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維麗
摘 要:如何在外語教學中進行比較教學,通過詞匯滲入、語言滲入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需要分析教育目的,讓同學們認同和接受民族精神的品格、價值和取向。
關鍵詞:民族精神;詞匯滲入;語言滲入;實際應用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為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等的綜合反映。
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民族精神到現代表現出的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融入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滲入這些精神,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思考的問題。
一、在外語教學中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分析
1.用詞匯滲入、語言滲入,傳授中華文化知識
中華文化是指華人社會繼承自中國文化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特有文化。其特征是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經歷多次的民族融合過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入中華文化精神呢?要求用外語詞匯滲入、語言滲入,突出民族精神的中國文化。
例如:給學生的短篇閱讀,2014年6月18日希臘主流報紙《每日報》刊登李克強總理的《期待訪問希臘》一文:
China and Greece, two ancient civilizations with proud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have both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human civilization.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Greek mythologies when I was a boy and many stories are still fresh on my mind. The spectacular scenes in Homers epic poems and the wise morals of Aesops Fables are well known in China. And philosophers such as Socrates, Plato and Aristotle are no stranger to the Chinese people. As far as I know,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ancient Chinese sages like Lao-Tze and Confucius are also well known and respected in Greece.
可以對短文中的“恢宏的荷馬史詩、睿智的伊索寓言在中國家喻戶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名字在許多中國人中耳熟能詳。據我所知,中國文化和老子、孔子等先賢哲人在希臘也得到流傳,受到尊敬”進行翻譯并且進行演講。
2.培養民族情感
中國現在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進步,在同學們感受祖國的強大的同時,進而培養他們的民族情感。如選取短文進行翻譯和解釋:In 2012,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Garment Association, the country produced 43.6 billion pieces of clothing. The world's biggest garment exporter, with a third of the slice of the pie, China also sees mountains of low-cost clothing enter the domestic market.
其譯文內容主要是:中國服裝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生產了
436億件衣服。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出口國,其出口量占世界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外進行民族情感教育, 強調中國制造是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改革開放,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競爭力增強的表現,全世界都離不開中國。
二、應用比較教學法,通過詞匯滲入 、語言滲入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比較教學法的本質特征在于“比較”“對照”“對比”“參照”。把彼此之間具有某種聯系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加以對比分析,認識其本質差異。用外語教學內容比較,進行中外相似話題的比較,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懷,這也是對民族精神的教育,如在教學中選取“盤點全球必須要去的十大摩天樓”的內容進行對比,進而對中國文化進行一番解釋,達到民族精神教育的后果。
如:Sheraton Huzhou Hot Spring Resort, Huzhou, China Also known as the Moon Hotel, this ambitious building is designed to resemble the bright moon rising above Tai Lake. The unique ring shape allows all rooms to have balconies and views, and daylight from all directions.
“ 中國湖州喜來登溫泉度假酒店。也被稱作月亮酒店,其獨特設計像是一輪明月于太湖之上。獨特的環形設計使每個房間都有陽臺和絕佳的視野,各個方位都能享受到陽光。”根據翻譯的內容,再結合圖片實景,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內涵。(如月亮酒店圖所示)
這就是表達了中華文化陰陽和合,天地和合的理念。
再如:Flame Towers,Baku,Azerbaijan
These towers are completely covered with LED screens displaying the movement of fire and creating the effect of giant torches.
“阿塞拜疆巴庫火焰大廈。其樓身包裹著LED顯示屏,不間斷播放火焰,像是一個巨大的火把。”根據翻譯的內容,再看圖片上的實景也能領略到異國文化的內涵所在。(如火焰大廈圖所示)
這座大廈設計靈感源自阿塞拜疆的歷史,阿塞拜疆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儲量,歷來是火焰之地。(The design was inspired by Azerbaijans history as a land of fire due to its rich deposits of natural gas)
通過講授中國的文化傳統及設計理念,使學生對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民族精神教育的最終目的。
總之,在外語教學中,通過詞匯滲入 、語言滲入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讓同學們認同和接受的民族精神的品格、價值和取向。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