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梅++姚翠霞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有效進行的重要保證,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有利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更有利于校園人文教育的發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同時要贏得學生的尊敬與信賴,才能真正教好學。師生關系和諧關心愛護個人魅力尊敬信賴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發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帶拉近了師生心靈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專家發現,學生對學科的興趣與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存在著正比的關系,可見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那么,怎樣和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不復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
一、要善于關心和愛護學生
愛是教育最美的語言。教師的工作猶如一個花園的園丁,每一個學生猶如一朵花,園丁精心的培育和呵護,才是花朵健康成長的基礎。教育是一項需要愛的事業,只有學生體會到老師心中對他們的愛,我們才能更好地走進學生,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一)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
尊重是愛的別名。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允許學生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活動空間。教師的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愛,才會有師生情感的共鳴;才會有教和學的同步;才會有師生角色的互換;才會有師生教學的互補。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我曾經在全體學生的前表揚了一位性格內向、平常說話聲音很小的男生,我說:“男同學勞動時應該向他學習才能體現男子漢的魄力。”沒想到從那以后這位平常不愛表現、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在各種集體活動中表現越來越出色,成績也穩步提高,與我的關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沒想到一次不經意的表揚竟然會改變他。
應該說,這是個良性的循環:教師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賞識學生,學生產生自信,從而得到發展;教師對學生的賞識提高了尊重學生的自覺性,學生的發展又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得到發展與自信的學生對老師更加尊敬和熱愛。
(二)愛學生就要關心學生
“風來了,雨來了,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了!”要想成為學生的朋友,與之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應該關心學生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變化,而且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家庭狀況。尤其是特殊家庭的學生,他們可能性格、行為怪異,對學習不敢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格外注意,多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用愛和關懷感染他們。教師熱愛學生,主要是受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觀點、職業道德和事業心的支配,富有理智特征。讓我們對學生應少一點急躁,多一點耐心;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
(三)愛學生要學會賞識
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的東西可以挖掘,關鍵是怎樣挖掘,何時挖掘。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對學生而言,被人欣賞特別是被老師欣賞無疑是一種幸福,是一種被點燃的信任。它不是虛情假意的做秀,不是居高臨下的寵愛,不是不講原則包辦代替的溺愛,它是發自內心的真誠關愛與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奧,它也許就是一句“你很聰明”,“我就知道將來你能成為科學家”,就是摸摸孩子的頭、牽牽學生的手,還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這樣的學生而感到驕傲”。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次表現的機會往往就蘊含著賞識,就能生動地表達你的賞識,那么學生也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二、要提高自身素質,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和素養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只有當你真正成為充滿人格魅力的教師,才會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會使你擔當的教育角色發出耀眼的光彩。
(一)放下架子,用微笑面對學生
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有神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是學生樂學的動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要拉近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這就要求教師從內心去除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放下架子,用微笑面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為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打下基礎。我有一位同事,每次進教室前總要照照鏡子,有人不解地問:“你每次上課前總要照鏡子,這是為什么呢?”那位老師微笑著說:“我課前照鏡子是因為我要把最美的微笑帶給學生。”是啊,老師把微笑帶進課堂,能增進師生間的情感,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的基調。只要你不吝嗇,把微笑帶給學生,學生們也不會吝嗇,紛紛投給你一個燦爛的笑容,漸漸的老師和學生間關系就會變的融洽,學生能主動與老師交流,課堂氣氛變的寬松、和諧。這樣,你就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老師,也會是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導航員
我們要履行教育者的職責,“應當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孩子才會敞開他們的心靈。“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我們“居高臨下”,命令多于商議,威嚴多于親切,指責多于幫助,懲罰多于鼓勵,學生會存有“戒心”或“敵意”,產生對立情緒,那我們根本無法起到學生行為導航員的作用。當然,教師不能過于熱烈地扮演朋友的角色,那樣可能會因此喪失了作為一個團體指導成員的職權作用,導致工作上的失敗。掌握分寸,保持適當的距離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和諧關系。
(三)講究教學的藝術
教學的藝術是我們的一項基本功,怎樣把知識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傳授給學生,要使語言富有鼓動性和感染力,能夠促進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心要“誠”、腦要“靈”、眼要“準”、嘴要“勤”、手要“平”,當然,
總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像一個契機、一個紐帶,把教師和學生緊緊地聯在了一起,而這個紐帶正是用偉大的師愛來建造的,正如夏丏尊說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將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如果我們不對太陽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陽也將不會放射絢麗奪目的光芒,讓我們都來做一個美麗的教育者!來吧,讓我們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