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Story time是新版教材每個單元的核心版塊,如何有效地進行該部分的教學?首先需要關注教學內容的變化,然后根據不同的內容選用適合的方法。
關鍵詞:Story time;教學;方法
新譯林版教材在新課程標準下應運而生,它的版塊設計、教學內容較以往都發生了大的變化。針對這些變化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Story time的變化
1.內容的變化
新教材在內容上顯得更為豐富,除了常見話題外,還增添了文學作品的簡寫本和具有時代特色的新話題。如《灰姑娘》《皇帝的新裝》,這些都是學生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深受學生喜愛。選擇具有時代特色的話題有健康飲食、保護地球、保持城市整潔等。這些內容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心智發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2.表述形式的變化
新教材中出現了很多新的體裁,如詩歌、日記等。對同一話題的表述也很豐富,有對話,有記敘文,面對如此豐富的話題形式,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學方法初探
1.整—分—合法
整—分—合法是新版教材中運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它適合情節完整、事情發展過程清晰的語篇。如,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時,考慮到故事的情節推進非常明顯,所以教學時先安排觀看視頻,整體感知課文;然后細讀課文,學習當她餓時、累時、害怕時都做了什么,說了什么;最后把這些經歷合起來嘗試復述故事。學生通過這種教學,自始至終都沉浸在故事的大情境中,無論是聽故事還是講故事、演故事,都能從整體上把握,不破壞故事的完整性,這些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
2.溫故知新法
新版教材中引入了一些童話故事,說起這些故事,學生如數家珍。教材在編排時考慮到學生的水平,選用的是簡寫本,在故事的細節方面,可能描寫得與原故事不大一樣。對于這類語篇,整體感知時,采用直接聽錄音或看視頻的意義并不大;在細讀課文時,由于學生認為自己都懂了,對詞句的品讀可能也不夠細致。針對這些情況我采用了溫故知新法。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我作了如下設計:(1)整體感知,先出示課本中的四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再把圖片排序,排好后自己看看有沒有讀過這個故事,并告訴老師該故事的題目。(2)回憶故事情節,要求學生在圖片上圈出故事的主角,并用英文介紹這些人,在講述過程中把學生用到的動詞、形容詞記錄下來。(3)語法介紹,把所列動詞排序,然后提醒學生用動詞的過去式來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4)品讀課文,逐段閱讀,圈出文中出現的動詞過去式,并關注之前大家沒有提到的詞,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的含義并學會運用。(5)復述課文,按照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關鍵詞的順序來復述。
3.范例引領法
范例引領這種教學方法多用于并列式模塊的故事。故事的推進性和情節性并不那么明顯,常常是由幾個結構相近的模塊并列組成,目的是為了處理某個特定的語言點或是語法點。在范例引領的教學中,我們常??梢酝ㄟ^由易到難,或是由難而易的方式進行處理。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時,我先圖文結合出示文章的第一小節,要求學生關注如何抓住特點來描述動物。該小節中have的用法已經學過,所以講解時語法上沒有困難。有了第一小節的鋪墊后,小組內自讀第四小節,圈出生詞,然后全班討論、交流。交流時教師重點指導has的用法。在教學has句型時提醒學生聯系上下文,悟出新單詞wing,fly的含義,最后詢問:What animal is it?來檢測學習效果。
接著是學生嘗試自學的時間。我把學生分成兩組,自由讀老師提供的二、三小節文字材料,讀熟后寫出是什么動物,再自己寫出幾句描述該動物的句子。然后兩個小組的學生一對一,互相介紹自己閱讀的動物朋友。能夠通過對方描述就猜出答案的一組學生在ticking time的第一欄打上一顆星;能夠正確、完整表達所讀文字材料的得兩顆星;能在全班學生前正確描述自己及伙伴的動物朋友的得三顆星。這種教學由扶到放,學生在課堂上的成長一目了然。
4.文化先行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教材中總會以各種形式介紹西方重要節日,西方某些小朋友的生活、學習情況,目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了解各國的文化,發展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對于這類題材的教學我想用文化先行法比較合適。如,在教學新版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時,我先給學生看一段Fancy dress party視頻,讓學生對這種派對有個大體印象,然后以文字形式介紹這種派對的特點以及西方小朋友去參加這種派對前要做哪些準備。在學生有了這些文化鋪墊后進入本課的學習,首先播放視頻,然后要求學生把書上的六幅圖分成兩組并說出分組的依據(派對前準備服飾、飾品,派對中討論穿著),接著學習討論了哪些服飾、飾品,是如何討論的,進入文章的細讀階段。這種設計把看似凌亂的語言點都放在了化裝舞會的大情境中,把對衣服的討論分成了派對前如何討論穿什么衣服,派對中如何對你感興趣的服飾進行談論,這種教學情境真實,語言完整,實用性強。
新的教材,新的起點,只有不斷嘗試,不斷反思,才能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唯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王妙芝.小學低年級英語故事教學實施策略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08.
作者簡介:王小利(1979-),女,江蘇常州人,就職單位:常州市武進區湟里中心小學,主要從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