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欽
摘 要:基層黨組織是黨工作的一線基礎單位,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組織,具有關鍵的工作主體地位。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黨建的基層組織單位,對于培養“四有文化”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基層黨組織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通過改革開放政策,在經濟、政治等各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社會中的經濟結構構成、生活方式和利益主體日益多樣化,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紀律建設等各個方面面臨著新的考驗,特別是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基點的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一、學生黨支部思想建設面臨的挑戰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西方的文化也隨著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各種思潮有所抬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高校中特別明顯。
抵制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批判資產階級自由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的斗爭是長期的。一直以來,資本主義國家千方百計地進行滲透、顛覆,同社會主義國家爭奪青年一代。西方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經過幾百年的歷史發展,具有系統性、理論性,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騙性和危害性。西方腐朽的意識形態往往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摻雜在一起,由于過去我們對西方國家缺乏深刻研究,對西方各種思想的影響缺乏警惕和有力的防范措施。
當前有很少一部分高校,基本是部屬高校,學生黨支部達到了建立在高年級班上的更高層次;大部分的高校學生黨支部建立在黨總支部之下開展基層工作,黨支部的書記大多由輔導員或任課教師擔任,初步具備了基本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但還不夠深入、全面。在當前形勢下,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是比較先進的,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的輔導員和任課教師學習這些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同時,勢必會受到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作為學生黨支部的核心組織者,如果不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那么黨支部的建設根本無從談起。
受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共產黨內部也會出現反對社會主義、主張資本主義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改革開放以來,資產階級的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腐朽思想,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滲透到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來,腐蝕一部分人的靈魂,侵蝕黨的肌體。”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我國的物質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思想潮流對學生黨支部的思想建設也產生了很強的沖擊,怎樣從根本上消除這些消極影響,是學生黨支部思想建設的一大重要課題。
二、學生黨支部組織、制度和紀律建設面臨的挑戰
組織路線是保證政治路線貫徹落實的根本。中國的穩定、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有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要有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性強的人來接班才能保證。
1.學生黨支部組織建設面臨的挑戰
依附于血親、“人情關系”、共同體和權力,是中國傳統社會中人的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形態。在現階段下,人們仍比較注重“人情關系”和權力,存在著權大于法、關系大于能力的現象,學生黨支部書記、支委受傳統文化和社會的影響會產生以人治代替組織決議的做法,在重大事情的決策和黨員發展方面,用“一言堂”或小團體代替民主集中制。
2.學生黨支部制度和紀律建設面臨的挑戰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權力意識造成了權力崇拜,在當下,以權謀私的現象依然非常普遍,制度和紀律形同虛設。在選舉支委時,部分學生黨員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或拉攏其他黨員,或結成利益團體,以各種手段來謀求政治利益或名利,這種功利、庸俗的價值觀和行為是對學生黨支部制度和紀律建設極大的破壞,同時嚴重影響學生黨支部的聲譽。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大學生黨員既具有熱愛祖國、忠于社會主義事業、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等先進的一面,同時也具備人性的弱點,如懶惰、渙散等。同時遵照組織發展中的低年級培養、高年級發展的原則,大部分的學生進入高年級后才能被發展成黨員,往往面臨著畢業和就業的雙重壓力,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會造成黨支部正常的組織生活無法順利開展,甚至發展黨員的重要職責將無法承擔下來,對黨支部的制度和紀律建設都將是巨大的阻礙。
三、學生黨支部黨員隊伍建設面臨的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話中提出:“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一切無所作為的作風,都是與此格格不入的。”這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對于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確立了明確的導向。大學生黨員的政治和文化素質是比較過硬的,但這一群體中的少數人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與黨員先進性背道相馳。
1.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理想和信念是行動的風向標。受社會思潮的沖擊,部分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淡薄,黨性意識淡化,理論學習不再深入,有部分高校注重學生入黨前的表現,對入黨后的培養沒有及時跟上,導致少數學生黨員思想上停步不前;部分學生黨員忽視了入黨后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只有黨員權利,沒有黨員義務”;部分大學生黨員好大喜功,眼高手低,不愿扎扎實實做事情,不愿做無名英雄,不愿做瑣碎細致的工作;在總結工作和學習的同時,不善于正面面對自己的缺點,一味為自己的不足找借口;部分學生黨員沾染了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習氣,以勤勞吃苦為恥,以奢侈放縱為榮;部分學生黨員片面理解民主,強調自由,不服從集體的決定;在高中已經入黨的學生黨員,在進入大學后,思想、學習有所放松,產生了一些與學生黨員身份不符合的言論和行為,是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所面臨的極大挑戰。
2.學生黨員保持先進性所面臨的挑戰
如何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是每一名黨員應該思考和反省的重要議題。大學生黨員作為具有豐富文化素養的群體,是擔負著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應該一馬當先,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但是,少數大學生黨員思想僵化,停步不前。比如,看到或者聽到不正確的言論和行為,不敢當面直言,用正確的理論和親身示范來糾正,甚至“和稀泥”,不能在學生當中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對涉及自身的重要事情,費心鉆研,對與自身無關緊要的事情,則放任不管,根本談不上引領同學;更有甚者,入黨后沉迷娛樂、荒廢學業、游戲人生,忘記了黨員所擔負的職責和義務,在學生群體中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體到高校學生群體,就是要求大學生黨員能主動服務普通同學,為普通同學辦實事、好事。但是,有些大學生入黨前后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入黨前,對普通同學噓寒問暖、關心備至,入黨后自私功利,為己謀福利;部分大學生黨員入黨后,自認為各方面都比一般同學優秀,理當去辦“大事”,不能為“小事”操勞,自命不凡,清高自傲;有的大學生黨員我行我素,游離于集體之外,脫離班級和宿舍同學,喪失了群眾基礎;部分大學生黨員因為人際交往的需要和社會認同的需要,或多或少在提名發展黨員對象的時候傾向于與自己關系融洽、與自己有著共同目的的同學,變相接受人際賄賂甚至是某些方面的交易,搞派系、小團體,嚴重影響學生黨支部在大學生中的形象。
四、學生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面臨的挑戰
入黨積極分子是黨的后備軍,它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黨員的數量和質量。建設一支數量充足、質量較高、結構合理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是建設一支高質量的黨員隊伍的前提。在高校中,大部分同學在入校后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是,究竟有多少人是抱著正確的入黨動機呢?這有很大的疑問。入黨動機是一個人要求加入黨組織的內在的動力,是人的政治信仰、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在入黨問題上的集中反映。青年學生年齡尚淺,社會閱歷嚴重不足,對于很多政治思潮還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辨別,容易受欺騙,他們的入黨動機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可塑性。表面看起來入黨態度積極的大學生,其爭取入黨卻可能是為了愛慕虛榮、為了能撈到政治資本、為了將來找到一份好工作等。特別是那些表面上具備了發展條件的積極分子,“入黨前事事爭著干,入黨后什么都不干”,沒有根本上從思想入黨,那么發揮黨員先進性就成為了一句空話。其次,學生團體組織中的學生干部因為做了大量的學生工作而有優先發展的條件,但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抱著投機的心理加入的學生組織,要么是跟所在部門的部長套近乎、拉關系,跑“官”要“官”;要么在當上學生干部之前做過一些事情,成為學生干部后,認為已經功成名就,缺少進一步的進取意識,同時與普通同學交往時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對工作指手畫腳,只說不做,在決策上個人主義盛行,聽不進不同意見,嚴重脫離群眾。如果不從源頭上把握和解決積極分子的問題,那么高質量的學生黨員隊伍建設只能成為空中樓閣。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主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何毅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牛林宗,劉仁學,田克勤.高校黨務工作概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4]韓慶祥,亢安毅.馬克思開辟的道路:人的全面發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杜玉銀.高校黨建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
[6]徐 敏.高校大學生黨員思想狀況調查與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S2).
[7]李志紅.關于高校學生入黨動機狀況調查研究[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04).
(作者單位: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