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方
【內容摘要】生命是教育之本,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巧妙地實施生命化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命態度、強化學生的生命意識,激發學生的生命熱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對此,筆者結合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現狀,對生命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以期為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和理論指導。
【關鍵詞】生命化教學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實踐策略
生命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的生命發展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發展規律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去彰顯生命的活力和價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和價值觀,實現學生個體生命的全面發展。受傳統教育思維的束縛,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強調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等教學模式,背離了學生的生命發展邏輯,忽視了學生的生命靈性,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淡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致使課堂教學失去了原有的生命活力,學生鮮活的生命失去了色彩,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生命化教學,圍繞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不斷優選策略,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與靈性,進而激發學生生命熱情,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命態度,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元素,激發生命意識
教材是滲透生命教育的重要載體,政治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如道德、法律、國情、國策、交通安全、健康的心理品質等知識都是滲透生命化教學的重要素材。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素材和內容,并充分利用這些生命元素,巧妙地滲透生命化教學,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激發學生的生命意識,構建生命化課堂。
例如,人教版必須修一經濟生活《神奇的貨幣》一課,滲透生命化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貨幣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逐步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商品貨幣觀念,正確對待貨幣,培養學生正確的金錢觀,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注重生命化教學,既能夠讓學生了解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多樣的消費觀及正確的消費原則等基本內容,又可以引導學生克服自身不理性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學生合理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探究課《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準備》,通過生命化教育,可以讓學生切實認識到誠實勞動、合法經營、銳意進取、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價值,感受就業、創業艱辛和勞動的光榮,進而端正就業態度,樹立正確的就業取向。
二、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生成,彰顯生命靈性
在高中政治生命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性,讓課堂教學變成學生張揚個性的樂園,變為師生交流互動、思維碰撞、動態生成的創造天地,涌動著生命靈性,煥發出無限生命與活力。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成開放生成課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由于家庭環境、生活經歷、認知水平等因素的差異,會形成了不同的個性。在生命化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生命的獨特性與生成性,設計開放性情境,布置開放性問題,營造開放學習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在多角度思索與探究解答過程中重建主體認知結構,實現知識的動態生成。第二,預留探究合作空間,引導學生靈思飛揚。在高中政治生命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探究互動活動,預留探究合作空間,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質疑問難,思維交鋒,碰撞智慧,讓課堂閃耀靈動光芒,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智慧的生成與發展,提高思辨、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綜合探究課《提高效率,促進公平》教學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以“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講究效率與維護公平何者更為重要”為辯題,開展辯論賽。正方: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講究效率比維護公平更為重要;反方,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維護公平比講究效率更為重要。這樣,通過思考探究、交流討論、辯論反思,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效率意識和公平意識,幫助學生辯證、全面地看待問題,提高了學生明辨是非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智慧生命和價值生命的全面發展。
此外,在生命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把握課堂評價的主體互動,提升學生生命質量。課堂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經驗,激勵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生命化教育理念倡導評價主體互動化,強調評價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以及協調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評價平臺,往往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增進師生情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反省認知,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高中政治生命化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把握好課堂評價的主體互動,鼓勵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學生互評和自評相互結合,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經驗,交流相互的情感和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自尊和自信,調動學生的生命激情,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
總之,課堂教學是師生知識共享、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共同的生命互動過程。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元素,激發學生生命意識,培養學生生命自主性;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生成,讓課堂由封閉變為開放,由單向變為多向互動,彰顯生命的靈性;把握課堂評價的主體互動,喚醒學生的生命熱情,引導學生反省認知不斷完善自我,提升學生生命質量。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中學)