上存在的缺陷外,這樣的動手是否值得要用大部分寶貴的課堂時間來完成?
2.“練嘴皮”。為了提高口語,教師化了大量時間精心設計課堂內容,講干喉嚨,耗完學生精力,鈴聲一響,大伙齊松了一口氣,教師這才記得需打開課本問學生: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教學目標有聽說認讀,但大多數教師都沒注意認讀目標的重要性。
3.“動中亂”。教師不遺余力的采用各種組織方法來吸引學生興趣。課堂游戲采取自由結對就是其中一例。于是我們常可以看到有幾個圍學生在一起,有好幾個學生單干的走來走去,甚是熱鬧,但實際上學生的收獲甚微。教學中的收放不能自如導致“教學環節流于形式”在課堂上頻繁出現。
二、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1.進入了四年級,由于三年級認讀不抓實,課堂出現可各種時尚病:
(1)“喧賓奪主”。教師盡量用簡易語言組織課堂時,學生卻聽得懸乎,有自個兒畫畫的,有低頭寫東西的,有做小動作的等等。教師迫不得已,改成演“獨角戲”。 這就要求老師在學生起始年級一定要把每一項基本技能落到實處,否則,教師口若懸河,孩子無可奈何,最終會耽誤了孩子,苦逼了自己。
(2)有問“逼”答。教師在教學深入過程中,發現抓實知識的重要性。為了改變教學現狀,從現在抓起。于是課堂上出現讓學生一個接一個站起來,窮問不舍,最終還是自己“攤牌”。 這點有點類似語文教學,課堂上的提問是必須的,但是,是不是問題提的越多越好,“連珠炮”似的發問,這有實際意義嗎?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提倡“有效教學”“有效課堂”,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是我們老師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有些問題的設置設計的太玄,教學過程沒能讓學生可以拾級而上。
2.思考與對策
(1)立足課堂,向課堂要實效。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更多地是培養學生的各種習慣,興趣。學科分配的時間都較緊。我們教師只能向課堂主戰場取成效。任務型課堂教學,便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的“任務”,以意義為中心,重視如何溝通信息,著重解決某一交際問題,它在現實生活中有發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它貼近生活經歷,能引起學生共鳴,激發欲望。任務的執行注意任務完成,即在交際中解決問題。有了明確的師生角色,任務目標,必要的構成任務的輸入材料,創設的任務執行環境等組成的部分就能進行有意義,自由的練說性目標。現四年級課本有個話題My Friend。在教學中我采用任務為主體,其他活動輔助的教學形式。如:讓孩子將自己家人的照片帶到學校來,將照片投影到多媒體上,孩子非常興奮的將自己的家人介紹給班級的同學,而且學習的句型 This is…She has…可以很好的掌握。除了家里人,我還讓孩子們練習說說自己的同桌、同學,有孩子提出描述老師,于是很多孩子將各科老師的基本特征很準確的描述出來。無論是個人獨立操作,小組合作,集體討論等。我先分層讓學生掌握所用語言,所選擇的任務盡量貼近實際生活社會。總結全面評價他們的成績,在任務實施過程中調動孩子的記憶庫,將之前學過的單詞、句型盡量多的用在任務中。由此產生的成就感又轉化為無窮盡的學習動力。
(2)分層教學,減縮差距。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及后進生。
A.分組編排,因材施教。教師通過幾句最基本的交際語言,觀察個人口語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組,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
B.分層評價。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接受自然有多有少。如:期末來臨時,為鼓勵學生查漏補缺,主動復習以此作為總結性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法:規定每一單元的內容,每次聽寫80%以上就可以過關,。起初學生興致很高,兩堂課下來,發現相當部分的中差生開始閑逛,而優生爭相讀出的分化局面。“不會讀,沒人幫“是事實。因此我及時調整要求,列出部分學生名單,降低要求70%以上即可。而好的同學幫助差生有效果,就可獎他們最愛的小印章。這么一來,好的學生更起勁,差的學生也來勁了。“跳一跳摘到”的效果出來了。
綜上所述,出現教學危險信號,我們不能任其發展。對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頭看,找癥結。只有在把握準理論下,不斷學習新標準,摸索教法學法,用理念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感悟真理,真正地為學生培養英語持久興趣。相信在不斷克服探究實踐后我們一定能為成績而興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